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1984-09-24 05:01《謝覺哉傳》編寫組
      啄木鳥 1984年2期
      關鍵詞:謝老司法

      《謝覺哉傳》編寫組

      編者按:1984年4月27日是謝覺哉同志的一百周年誕辰紀念日。本刊特發(fā)此文,緬懷謝老。

      本文選自《謝覺哉傳》第八、十一、十三章,題目系本刊所加,全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們對給本刊以熱情支持的謝老的夫人王定國同志及人民出版社馬連如同志、《人民日報》丁浪同志表示衷心感謝。

      初創(chuàng)司法制度

      一九三七年,謝老擔任中央西北辦事處司法部長,并兼任陜甘寧邊區(qū)高等法院院長,后來還兼任審計委員會主席。在延安的鳳凰山下,從西到東,一連排列著幾座院落。這是中央領導人初到延安的住址。西側(cè)的一座,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負責人辦公和住宿的地方。東側(cè)一座,是謝老和林老等人辦公和住宿的地方。就在這里,謝老常常在院中的石凳上,伏膝寫作,為我國的人民司法制度,譜寫著最初的篇章。他在這些任職內(nèi)最重要的貢獻是,為我國革命政權創(chuàng)立了人民司法制度的雛型,使革命運動能夠在沒有正式法律條文的形勢下,有力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權益,打擊了反動勢力和犯罪活動,維護了革命秩序,有效地保證了抗日根據(jù)地的建立和鞏固。

      謝老是革命司法制度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他早在大革命時期的湖南和中央蘇區(qū),就起草過一些法規(guī)條例。在這些法規(guī)條例中,體現(xiàn)了他的處處為人民的司法觀點。長征到達陜北后,他繼承了大革命時期的人民司法精神,逐步完善著革命司法原則。當時的陜北民主政權,有的地區(qū)還沒有建立起來,有的還很不健全,而“司法工作在邊區(qū)似乎是政權中較落后的一環(huán)”。謝老認為司法工作對于鞏固邊區(qū)政權極為重要,便在總結(jié)大革命時期中央蘇區(qū)司法工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調(diào)查分析了邊區(qū)司法的狀況:很少人有司法知識,對司法不注意,不去研究,人民又缺乏法律觀念,司法工作是落后的。要改變司法落后狀況,必須反對司法人員中的教條主義:一是不從實際出發(fā),不依靠群眾,硬套書本條文;二是硬搬內(nèi)戰(zhàn)時期的司法經(jīng)驗。他指出,應該從目下邊區(qū)人民的需要出發(fā),建設我們的新民主主義司法的理論與實際。為了做到這點,必須在判案經(jīng)驗中,了解民情,由人民來證明司法工作的對與否。要從各方面聽取群眾對司法的意見,聽取當事人對審判的意見。這樣,才可言司法建設,才可解決其他問題。謝老提出:要由司法去了解社會諸問題,從而創(chuàng)造一套新的法規(guī)和審判形式,制定出適合邊區(qū)的單行司法條例。

      但是,由于當時在邊區(qū)嚴重存在著上述兩種教條主義傾向,要改變司法工作的落后狀況,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謝老強調(diào)指出:司法上的思想轉(zhuǎn)變,比其他工作都要困難,因為它有很深的教條傳統(tǒng)。

      謝老將他這些司法觀點寫信給毛主席,有時還親自到毛主席住處當面交談。毛主席很贊成謝老的觀點。他說:司法也該大家動手,不要只靠專問案子的推事、裁判員,還是一條規(guī)律:任何事都要請教群眾。

      謝老根據(jù)這些見解,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使“司法落后”這一環(huán)得到了改變。他經(jīng)常主持召開司法委員會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他還常常親筆起草給各分庭庭長和各縣司法處長的函件,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和改進工作的方法,從而使邊區(qū)的司法工作狀況,得到逐步提高和改進。他還創(chuàng)辦了中國革命司法史上第一個司法講習班和第一個司法研究會,以培養(yǎng)司法人才和提高司法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知識。謝老說:司法人員必須要有學問,有才干。司法是專門業(yè)務,是專門人才,“行政官不一定長于司法”。

