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正意義在于貢獻,而不是索取。”這就是張海迪的力量源泉和能夠成為八十年代新雷鋒的奧秘所在!這也正是我們應(yīng)該向張海迪學習的最根本之點!
如何認識人生的意義,歷來是一切追求正義、追求真理的人所探討的重大課題。這個重大課題,只有共產(chǎn)主義思想才能給以最完全最正確的答案。馬克思十七歲時寫的《青年選擇職業(yè)的考慮》,就回答過人生的意義,他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服務(wù)的職業(yè),我們就不會為沉重的負擔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得到的將不是可憐的、有限的和自私的歡樂?!贝撕?,更多的人在改造舊世界、建設(shè)新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接受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哺育和陶冶,對人生意義作出了日臻完美的答案。從雷鋒、焦裕祿、張志新、到趙春娥、蔣筑英、羅健夫、朱伯儒、張海迪,他們的經(jīng)歷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這就是用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wù)。他們不考慮向社會如何索取,只要是黨、祖國、人民需要,隨時都準備獻出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這樣的人生才是最高尚最有價值的。張海迪和雷鋒等許多英雄模范人物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們對待人生意義有極其深刻的理解。盡管他們的工作并不顯赫,但他們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們的生命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永遠給人們以鼓舞和力量。
(摘自1983年5月12日《工人日報》社論《人生的意義在于貢獻而不是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