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恒
我是一個小學教師,每當給學生講到數學中的行程問題時,總是事倍功半。一次,在講行程問題中的追及問題,我講解了半天,多數學生仍聽不明白,不知乙到底是怎么追上甲的。當時我想,如果用硬紙片做兩個紙人,讓他們有規(guī)律地前進,可使學生看清快的是怎樣追上慢的,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能好些。
下班以后,我就準備制作模型,先用硬紙片做了兩個跑式的小紙人,當作甲乙兩人。但怎樣才能使兩個紙人有規(guī)律地前進呢?我忽然想起電動機上的輪帶。只要仿照輪帶的結構,在一個輪子上安個搖把,將紙人掛在輪帶上,搖動輪子,紙人即可隨著輪帶前進。如在同一根軸上再安上一個直徑不同的輪子,在輪帶上掛上另一個紙人,兩個紙人前進的速度也就不同了。實物做成后,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搖動輪子,大輪上的紙人不一會就追上小輪上的紙人了,這樣就把乙是怎樣追上甲的規(guī)律十分形象地表示出來了。
后來我又想,這個演示器能不能應用到相對、相背問題上呢?無論是相背還是相對,都是兩個人朝相反的方向前進,而輪子上的上下兩股輪帶卻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的,只要把一個紙人掛在一個輪子上帶的一端,將另一個紙人掛在另一個輪子下帶的一端,一搖輪子,兩個紙人就相對而行了。當他們相遇時,再搖動輪子就是相背而行了。這兩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當我用行程問題演示器進行直觀教學時,學生看了一目了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