      當時在邊區(qū)的干部和群眾中,流傳一種說法,說“司法的人不近人情”。謝老認為,這種看法是一種誤解,因為法律是本乎人情的,“合乎人情的習慣,即是法”。他說解放區(qū)的法律和人情是統(tǒng)一的,因此他要求“司法的人,要懂情理。要懂得不近情之理和不合理之情,然后斷案,就會合法”。合情合法,就是公正的斷案。但是,要做到斷案的公正,又是不易的事。一天傍晚,他和林老正在談辦案的事,省裁判部送來一件案子要謝老批復。案情是一個姓孫外號叫“驢駒”的人,伴同兩個人攔路搶劫,殺了人,搶走了財物。但原判機關只判孫驢駒一年徒刑。謝老批復說:“果真殺人,他是首犯,判一年太輕了?!边@個案子還有賠償損失的問題,但受害人嫌賠償太少,不愿接受,而原判機關便給“充公”了。謝老在批復中又指出:事主嫌少不要,你們就把它充公,這是不公正的,只能合理賠償,照數(shù)交還事主。他對判案人員說:法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不能只寬不嚴,該寬就寬,該嚴就嚴??墒?,原判機關對這一案子的殺人不嚴辦、賠償又充公的不公正判決,不愿意改判,認為改判會破壞司法機關的威信,會失去群眾的信任。謝老便向判案人員講述了清朝時代的方法說:前清判案是把批文掛在衙門上,上訴人抄著批子,就可以推翻原審衙門的判決,原審衙門就管不著他。謝老嚴肅指出:封建時代都能這樣,何況我們現(xiàn)在?“司法威信的建立,在于斷案的公正和程序的合法,不在于改判與否上”。

      斷案的公正,還在于敢于碰硬。在延安時期,發(fā)生了一件要案,主犯是個有革命資歷的大頭頭。謝老根據(jù)事實和法律,堅持要判刑事處分,但有些人卻以權勢向謝老壓來。謝老并不屈從,堅定不改主張,便把他的觀點和處置意見報告毛主席。毛主席回信說:此等原則立場我們決不能放松,不管犯錯誤的是何等樣的好朋友與好同志。謝老協(xié)同邊區(qū)司法機關,判了那個要人的徒刑。幾個月后,他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說:不遵守法令的,大都是公務人員,因為這些人往往藐視地方政府的法令,認為地方政府的“職權低弱”,管不了他們,因此在“三令五申”之后,就要堅持“應罰的罰,應拘的拘。任何人的威脅,不屈;任何大頭子的說情,不理。要硬起頸骨來,做得幾次,威信就建立了。”這件事流傳至今,大家還在議論著,贊許著它的現(xiàn)實意義。

      謝老一慣堅持辦案中的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逼供信,重證據(jù),重視調(diào)查研究,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以求作到“案案公正準確”。中央西北辦事處司法部成立不久,省裁判部送來“王觀娃死刑案”,要謝老批復。案情報告中說王觀娃當過土匪,今年又搶過一次人。因此原判機關認定:“非處死不可!”謝老反復看了案卷,提出了一系列可疑之點:王觀娃的罪到底是什么?當了幾年土匪都有什么事實?今年搶人搶了些什么?在何處搶的?搶的情形怎樣?怎樣活動人當土匪的?都是哪些人?他指出:凡此種種事實情節(jié),都沒有說清,在案卷報告上看不出來,這樣馬馬虎虎,怎好來定他的死刑?于是,他拿起毛筆,重重地寫了四個大字:“無從下批!”省裁判部看到謝老的批復后,重新查據(jù)審理,結(jié)果以“無罪釋放”結(jié)案,一條人命活了下來,王觀娃高興地回家搞生產(chǎn)去了。

      過了不久,省裁判部又送來“田崇山等四犯死刑案”。從案卷上看,是不足判處死刑的,但這回倒省事了,不用“無從下批”了,因為“四犯”都已殺掉,才報來審批的。謝老氣憤地說:“先斬后奏”這種草菅人命的作法,本是舊社會的病,我們不能再害這種病了!他為此案,特地給當時擔任陜西省蘇維埃政府軍事部赤少部部長崔正冉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先斬后奏”的辦法,不合司法的規(guī)定,而且在和平時期,不應有此緊急的處置,“死刑必須報司法部批準,才能執(zhí)行”。他還指出:判決案件(不管死刑或其他民刑案子),都應告訴他(指被告),不服可以上訴,即使被告不聲明不服,也應給他上訴的權利和機會。謝老在那樣復雜困難的情況下,既沒有成文的法律,也沒有固定的法庭,仍然嚴格要求司法機關和判案人員,要維護人民的權利,要貫徹實事求是的原則。

