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成果分析

      2024-12-31 00:00:00秦育峰陳花平
      鄉(xiāng)村科技 2024年15期
      關鍵詞:資源調查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保護

      摘 要: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成果是五馬寺管理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和推動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而開展的典型實踐成果。通過開展區(qū)內(nèi)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野生動物資源本底調查,編制調查成果報告及建立動植物資源數(shù)據(jù)庫等實踐工作,進一步加強保護區(qū)與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為促進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奠定基礎,從而發(fā)揮保護區(qū)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

      關鍵詞: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生態(tài)保護

      中圖分類號:X1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15-133-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5.027

      0 引言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作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總體規(guī)劃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履約的核心工具,明確了我國新時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部署了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生物多樣性可持續(xù)利用與惠益分享、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等4個優(yōu)先領域,為各部門、各地區(qū)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鶎颖Wo區(qū)作為計劃踐行的前沿陣地,積極響應號召,從調查監(jiān)測評估著手,推動行動計劃走深走實,為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水平提供支撐。

      1 保護區(qū)概況

      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五馬寺管理局前身為國有嵩縣五馬寺林場,總面積為11 032 hm2。其中,核心區(qū)面積為4 314 hm2,緩沖區(qū)面積為722 hm2,試驗區(qū)面積為5 996 hm2。

      保護區(qū)位于河南省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屬于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qū),地跨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

      保護區(qū)自然植被類型有7個植被型組、12個植被型、125個群系,森林覆蓋率達98.5%。區(qū)內(nèi)維管植物有170科815屬2 404種及變種,其中蕨類植物24科51屬139種,裸子植物6科15屬29種,被子植物140科749屬2 236種及變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37種[1]。

      保護區(qū)內(nèi)脊椎動物有512種,其中哺乳動物68種,鳥類316種,爬行動物35種,兩棲動物14種,魚類79種;有節(jié)肢動物(包括昆蟲、蜘蛛和蜱螨)5 26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6種(哺乳動物5種、鳥類1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63種(哺乳動物8種、鳥類46種、爬行動物1種、兩棲動物3種、魚類2種、節(jié)肢動物3種)[2]。

      2 典型做法

      五馬寺管理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2023年,五馬寺管理局爭取中央財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補助資金410萬元,用于保護區(qū)專項監(jiān)測調查。五馬寺管理局與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合作,完成了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嵩縣段)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五馬寺管理局受河南省林業(yè)局委托,作為牽頭單位,與南陽師范學院合作,完成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所屬8個管理局野生動物資源調查。

      2.1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嵩縣段)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

      2.1.1 調查意義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嵩縣段)匯集著豐富的植物資源,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天然次生植被和原生植物群落。根據(j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公告(2021年第15號)],通過實地調查,進一步摸清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嵩縣段)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數(shù)量、生長情況、生境和分布格局,確保其種群及生境安全,有利于依法依規(guī)加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管理,便于開展就地保護和監(jiān)測,有利于保存種質資源、采取針對性保護措施、維護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保持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穩(wěn)定。開展該區(qū)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是拯救瀕危野生植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平衡、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

      2.1.2 調查方法

      采用樣線調查法對保護區(qū)全面踏查,調查樣線范圍覆蓋五馬寺管理局6個保護站。結合森林資源分布圖、地形圖或衛(wèi)星圖,每條調查線路設置在山脊、溝谷、陽坡、陰坡等不同地段。沿著調查線路觀察記錄每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填寫植物野外調查表格,記錄植物的名稱、坐標位置和生長狀況。設置標準樣方,記錄保護植物生境、海拔、經(jīng)緯度及伴生種。

