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領
1856年5月,達爾文經過二十多年的非常艱辛的考察和研究以后,開始著手寫他的巨著《物種起源》。次年秋,他獲悉有一位年僅三十一歲的英國博物學家艾爾弗蘭德·華萊士,也正在探索和他相同的“自然選擇”的理論。如果華萊士的研究得以完成并公布于眾,那么達爾文二十多年的潛心研究將被別人先著一鞭。許多朋友都替他著急。
但出乎人們意料之外,達爾文卻決定幫助這位科學家。他給華萊士寫了一封長信,介紹自己正在寫作的《物種起源》的進展情況,提供了已經得出的一些結論,還表示愿意在理論研究上提供一些意見。
1858年華萊士把自己的論文《論變種無限地偏離原型的傾向》寄給達爾文,說他已得出近似于達爾文的結論并就發(fā)表此文征求他的意見。達爾文的許多朋友一再勸說達爾文不要同意華萊士的請求。達爾文卻說:“我寧可把我寫的關于這個問題的東西全部燒掉,也不愿讓任何其他人說我不光明正大?!?/p>
那篇論文后來以達爾文和華萊士兩人的名義發(fā)表,但達爾文在文中指出:在這篇論文中,他只是提供了他在1842和1844年所寫的《隨筆》中一些片斷和他在1857年寫給哈佛大學教授阿薩·格雷的一封信中有關“自然選擇”這一題目的部分內容。肯定了華萊士在這篇論文中的主要方面的成果。
(摘自《外國史知識》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