      謝老反對審案照定式問話,不去找尋案中的癥結(jié),“僅注意被告不利方面,不注意其有利被告方面”。那年,邊區(qū)政府的總務科長,因貪污問題被關押起來,決定要判徒刑。謝老抱著懷疑態(tài)度,決心從“有利于被告方面”的事實情節(jié)中,去找尋案件的癥結(jié)。他親自訊問了總務科長貪污的情形,要他平靜下來,細細逐件回憶,然后謝老幫他一宗一項來計算,果然找出了案中的癥結(jié)所在。原來,他把給邊區(qū)政府大食堂買豬的一筆錢忘了上帳,而豬又是大家見到的,肉也吃掉了,可帳上沒有出這筆錢。真相大白,無罪釋放?!胺溉恕绷⒌刈兂闪撕萌?。謝老感慨地說:我們能少一個犯人,就多一分力量。這位總務科長出于對黨對謝老感激之情,更加埋頭苦干,為革命事業(yè)做出了許多新成績。全國解放后,這位總務科長當了領導干部,還特地到北京來看望謝老。

      即是判了刑的犯人,謝老認為他也只是犯了罪的“人”。他經(jīng)常向司法人員講解“犯人也是人”的道理,而且他們“是社會上不幸的人”,只是由于主觀的客觀的種種原因,使他造成了犯罪,而成為犯人,自然對他本人以及家屬,都是不幸的。因此,“對他們關心應該多。一方面剝奪其自由,一方面要尊重他的人格,改善他的環(huán)境,才能激發(fā)他的上進心,羞惡心。”所以,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下,對于犯人應該“充分采取感化主義,不采取報復主義。”為了貫徹這個原則,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不久,各級政權還在逐步建立的情況下,謝老即提出要:“改善感化院的設備,從生活上、教育上給罪犯身心上以根本的改造。”他在給各高等分庭庭長和各縣司法處長的一個指示信里,還進一步提出:必須清理監(jiān)所,要一個所一個所清,一個人一個人清,要做到“所所管理好,人人教育好?!痹谥x老的指導和督促下,當時邊區(qū)各地對于犯人的管理和教育,出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面貌,使犯人有重新做人的機會和條件,使司法單位增強了改造犯人的信心。

      謝老還提出:在辦案中“要注意保護女權”。他認為,我們革命要解放全人類,而婦女解放是重要的一個部分。特別在中國,封建社會持續(xù)的時間最長,對婦女的壓迫最深最重,使婦女和男子不能平等。因此,在司法工作上也必須體現(xiàn)保護婦女的權利。陜北安邊縣發(fā)生了一起人命案,是丈夫殺死了妻子。早先,這個婦女就來延安告狀,說男人對她不好,要求離婚。謝老親自接待了這位不識字的農(nóng)村婦女,親切地向她講了許多夫妻和睦的道理,要她與丈夫和好。女的聽從了謝老的勸解,回去了。但男方毫無悔悟之心,更加粗暴地虐待妻子,罵她“鬧自由”都鬧到延安去了,便經(jīng)常打罵。女的忍無可忍,又多次到縣司法處要求離婚。因為在解放區(qū)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戀愛,反對包辦買賣婚姻,因而一個時期離婚案件較多,封建保守的人罵這是“鬧自由”??h司法處人員有的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不敢大膽保護女權,有的該離也不判離。這個案件就是一例。女的無奈,二闖延安,謝老便給縣司法處批示,應準予判離。女方高興地回去了??墒沁^了不久,縣司法處報來了這個案子,謝老翻開案卷,大吃一驚!報來的不是判離案子,而是報請核準死刑案:那個丈夫?qū)⑵拮託⑺懒?!謝老憤然批示說:“應斷離的,不斷。如斷離了,可救兩條性命?!彼J為,這就是司法人員的職責和斷案的水平所致。他強調(diào)應該注意保護女權,因為人民的司法制度,不同于封建王朝的司法制度。謝老引述封建時代的司法制度,說:那時“舊刑名師爺三救:救生不救死,救多不救少,救男不救女”。這也是革命司法與封建司法的區(qū)別所在。

      審判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這是謝老一貫的主張,也是謝老在司法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他在陜甘寧邊區(qū)的初期,親自擬的一封給各高等分庭庭長和各縣司法處長的指示信中,第一個問題就講的是調(diào)解工作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調(diào)解是解決人民之間沖突的最好方式,它可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可使小事不鬧成大事,無事不鬧成有事;可使農(nóng)村和睦,節(jié)省勞力從事生產(chǎn)”。因此,他要求區(qū)鄉(xiāng)政府,更應把調(diào)解工作看做是自己一件主要工作,“要使審判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政府和人民共同斷案”。

