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丕
種白薯要不要翻蔓?很多人認為翻蔓以后,地面曬太陽比較充足,白天地溫上升快,可以使白薯多制造養(yǎng)分;夜間散熱快,地溫低,白薯的呼吸減弱,可以少消耗養(yǎng)分;這對薯塊的長大有好處。而且,白薯翻蔓后,拉斷薯蔓上的毛根,使它不能形成小薯塊,而把養(yǎng)分集中在主要薯塊上,獲得增產。
也有很多人認為,薯塊主要是依靠葉子制造養(yǎng)分長大的。翻蔓很容易損傷蔓葉,同時把葉子翻亂重迭起來,至少要五六天才能恢復生長。這樣,不僅會造成大量的死蔓、黃葉,減少養(yǎng)分制造,而且老的蔓葉受傷以后,下部的芽又會長出很多新的分杈和葉子,把原來可以運送到薯塊去的養(yǎng)分消耗在生長新的蔓葉上,影響薯塊的長大。再說,蔓上的毛根能從土里吸水,取肥,供給薯塊的生長,切斷它反而不好。所以,翻蔓反而會減產,不翻蔓倒會增產。同時,翻蔓很費功,即使有些增產也很不合算。
不過,甘薯在封垅前,為了中耕除草和施肥等管理的方便,把蔓放在同一個方向,看來還是可以的。
到底翻蔓好還是不翻好呢?現在還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有人曾經統(tǒng)計過,根據全國各地對白薯進行的翻蔓試驗,在一百四十九次中,有一百四十五次是減產的。不翻蔓是一項新的耕作方法,科學實驗小組的青年同志,可以先在小面積的地里進行實驗,經過分析比較,有了成效后,再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