清晨上班,經(jīng)過一樓的書畫室,深胡桃木色的雙扇門半掩半開,清幽的墨香迎面而來。
我習(xí)慣性地扭頭向畫室張望,看見張老師已端坐在桌前,雙手握著畫筆,神情專注地揮毫潑墨??匆幌卤?,離上班時間還早,我轉(zhuǎn)身走進書畫室,和張老師打個招呼,欣賞他正在創(chuàng)作的作品。桌子上鋪開的大幅白色宣紙上,遠處重巒疊嶂,云霧流動;近處亭臺樓閣,層林靜謐。已過花甲的張老師指點著畫面,給我介紹滿意之筆,他看向遠山近水之間的眼神溢著喜悅和自豪,就像看向視為珍寶的孩子,我的心底不覺升起一股敬意。
張老師雖然雙手都有殘疾,但酷愛畫畫,業(yè)余時間一直自學(xué)揣摩,沒有間斷。退休后,更有了大把時間傾心鉆研,不間斷地創(chuàng)作作品、培養(yǎng)學(xué)生,贏得周圍人的敬重,在書畫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給公益班的孩子們上國畫課,幾筆勾勒的絲瓜掛在藤上栩栩如生,葫蘆兄弟憨頭憨腦,運筆精湛,講解風(fēng)趣,孩子們聽講專注,筆下生花。
每日清早上班,都能看到畫室的門虛掩,張老師早已鋪開筆墨,在桌前或站或坐,潛心作畫,我不免心生感慨和敬重。想起有人采訪一位世界知名運動員,問他怎樣做好一件事,那位年輕的運動員堅定地說了四個字:“堅持不懈?!睆埨蠋熣沁@樣,他多年如一日,堅持每天上午來畫室,沉浸在丹青畫卷中,胸中是自然山水的壯美、花草鳥獸的靈動,至于畫卷之外的紛紛擾擾,均無暇顧及。
每天花半天時間深耕在自己熱愛的繪畫中,這份執(zhí)著與堅守,就是精進技藝、提升自信、應(yīng)對單調(diào)生活的底氣。就像張老師,從容儒雅、氣定神閑,沒有一丁點兒走向暮年的落寞與焦躁。
有愛好的老人是忙碌而充實的,因為專注而內(nèi)心寧靜安然,即使身處陋巷,獨處一室,也能獲得一份踏實和幸福。在凡俗的日子里,另尋一種趣味,將生活裝點得有滋有味。
莎士比亞說:“生活是一種樂趣,而這種樂趣來自對生活的熱愛和欣賞。”每一個鮮活的日子,注入熱愛、注入欣賞、注入付出,生活將滋生出別樣的趣味。在這份熱愛的驅(qū)動下,我們學(xué)會了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凡,在細微處感受生命的脈動。如此,生活便不再單調(diào)乏味,而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