      當時,普遍存在一種觀點和說法,就是借口工作忙,不愿做調(diào)解,說“沒時間,沒耐心”。謝老在給司法人員的一次講話中說,他有一次去見毛主席談司法問題,毛主席正在和一位工作人員談話,解決一件糾紛問題。這時他想到:毛主席可謂忙人吧?他還在做調(diào)解工作,而我們的忙,能比得過他嗎?謝老指出:“關鍵是認識和方法的問題?!币J識到:“審判是強人服從,調(diào)解是自愿服從?!?/p>

      謝老是做調(diào)解工作的榜樣。他經(jīng)常抽出時間協(xié)助司法人員對一些疑難案件進行調(diào)解。有時還親自直接進行調(diào)查了解,訪問群眾,掌握情況,調(diào)解某些案件,從而作出了榜樣,總結(jié)了經(jīng)驗,指導調(diào)解工作。有一次,邊區(qū)政府一位干部,到延安東關一個姓余的群眾家里去借家具,主人不愿借,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這個干部便動手打了對方,引起了糾紛,被法院處理。謝老得知后,覺得只為這樣一件事就法辦,似乎不很適當。這個干部是紅軍長征戰(zhàn)士,又為革命致殘,他對這家群眾并無惡意,而且是初犯,因此為了維護群眾影響和教育干部,還是采用調(diào)解的方法為好。于是,謝老親自步行到東關很遠的山腳下,找到姓余的群眾家里,說明這個干部的情況,其本人已向組織寫了檢討,并要我來向你們?nèi)业狼?。余家看到謝老這大年紀的“老革命”親自來向他道歉,很受感動。他們也說自己有錯,應該借家具給機關解決困難,這是自己為革命能做到也應該做到的事,不借反又罵人是不對的,只怪自己無知,感到很后悔。于是,姓余的拿著家具跑來邊區(qū)政府,要到鳳凰山去找毛主席,要求不要處理這個干部。謝老說:“你們同意放了他,我們就放他?!毙沼嗟囊患胰硕急硎就狻S谑?,雙方見了面,各自認了錯,道了歉,言歸于好了。一個案件,經(jīng)過謝老的調(diào)解,得到圓滿解決。所以,他對司法人員不僅重視言教,而且更重視身教。

      成立憲法研究會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根據(jù)中央決定,在邊區(qū)政府成立了憲法研究會。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齊燕銘、吳玉章、張曙時、徐特立、劉少白、黃齊生等發(fā)了言。會議推選謝覺哉、何思源、李木庵、李鼎銘、齊燕銘、張曙時、陳正人等七人為憲法起草人,并決定謝老為憲法研究會負責人。憲法研究會的任務是:一方面起草新民主主義憲法,一方面批判“五五憲草”①。

      黨的七大會議結(jié)束后,謝老帶著大會的精神,到憲法研究會開展工作。他根據(jù)憲法研究會的任務,首先組織批判“五五憲草”,以便統(tǒng)一認識。他在一次會議上,對于“五五憲草”的本質(zhì),進行了揭露和批判,指出:“五五憲草”的所謂“權能分家”,不是為要政府有能,而是為要人民無權,因為人民的權利,全被“依法律”三字打消了。他認為,“五五憲草”比法西斯的憲法欺騙性更大,它在“民主自由”的幌子下實行獨裁專制。與此同時,他還在報刊上發(fā)表評論文章,深入批判“五五憲草”的流毒。

      在批判“五五憲草”的同時,謝老組織憲法研究會成員,著手進行新民主主義憲法的起草工作。他認為,新民主主義憲法由起草到通過,將是一個斗爭的過程。他設想了幾個有關新民主主義憲法的重要問題,提請憲法研究會討論。這些問題是:社會結(jié)構即國體問題、政權機構問題、人民權利問題、一院制與兩院制問題、地方自治問題、選舉制度問題。他對此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實行的意見。大家很贊成謝老的主張和見解,并依據(jù)這些原則起草了《憲法草案大綱》。謝老在他寫的《憲法草案大綱》的說明中指出:我們的國家制度是以全國絕大多數(shù)人民為基礎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民主聯(lián)盟的國家制度,他的政權機構應采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并由民主集中制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大政方針,選舉政府。這便是全國解放后,普遍實行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最早設想。這是謝老領導的憲法研究會對我國人民民主政權建設的重要貢獻。

