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臺風“康妮”剛剛減弱,新的臺風又生成了。據(jù)中央氣象臺網(wǎng)站消息,今年第22號臺風“銀杏”已于11月4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強度逐漸增強,并向菲律賓以東洋面靠近。頻繁的臺風也引發(fā)了大家的疑問,時令已是深秋,臺風為何還這么猛?
提起臺風,大家總會覺得它是夏季的“特產(chǎn)”,實際上,一年四季都會有臺風生成。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呂心艷表示,雖然臺風一般在夏季偏多,但“康妮”并不算是登陸中國最晚的臺風。她指出,2004年的臺風“南瑪都”在12月初才登陸中國臺灣島。然而,從歷史上看,10月底到11月初登陸中國東南沿海的臺風確實比較少見。
在氣象學上,9月至11月生成的臺風被稱為“秋臺風”。與夏臺風相比,秋臺風路徑偏南,平均強度更強,登陸時往往造成嚴重損失。如,今年第11號臺風“摩羯”已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秋季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因此,臺風“康妮”在深秋形成屬于正常現(xiàn)象,只是影響區(qū)域不同而已。
呂心艷進一步解釋,秋臺風的強度通常偏強,因為其生成位置離大陸較遠,有較長的發(fā)展時間和較大的發(fā)展空間。此外,雖然到了秋天,但海洋上的溫度仍然較高,為臺風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會。同時,秋季冷空氣活躍,與冷空氣相結(jié)合也是秋臺風影響較大、經(jīng)常帶來強風雨的重要原因。
(綜合京報網(wǎng)、《湖南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