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比嗽?“世亂,此無主?!痹?“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元史·卷一五八》)
譯文:許衡曾在一個大熱天里路過河陽,口渴得很。路邊有一棵梨樹,過路的人都爭著摘梨吃,只有許衡一人端坐在樹下,安然自若。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吃個梨解解渴,許衡說:“不是自己種的梨樹,隨意摘取是不對的。”那人又說:“世道這樣亂,梨樹是沒有主人的。”許衡說:“梨樹沒有主兒,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兒嗎?”(京譯)
〔小辭典〕
許衡(1209——1281):宋、元之際學(xué)者,字仲平,號魯齋。元時官至集賢大學(xué)士兼國子祭酒,著有《魯齋遺書》等。
嘗:副詞,意為曾經(jīng)。
啖:(dàn淡)吃或給別人吃,在這里意為自己吃。
危坐:猶端坐。古人坐與跪相似,坐時臀著腳掌,而腰身端正,為“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