      謝老將憲法起草的情況和有關憲法內(nèi)容的原則問題,報告給黨中央。他在報告中說,這個憲法草案,是邊區(qū)憲法,也是全國憲法,是理想,也是現(xiàn)實。憲法草案中的人民權利和民主方法一章,別的憲法是沒有過的,這是新民主主義的新發(fā)明,是合乎我國社會情況的新發(fā)明。中央為此先后召開了會議,討論謝老的報告和憲法起草的有關問題。謝老參加了中央會議,對有爭執(zhí)的問題作了說明。毛主席的意見是,憲法必須請邊區(qū)同志多研究,多提意見,成為邊區(qū)自己的東西,要冒出泉水才有用,潑的水是無用的。外來同志盡潑水之力是需要,但必待它自己冒出泉水。為了貫徹這些精神,習仲勛主持西北局會議,由謝老報告憲法草案有關的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并根據(jù)討論意見,由謝老主持,對憲法草案大綱進行了六次大的修改。謝老還在西北局高干會上和西北黨校、延安大學等單位,講解憲法草案的基本內(nèi)容和起草過程,廣泛征求意見,力求完善周到。

      一九四六年六月,中央書記處批準,在邊區(qū)憲法研究會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由謝老擔任主任委員。委員有林伯渠、徐特立、陳伯達、李木庵、張曙時、劉景范、馬錫五、廖魯言、黃松齡、王明、黃覺民等。中央法律研究委員會成立后,除了繼續(xù)修改憲法草案外,根據(jù)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開展了新的立法活動。當時的任務是研究法律和草擬陜甘寧邊區(qū)憲法草案。六月十七日這天,謝老正在修飾他的長胡子,忽然從窯洞門口進來兩個人,他急忙用毛巾擦了臉上的肥皂沫,細一看才看清不是生人,是徐老和王明。徐老笑哈哈地走到跟前,摸著謝老的胡子說:“你雖是‘寧鄉(xiāng)四髯之一,還沒有我的胡子長喲!我不是寧鄉(xiāng)人,卻是湖南人,咱們合稱為‘湖南五髯吧?!苯又麄兏嬖V謝老,今天不是來看你的,是有擔子給你擔。然后交給謝老一張中央決定的法律研究委員會的人員名單,并傳達中央的意見說:中央要你盡早召開成立會議,以利工作的開展。謝老感到責任的重大,隨即便約請林老和習仲勛等負責同志,詳細交談了有關問題。

      謝老在這個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法律研究會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觀點。他堅定而鮮明地提出,中國要有自己的立法原則。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制定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是謝老歷來主張的立法原則。

      關于立法原則,早就存在著新舊法觀點的爭論。這場原則爭論,一直繼續(xù)到一九四八年,甚至新中國成立后。當時在法委會的會議上,有人認為,國民黨的《六法全書》不僅不能批判,而且還要沿用,因為共產(chǎn)黨還沒有成套的法律,也不可能很快立出法來。因此必須沿用,也應該沿用。針對這種觀點,謝老嚴肅指出:國民黨的全部法律,是在繼承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和北洋軍閥政府法律基礎上,搬用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法律體系而制訂的,是地主買辦官僚資產(chǎn)階級的意志的體現(xiàn),是必須廢除的。他認為,我們的法律應為進步的新民主主義的法律,不是繼承舊的,而是對舊的革命,不是對舊的修改,而是形式和內(nèi)容的全部改造,不沖破舊的法律概念及其形式,不能有革命的法律出來,這就是“由法律革命到革命法律”。他強調(diào)說明,法源在人民,在人民新的秩序,新的要求。人民對于新的秩序,新的法律的要求,已經(jīng)是現(xiàn)實,制法已成為必需和可能。依據(jù)這些原則,謝老對憲法、民法、刑法和訴訟法等,提出了一系列原則和主張。

