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云杰
社會學是什么?從社會學的各種學派到不承認社會學的人,聚訟紛紜。在這種情況下,讀一本這種盡可能介紹各種觀點的著作,不無好處。著者英克爾斯系美國研究比較社會學和蘇聯(lián)及發(fā)展中國家社會經(jīng)濟體制的社會學家,現(xiàn)任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和社會學教授,今年將來我國講學。
作者所采用的是比較社會學方法。他認為,社會學分析研究的中心就是人們社會行動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社會制度及其所構成的社會體系。社會學的任務就在于試圖解釋社會秩序和社會動亂的本質。不難看出,作者是試圖把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放在廣泛的社會關系和社會過程范圍內的。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他在把社會學與經(jīng)濟學、政治學、歷史學、心理學、人類學作了比較研究之后,認為要把社會學與這些學科嚴格區(qū)分是困難的。社會學作為一些學科的集合,具有包羅萬象的性質。它隨時準備接納新的課題,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社會學理論體系由于研究的范圍不同,有許多不同的模式。作者在對社會進化模式、結構功能模式、均衡模式與沖突模式等等進行比較時認為,每一種理論模式都只是部分的正確,都掌握了一點真理,都曾有過自己的“勝利時期”。在進行社會學研究時,不應該完全拋棄這些理論模式,而應當把它當作探索知識的線索,由這些模式中引出新的命題。如果理論模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僵固刻板的觀點而不合乎當前實際,即使它過去是一種科學的思想,也會限制和妨礙人們從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因此,作者認為社會學家不應該死抱住一種模式不放。
社會學家在研究中不僅提出了一系列經(jīng)過精心推敲的社會學概念,規(guī)定了許多經(jīng)常使用的比較穩(wěn)定的社會學術語,而且為了使社會學理論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總結了一套獨特的研究方法,如有控制的試驗、抽樣調查、問卷調查、個案調查、“投入理解”和“參與觀察”法,以及隨著電子計算機應用于數(shù)理統(tǒng)計進行精確的定量分析的技術等等,凡此都構成了社會學研究的法則。作者認為,法則是抽象的,而具體的社會現(xiàn)象則是復雜的,因此,社會學研究不能簡單地發(fā)揮法則。社會學研究面臨著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問題,社會學家對待分析社會問題的法則也進行著激烈的爭論:究竟是樹立理論高貴呢,還是深入事實而弄臟雙手更高貴呢?是從政治上進行研究呢,還是與政治無涉?這是每一個社會學家在進行社會問題探討時所遇到的挑戰(zhàn)。對于第一個問題,作者認為,理論與實際的相互影響是迅速的和密切的。經(jīng)驗主義者應該重視理論,因為理論概括了經(jīng)驗主義的新發(fā)現(xiàn),提供研究的取向,指出研究的途徑,發(fā)展社會學的概念。但作者也指出,許多理論家只是從提出互動的命題開始,旨在檢驗命題,這種得不到經(jīng)驗主義支持的理論建設是失去了立場的。對于第二個問題,作者認為社會學研究的價值不是僅僅為解決社會問題,主要是為了知識的發(fā)展。評價一個社會學者應該根據(jù)他研究的質量,判斷的標準是根據(jù)他在發(fā)展人和社會的知識時所達到的程度。不難看出,作者試圖,建立一個與政治無涉的研究方向,追求一個超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念。
很明顯,作者在介紹各派社會學學說時是懷有偏見的。盡管如此,在目前我們迫切需要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學理論時,出版一些這方面的這種概論性著作是必要的。
(《社會學是什么》,〔美〕英克爾斯著,陳觀勝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六月第一版,0.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