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四年級,臉上漸漸少了幼兒園時無憂無慮的神情。身為家長,我也感覺到了孩子的辛苦:每天要完成大量的學科作業(yè),周末又在各種補習班之間奔波。孩子還小,畏于家長權威不敢當面頂撞,但學習不積極,作業(yè)拖拉。睡眠時間因此無法保證,鍛煉和家務勞動更是少之又少。
我認為,學習不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除了學習學科文化知識,還應學習體育、藝術、勞動等多種技能。作為家長,同時也是教師,我應該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賦和特長,引導他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半p減”政策實施后,孩子的作業(yè)在學校就能夠完成,也不需要上課外輔導班,空余時間大大增加。我們積極培養(yǎng)孩子各種好習慣,引導他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書法
在孩子的興趣愛好方面,我們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他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要持之以恒,將學習當作一件快樂之事。孩子喜歡軟筆書法,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并堅持到現(xiàn)在。我們很支持他這一愛好,專門為孩子設置了書法學習角,有時間帶他參觀書法展,感受書法的藝術魅力。孩子非常珍惜書法學習機會,一有時間就自覺練習,心也變得靜下來。
樂分享
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僅是關心他的身體成長,更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我們營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孩子愿意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每當孩子分享快樂、傾訴煩惱時,我們耐心傾聽,給予他尊重和理解,引導他善于發(fā)現(xiàn)同學的優(yōu)點,相互學習。學校開展“讀書節(jié)”活動,孩子興高采烈地將活動宣傳手冊帶回家,我們陪著孩子共同讀書,共同成長。
多動手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始終認為,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也是家長的學習對象。在培養(yǎng)孩子習慣上,有真誠的鼓勵,有嚴厲的批評,但從不簡單地發(fā)泄情緒,也不把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盡量讓孩子保持童心,釋放天性。我們經(jīng)常對孩子說的是:“父母不要求你成績多優(yōu)秀,但一定要自信、開心,懂得欣賞別人,有愛心?!比粘I钪?,我們注重對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學習之余,孩子不管是晾衣服、洗碗、拖地,還是拿快遞,樣樣樂意參與,甚至會做兩樣拿手菜呢。
“雙減”,讓孩子們的學習回歸課堂,讓童年充滿色彩。作為父母,我們要有意識擔當,與老師攜手,培養(yǎng)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