      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爭論,開始進行著緊張的立法工作。法研會決定分為兩個小組:一是憲法組;一是法制組。除憲法外,還要起草民法。刑法和土地法。謝老為了批判舊法觀點建立中國自己的立法原則,查閱了歷史上許多有關憲法、民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的豐富資料,為迎接新中國的成立,為新中國的新法典,費盡了心血。他代中央法委會給毛主席起草的一封信中說:我們發(fā)誓努力自己的立法工作以迎接你所指揮的偉大的中國解放的勝利。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邊區(qū)憲法草案終于完成了。謝老總結(jié)了幾點經(jīng)驗。他說:“邊憲草修改在十次以上,最初稿已全不存在。大陸法系、英美法系、蘇聯(lián)法系,初頗景仰蘇憲,后又接近英美,最后決定我仍是寫邊區(qū)的,寫中國的邊區(qū)的憲法,不學英美也不學蘇聯(lián)。人類生活發(fā)展規(guī)律,我國和外國有許多相似。因此,研究外國憲法對我們有幫助,不吸收他們的經(jīng)驗,限制自己在小的時空圈子里,不能寫出合適的憲法。但我們是寫自己的憲法,要句句是自己的。國內(nèi)某些憲法學者‘入主出奴,我們沒學過憲法的人,這過程倒走得很快?!彼赋觯骸八勾罅终f憲法是寫已經(jīng)有的,和綱領是寫希望有的不同,是從來憲法學者沒說過的真理。這和毛主席說國體是表示社會階級的支配,政體是支配階級保護自己之未為前人說過一樣,邊憲是根據(jù)邊區(qū)已實現(xiàn)的東西寫的,但多少也有點綱領性,即尚未做好及正待做的也寫了些。不過不是理想,而是已有了經(jīng)驗基礎和人的能動的根據(jù)。不是要待將來的證明,而只是以法律確定促人去實踐?!彼麖娬{(diào):“抄襲模仿不能免,參考參考,模仿模仿,但絕不頂事。凡是抄的,外國的,總不盡合于中國及邊區(qū)情形;中國的,以前所講憲草大部關起門寫的,不合實際,一經(jīng)研究,非改不可。在他是好東西,在我不定是好東西。不要以來頭大,就輕于接受。”對于專家的意見,謝老說:“專家的意見要尊重,因為專家曉得我們所不曉得的東西。但不是聽了就得,而要去考究其來源及是否合乎實際。這里非專家向?qū)<覍W,把經(jīng)驗提升到理論。專家應向?qū)嶋H經(jīng)驗者學,把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有助于實際,且可開展新的理論。”他還說:“集體起草最好。反過來,復過去,討論一次,有一次進步??梢约幸庖姡部梢杂柧氉约?,是做也是學。”

      為新中國的立法工作開路清基

      一九四八年初,人民解放軍已開始轉(zhuǎn)入反攻。黨中央決定離開陜甘寧邊區(qū),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于三月東渡黃河。五月,中共中央到達河北平山縣的西柏坡,與早在這里的劉少奇領導的中央工作委員會合并。根據(jù)這一形勢,中央通知駐在山西臨縣后甘泉村的中央法委會和其他各機關,也向河北平山縣轉(zhuǎn)移,謝老和法委會成員,于四月七日告別甘泉村,走上新的征途。

      這天的清晨,村里的群眾男女老少,都早已站立村頭,向他們送別。在這里整整一年的時間,他們之間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謝老對甘泉村的社會歷史和經(jīng)濟狀況逐年作了詳盡的調(diào)查。因而,他對這里的人民群眾、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深含著無限的情感。送別的人群中,走出一位翻身的老農(nóng),緊握著謝老的手,哽咽著問他:“你們還回來嗎?”謝老以淚眼模糊的視線望著老人安慰說:“我們以后看望大家來?!?/p>

      謝老覺得,雖然在土改中由于“左”傾錯誤而走了“之”字的彎路,但農(nóng)民群眾還是得到了利益,不久他深有感慨地寫詩道:“農(nóng)民畢竟馴良甚,猶向公家表謝忱”。

      謝老在轉(zhuǎn)移途中沿途注意調(diào)查了解群眾的生活、生產(chǎn)狀況和土改的“左”傾危害情形。他們到達白義鎮(zhèn)時,遇雨不能趕路,便到區(qū)公所了解當?shù)剡M行土改糾偏工作的情況。他還踏著泥濘的田間小路,到農(nóng)民群眾家中調(diào)查訪問,看區(qū)公所介紹的情況是否屬實。一天,他夜宿康寧,聽說這里是曾三領導進行土改復查的,他便不顧白天行路的疲勞,翻溝越洼到村中訪問群眾,與曾三同志一起總結(jié)工作經(jīng)驗。

      當他們一行過雁門關,過長城口時,謝老看到這里的群眾缺衣少吃,生活極端貧苦。他久久不能平靜,吟詩道:

      出長城口號楊方,塞外春寒景物荒;

      兒裸全身娘護乳,給人溫暖只斜陽。

      直到全國解放以后,他還多次同人談起這個情景。

      謝老對于人民群眾的疾苦,寄于深切的同情,對于革命英烈則痛悼敬仰。當他路經(jīng)黑茶山時,“四八”烈士的身影好象就在身邊,他遠望巍峨疊嶂的山峰,沉痛地吟詩追念他們?yōu)辄h和人民立下的偉大功績。

      五月十三日,突然傳來一個悲憤的消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忠實朋友、西北民盟負責人杜斌丞先生被蔣介石、胡宗南在西安殺害了。謝老悲痛萬分,深夜不寐,到凌晨寫成挽詩:

      誓掃奸頑不顧身。不移不屈道常新。

      因持正義驚群丑,敢以空拳抗萬鉤。

      碧血丹心光史冊,文章名節(jié)冠人倫。

      功成解放資遺矩,豈止高風不帝秦。

      謝老到達西柏坡后,又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他談了自己沿途所調(diào)查了解的情況和法委會工作安排的問題。劉少奇同志對謝老說,華北聯(lián)合政府快成立了,要他擔任司法部長,對刑法、民法要邊做邊訂邊改,以穩(wěn)定社會秩序,保障私人財產(chǎn),使人民樂于生產(chǎn)建設。因此,要建立正規(guī)法治,要訓練干部。謝老向劉少奇談了自己的意見,他說:我們有二十多年的政權建設經(jīng)驗,又有近幾年的立法經(jīng)驗,可惜沒有很好地總結(jié)。隨后,謝老便集中精力起草《縣市村民主政權組織綱要》、《縣市村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條例》和《危害解放區(qū)治罪暫行條例》。劉少奇看到這些條例后,給謝老寫信說,這幾個條例很及時很實際,要求盡快起草其他法典。謝老在給劉少奇的回信中說,本條例是軍事時期的特別法,不全同于一般刑律。他闡述了條例的特點及其性質(zhì),并說明本條例在中心區(qū)和邊沿區(qū)皆可適用。不久,破獲了獻縣天主教堂間諜案,周恩來寫信給謝老,詢問關于適用法律的問題。謝老給周恩來的回信中說:此案著重以間諜罪起訴是對的,被告的罪行在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容寬恕的,至于引用法條,如感到不便,可以我們的政策來判決。謝老對于審判程序問題,在信中也作了提議。他認為,此案可用普通審判程序,準其上訴。第一審是晉察冀高等法院,如上訴,需向當時待成立之華北高級人民法院上訴。謝老給周恩來的信,對于審判這一國際性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一九四八年八月,華北臨時代表大會在石家莊舉行。謝老從他居住的西柏坡附近的李家溝口村動身,冒雨趕來石家莊參加這次會議。他在大會上作了《關于縣市村政權組織條例》的說明。會議選舉董必武為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薄一波、籃公武、楊秀峰為副主席,謝老為政府委員兼司法部長。他在就職會上講話說:“人民政府”這個名稱,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過,也沒人敢這樣稱呼過。資產(chǎn)階級國家自命民主,但膽怯,不敢叫他的政府為“人民政府”,怕人民戳穿他。人民政權,不只說政府真能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服務,而且是人民直接組織政權與管理政權,政權是人民自己的。謝老闡述了中國歷史上幾種政權的性質(zhì)和組織形式,以及舊民主與新民主的本質(zhì)區(qū)別。他認為,“民主事業(yè)是群眾事業(yè),不是個人的英雄事業(yè)”。他的講話得到大家的稱贊,認為這是一篇關于政權建設和民主制度的精辟論述。他還到華北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去講話,進一步論述了這些觀點和見解。

      從九月二十七日開始,謝老和楊秀峰等交談司法部的組織機構、人員配備和辦公地址等問題。十月六日,司法部正式開始辦公,部址暫住西王子村。

      謝老很重視司法人才的培養(yǎng)。華北司法部剛成立,開始工作不到十天,他即提出辦司法訓練班的主張。他在長征到達陜北后不久,形勢稍有穩(wěn)定,就提出舉辦司法講習班,這也是我國革命根據(jù)地的第一個司法講習班,為中國革命培養(yǎng)了第一批司法干部。而且,他親自擬定司法講習班的招生通知,寫教材。開學前幾天的日日夜夜,他日夜操勞著這件事情。有天晚上已經(jīng)午夜以后了,他還在燈下和陳守一交談司法訓練班的開學典禮和講話問題,陳守一要求他這位第一任人民政府的司法部長親自擔任一部分講課任務,他欣然答應了。

      司法訓練班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正式開學。開學后第三天,謝老便堅持每天講課,一次講三小時,連續(xù)講完他所擔負的課程。他親手寫出詳細的講課提綱,其內(nèi)容有:國家的概念問題,法律的概念問題,國體、政體問題,人民民主專政問題,對舊法律和舊法觀點的批判問題,新的司法工作問題,學習方法問題。

      謝老在講課中引述中外歷史事實,說明“兩個階級,兩種司法”的道理。他說:有的人不同意廢除《六法全書》,認為這是最高法典。當反動派需要的時候,便“寧肯錯殺三千,不肯放松一個”,也不顧他們自己立的《六法全書》了。因此,謝老強調(diào)指出,我們的司法是新的司法,我們的法律是服從于政治的,沒有離開政治而獨立的法律,我們的司法工作者一定要懂政治,不懂政治決不會懂得法律。