      對于不能準確識別的植物,采集其枝、葉、花、果等器官,壓制成標本,拍攝形態(tài)照片,以便鑒定。統(tǒng)計計算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群落特征、伴生種、指示種、分布格局、生境狀況等。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循環(huán)過程和強度由冠層結構的特征決定,林下光環(huán)境的異質性直接影響植物的更新和演替,在冠層結構形成的光環(huán)境下,林下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也受到強烈影響。因此,研究植物群落的冠層結構和林下光環(huán)境特征對增進物種共存機制的理解非常重要,同時對林下植被的恢復也具有重要意義。采用HemiView HMV.10冠層分析儀采集林冠層和光照數(shù)據(jù),使用三腳架將數(shù)碼單反相機固定在距離地面1.3 m的高度,用180°魚眼鏡頭垂直向上拍照取像,在每個樣方的中心點設點拍照,每次均拍攝3張照片,最后選取天空和樹葉之間對比度最高的照片作為有效照片。采用HemiView林地冠層數(shù)字分析系統(tǒng)軟件,對選取的有效照片進行處理,冠層結構由葉面積指數(shù)、透光比來反映,林下光照參數(shù)包括冠層下的直接輻射和冠層下的散射輻射。

      土壤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土壤的理化特性有助于了解土壤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功能和作用,有利于探究土壤與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在植株周圍東、南、西、北方向設4個取樣點,取樣過程中去除凋落物等雜質。將每個樣方的各土壤樣品混合均勻,用孔徑2 mm的網(wǎng)篩過篩。取20 g土樣裝入無菌聚乙烯封口袋中,帶回實驗室,用于測定土壤的5個理化性質指標,包括土壤堿解氮(AN)、土壤有效磷(AP)、土壤有機質(SOM)、土壤含水量(WC)和土壤pH值。土壤堿解氮含量采用堿解擴散法測定,土壤有效磷含量采用NaHCO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測定,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測定,土壤pH值用pH計測定。

      2.1.3 調查成果

      調查區(qū)域總面積為150 km2,拍攝重點保護植物電子照片1 452張,植物冠層電子照片362張,設置野外標準樣方150個。

      此次調查共記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1種,隸屬于21科29屬。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銀杏(Ginkgo biloba L.)、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Pilg.) Florin]、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 (Lemée amp; H. Lév.) L. K. Fu amp; Nan Li]、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S. G. Haw amp; Lauener) T. Hong amp; J. J. Li]共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秦嶺冷杉(Abies chensiensis Tiegh.)、榧樹(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連香樹(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old amp; Zucc.)、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amp; J. X. Zhang)、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杜鵑蘭[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等37種。

      此次調查共記錄鐵杉[Tsuga chinensis (Franch.) E. Pritz.]、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r amp; E. H. Wilson) H. L. L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等河南省重點保護植物18種,隸屬于15科16屬。

      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的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S. G. Haw amp; Lauener) T. Hong amp; J. J. Li]、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amp; J. X. Zhang)、矮牡丹(Paeonia jishanensis T. Hong amp; W. Z. Zhao)、毛杓蘭(Cypripedium franchetii E. H. Wilson)、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ranthos Sw.)、獨花蘭(Changnienia amoena S. S. Chien)、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等7種植物,由河南省重點保護植物調升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

      2.2 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所屬8個管理局野生動物資源本底調查

      2.2.1 調查意義

      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全境包括嵩縣五馬寺、西峽黃石庵、西峽黑煙鎮(zhèn)、南召寶天曼、欒川老君山、欒川龍峪灣、魯山石人山、內(nèi)鄉(xiāng)寶天曼等8個管理局,該區(qū)是我國中部地區(qū)保存最為完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是河南省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列為中國優(yōu)先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名錄。伏牛山自然保護區(qū)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物種基因庫,也是開展科學研究、生態(tài)監(jiān)測、環(huán)境教育、教學實習和生態(tài)旅游的理想場所。自然保護區(qū)茂密的森林、豐富的生物物種、復雜的群落結構,對發(fā)揮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但由于該保護區(qū)8個管理局多年來都沒有系統(tǒng)地開展過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工作,目前所掌握的野生動物資源數(shù)據(jù)長期未得到更新,嚴重制約了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自然生態(tài)保護等工作的正常開展。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工作,可提升五馬寺管理局自然保護區(qū)的管理能力,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為該區(qū)生態(tài)資源的保護奠定基礎。

