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之由
讀了徐進同志的信,使我回憶起一件舊事。是一九四九年的七月里,解放上海不久,我在解放軍的一個連隊里擔任指導員。分別七年才收到我第一封信的父親,從幾百里路以外象飛一樣的趕來,父子見面說不出的高興??墒顷P于我的生活卻怎樣也不能使他理解。比如,作為一個干部,我為什么要和戰(zhàn)士吃一樣的飯和菜,也穿粗布衣服;雖然他看到我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忙個不息,為什么每月還拿不到一塊錢的薪水。原來父親只當我是打天下的“功臣”,因此,在他的想象中,我不但應該吃得好,穿得好,而且應該拿很多的錢??墒乾F(xiàn)實和他的想象完全兩樣。這樣,他失望了。有一天,他終于偷偷地勸我:“你這個‘傻瓜,還不一塊跟我回去,在這里有什么出息,干小學教員也比你這一行強?!蔽覑畚业母赣H,但并沒有接受他的“勸告”。因為,我自信并不是“傻瓜”。
人生活著,應該力求做“聰明”人,而不做“傻瓜”。但“聰明”人和“傻瓜”的界限在那里呢?讀了徐進同志的信以后,我又細心想了一下。我們姑且慢著去作理論的分析,先來回答兩個事實。黃繼光以自己的身體伏在敵人的槍眼上掩護部隊前進,以生命換得戰(zhàn)斗的勝利;羅盛教為了營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朝鮮小孩的生命而犧牲了自己,是“聰明”人呢?還是“傻瓜”?徐進同志一定也和我一樣回答,是“聰明”人,是英雄行為。唯其他們聰明,才能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為重;為了保全別人和集體,犧牲自己,為了遠大的理想而放棄個人的一切。也唯其如此,他們才留下永遠不可磨滅的光芒,活在六億人民的心里。一切為社會為集體,貢獻得多,享受得少,無利己之心,不求名利,不慕虛榮,服從組織分配,對工作不挑肥揀瘦的人,都是“聰明”人;反過來,一切為私利所蔽,有無窮的私欲,缺乏遠大的理想,只知為個人活著,不知為社會集體活著,忙于個人利益的經(jīng)營,待遇要好,享受要高,工作要少的人是真正的“傻瓜”。他們之為“傻瓜”,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生活的意義,覺悟不到自己對社會和集體所負的責任,因而在無謂的個人得失中浪費生命,他們之為“傻瓜”,還因為他們的私欲無窮,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因此終生在愁悶痛苦中過生活,享受不到生命的歡樂。
徐進同志過去按照第一種方式生活著,但是他認為這是“吃了虧”,做了“傻瓜”;因此,從今以后要學得“乖一點…“調皮一點”,做“聰明”人。在我看來,這不是前進,而是倒退。也許徐進同志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成了“聰明人”,但是社會和群眾是不會承認這種“聰明”人的。因為,這種“聰明”人一多,社會的進步就會停止,我國的社會主義前途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我父親在舊社會中生活了將近六十年,可以說是另一個時代的人,七年以前,在他思想中還沒有一個正確區(qū)分是非的界限,產(chǎn)生那樣錯誤的想法,可以說是自然的。徐進同志作為一個“搞過一年土地改革,又在部隊中呆了三年,到過朝鮮前線”,天天受著黨的教育的國家干部,為什么也有這樣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