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濱
前一時期,有些地方曾發(fā)生賣菜搭配的現(xiàn)象。好的搭次的,你若挑揀一下,對不起,休想。
如今書店售書竟也推行“搭配制”。書店的“搭配制”,只對圖書館、情報單位,個人無此問題。這就苦了圖書館、情報單位的采購員。
如果說搭配買來的菜經(jīng)過收拾還能湊合著吃的話,那搭配買來的書則往往無用,變成浪費。我曾親眼看到:某醫(yī)藥專業(yè)圖書館一次從書店買回八百余元的書刊,竟有四百多元非該館所需,而是“搭配”來的。其中一些書刊,如《農(nóng)村少年科學實驗》、《兒童文學》等,和該館服務對象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
據(jù)說,書店方面還振振有詞地說:那些沒人要的書刊如果不“搭配”給圖書館、情報單位,就要給國家造成浪費。但誰都明白,這只不過是把“浪費”轉(zhuǎn)了帳,對國家來說,還不是一樣浪費?
一些采購員曾向書店提出異議,要求按需要供書。答復是:“可以,你等著吧!”結(jié)果呢?你不要的書刊倒是不“搭配”給你了,你需要的書刊也幾乎沒有了。你若問為什么,回答很堂皇:“沒有書??!我們有什么辦法?”是沒有嗎?不。提了意見的單位沒有;沒提的卻有。
這種豈有此理的事情各地都有。在去年召開的全國醫(yī)學圖書館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呼吁有關(guān)部門重視和解決這個問題。但至今沒有動靜。
要改變這種狀況,根本恐在于出版社掌握好印數(shù)。書店自己也要進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