      2.2.2 調查范圍

      調查范圍是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所有管轄范圍,包括嵩縣五馬寺、西峽黃石庵、西峽黑煙鎮(zhèn)、南召寶天曼、欒川老君山、欒川龍峪灣、魯山石人山、內(nèi)鄉(xiāng)寶天曼等8個管理局,轄區(qū)總面積為56 024 hm2。

      2.2.3 技術方案

      2.2.3.1 兩棲類動物調查技術方案

      采用樣線法與樣點法相結合的方法,沿保護區(qū)主要溝谷進行調查。樣線上采用隨機樣點調查,每個樣點間的距離為100 m左右。所有樣點信息用GPS記錄,最后匯總兩棲類調查名錄。

      2.2.3.2 爬行類動物調查技術方案

      采用樣線法與樣點法相結合,對保護區(qū)內(nèi)主要河流沿岸的爬行動物及林地內(nèi)的爬行動物分別調查,并查閱相關資料,走訪當?shù)鼐用?,最后匯總爬行動物調查名錄。

      2.2.3.3 鳥類調查技術方案

      借助觀鳥鏡(夜行性鳥類用紅外望遠鏡)采用樣帶法進行鳥類資源調查,按照規(guī)劃的線路邊行進邊記錄遇到的鳥類,并結合鳴聲識別無法觀測到的鳥類,匯總成鳥類名錄。

      另外,考慮到鳥類的遷徙習性,鳥類的物種調查分季節(jié)進行,每次調查時間不少于5 d。

      2.2.3.4 哺乳類動物調查技術方案

      采用觀察法、捕獲法、夾日法、糞便統(tǒng)計法等對保護區(qū)內(nèi)的哺乳動物進行調查,并走訪當?shù)鼐用?、查閱文獻資料。對有攻擊性的大型動物,利用紅外攝像機拍攝影像資料和糞便進行辨別,并關注重點保護動物信息。

      2.2.4 調查成果

      2.2.4.1 河南省鳥類新紀錄種

      2023年3月3日上午于內(nèi)鄉(xiāng)縣寶天曼玉龍?zhí)栋l(fā)現(xiàn)5只褐灰雀(Pyrrhula nipalensis Hodgson)。褐灰雀在中國有3個亞種,指名亞種(Pyrrhula nipalensis nipalensis)分布在西藏南部偏東地區(qū)和昌都西南部,臺灣亞種(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分布在臺灣。此次記錄的褐灰雀屬于華南亞種(Pyrrhula nipalensis ricktti),此亞種僅近13 a來向北擴張迅速,2005年前其分布在云南騰沖和麗江、廣東東北部、福建西北部,2011年記載分布省份新增山西和江西,2017記載其分布?。ㄗ灾螀^(qū))再增加山東、湖南和廣西,2023年記載其分布省份又增湖北和浙江,目前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寶天曼是其在中國分布西線上緯度最高的位點。由于僅記錄一次,無法確定其居留期。

      與褐灰雀同域分布的近緣種灰頭灰雀(Pyrrhula erythaca)相比,褐灰雀分布海拔稍低且僅限于伏牛山南坡,而灰頭灰雀在此次調查中多見于海拔1 500~1 900 m的針闊混交林帶,并在伏牛山南北坡地均有分布。

      2.2.4.2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有6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金錢豹(Panthera pardus)、大靈貓(Viverra zibetha)、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和豺(Cuon alpinus)共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中華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華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狼(Canis lupus)、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赤狐(Vulpes vulpes)、歐亞水獺(Lutra lutra)和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等8種;“三有”動物有蒙古兔(Lepus tolai)等共19種[3]。

      2.2.4.3 鳥類

      鳥類有31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白鶴(Grus leucogeranus)、黑鸛(Ciconia nigra)、朱鹮(Nipponia nippon)、禿鷲(Aegypius monachus)、烏雕(Clanga clanga)、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白肩雕(Aquila heliac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和黃胸鹀(Emberiza aureola)等共1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勺雞(Pucrasia macrolopha)、紅腹錦雞(Chrysolophus pictus)等共46種;除大嘴烏鴉(Corvus macrorhynchos)和小嘴烏鴉(Corvus corone)外,其他257種鳥類列入“三有”物種名錄[4]。

      2.2.4.4 爬行動物

      爬行動物有3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烏龜(Mauremys reevesii)(僅限野外種群);中國特有物種有無蹼壁虎(Gekko swinhonis)、藍尾石龍子(Plestimdon elegans)等共9種[5]。

      2.2.4.5 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有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大鯢(Andrias davidianus)、秦巴巴鯢(Liua tsinpaensis)和寧陜齒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3種;“三有”動物有中華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2種;中國特有種有大鯢(Andrias davidianus)、秦巴巴鯢(Liua tsinpaensis)、寧陜齒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欒川林蛙(Rana luanchuanensis)、湖北側褶蛙(Pelophylax hubeiensis)和太行隆肛蛙(Yeirana taihangnicus)等6種[6]。

      2.2.4.6 魚類

      魚類有7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鯮魚(Luciobrama macrocephalus)和多鱗白甲魚(Onychostoma macrolepis)2種;中國特有物種有擬尖頭鲌(Culter oxycephaloides)、寡鱗飄魚(Pseudolaubuca engraulis)等共29種[7]。

      2.2.4.7 節(jié)肢動物(包括昆蟲、蜘蛛和蜱螨)

      節(jié)肢動物有5 26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金裳鳳蝶(Troides aeacus)、中華虎鳳蝶李氏亞種(Luehdorfia chinensis leei)和黑紫蛺蝶(Sasakia funebris)3種;“三有”動物有褐斑背角花金龜(Neophaedimus auzouxi)和黑基褚姬蜂(Xoridesopus nigricoxatus)2種[8]。

      3 取得的成效

      依據(jù)外業(yè)調查記錄,五馬寺管理局編寫并出版了《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嵩縣段)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野生動物科學考察集》,建立了動植物資源數(shù)據(jù)庫,構建了保護區(qū)與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平臺,對保護區(qū)前期資源數(shù)據(jù)進行了完善和修正,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促進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撐。

      參考文獻:

      [1]陳云,付前進.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嵩縣段)重點保護野生植物[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

      [2]梁子安.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野生動物科學考察集[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24.

      [3]魏輔文.中國獸類與分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

      [4]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3.

      [5]趙海鵬,侯勉,王春平,等.河南省爬行動物多樣性及區(qū)系分析[J].野生動物學報,2018,39(4):877-886.

      [6]歐陽鳳,陳曉萍,石靈,等.河南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兩棲動物資源與保護[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2(5):131-134.

      [7]張春光,趙亞輝.中國內(nèi)陸魚類物種與分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8]王治國,?,?,陳棣華.河南昆蟲志 鱗翅目[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資源調查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保護
      關于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的探討
      沈陽臥龍湖區(qū)域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策略研究
      新疆夏爾希里自然保護區(qū)資源的保護研究利用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白腐真菌資源調查及應用探究
      關于城市綠化建設中增加生物多樣性
      我國生態(tài)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園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鳳凰古鎮(zhèn)旅游開發(fā)與生態(tài)保護
      河北省農(nóng)村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分析
      科教導刊(2016年9期)2016-04-21 03:06:39
      都勻市鄉(xiāng)土彩葉樹種種類及其園林應用分析
      吉首市| 新晃| 麻栗坡县| 南和县| 木兰县| 丰都县| 石城县| 北流市| 米易县| 项城市| 安多县| 九寨沟县| 奇台县| 吴旗县| 郧西县| 贵港市| 友谊县| 德保县| 汉中市| 南岸区| 武山县| 龙陵县| 阳西县| 淮阳县| 潜山县| 泗阳县| 武强县| 安达市| 大悟县| 陈巴尔虎旗| 庐江县| 大石桥市| 天台县| 鲜城| 贵南县| 盱眙县| 梁山县| 福建省| 鹤山市| 呼伦贝尔市|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