      謝老特別指出:我們要進大城市了,我們不僅要立新法,還要打碎舊司法機關、舊的法律,而對舊司法人員須在大大改造之后才能使用。他認為,司法工作者要打破等別人“立”了法才“司”的觀念,要我們自己幫助政府立法,要從政治來司法,又從政治上來立法。謝老對于司法獨立問題、司法形式問題、以及如何養(yǎng)成守法觀念問題,都在講課中作了深刻的闡述。

      謝老擔任華北人民政府委員和司法部長后,仍繼續(xù)參加中央法研會的工作。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日,他和陳瑾昆來到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參加了法研會召開的立法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是:一是總結(jié)憲法起草工作,說明憲法中國體、政體的重要理論問題。謝老寫出了一個說明提綱交會議討論。二是總結(jié)立法上的爭論問題,主要是對《六法全書》和舊法觀點的批判問題。會議決定,擬寫一個文件說明新的法律觀點和應起草的各種法律名稱。

      這次會議,對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進行了改組,正式改組為中央法律委員會,積極組織安排進城后的立法工作,以及接收舊司法機關的準備工作。謝老在司法訓練班的講話和所訓練的這批司法人員,便成為新中國成立過程中的司法依據(jù)和骨干力量。

      一九四九年二月七日,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央決定,華北人民政府要于本月十一日遷進北平!消息傳開,大家既興奮又緊張,日夜進行各方面準備工作,使大家對進城后的一切變化,既有思想準備,又有具體措施。謝老向大家講解了進城后的各種紀律規(guī)定,要求個個人嚴加遵守。

      謝老和王定國一行乘汽車,于二月十日到達石家莊。二月十三日,謝老和王定國一行乘火車,進入盼望已久的北平市。

      二月二十日,謝老從打磨廠街第一賓館遷居東昌街商震公館。這天下午,在北京飯店宴請各界人士,謝老應邀赴宴。席間,他廣交黨外朋友,談笑風生。第二天,在這里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董必武在會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謝老在會議中發(fā)言說,報告草案應能看得出是在什么狀況下,即大規(guī)模的激烈的戰(zhàn)爭和長期的戰(zhàn)爭破壞的狀況下進行工作,成績能令人滿意又難令人滿意。他認為,在整頓政風上,應反對無組織無紀律狀態(tài),各方面工作應是有機的相聯(lián)系相照應,要如人身的毛細血管一樣,應請示報告,服從指揮;而且,要能動地創(chuàng)造,看得遠,“銅山西崩洛鐘東”。他指出:前者要有獎懲制度,即政紀;后者則要從提高對革命負責心、用腦筋、反對得過且過、馬虎、疲塌,即從教育著手。他極力反對官僚主義和事務主義,說事務總是有的,辦不完,象個海,要赴海而不溺死,就得抬出頭來,從事件中找出規(guī)律作解決的指針。他的發(fā)言,對于某些進城后只貪圖享受和工作不負責、不認真的官僚主義者,是個中肯的警告。謝老自己,仍然保持著“山溝里的作風”,生活簡樸,工作刻苦認真,日以繼夜地忙于進城后一系列新問題的處理。他白天忙于接見來人,處理日常工作,夜里埋頭燈下,修改整理在司法訓練班的講話紀錄,整理民主建設計劃,修訂刑事訴訟條例大綱。

      這個時期,在謝老的主持下,司法部的主要任務是,討論中央關于廢除《六法全書》的兩個文件。這是一場新舊法觀點的尖銳論戰(zhàn)。謝老全力投入這場法律戰(zhàn)線上思想理論斗爭。他作了系統(tǒng)的發(fā)言和論述。他指出:廢除《六法全書》,不止廢除其條文,首先要從思想上廢除,要廢除其實質(zhì),即反動的階級實質(zhì),而且不要留“后門”,對舊法決不能說是“批判地接受”,因為革命即革他的法,革他又承認他,豈非笑話。他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說:歷史上被壓迫階級革命,常常軍事打勝了,立法打敗了,根源就在這里。舊的不廢除,必然阻礙新的發(fā)展,因此必須創(chuàng)造新的,舊的才能從我們思想上根本掃掉。謝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主張徹底廢除舊法律,創(chuàng)立新法律。他在一次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聯(lián)合辦公會上提出:討論廢除《六法全書》,應注重于基本問題,即階級立場和對辯證唯物論的了解。此點不解決,要徹底廢棄舊的東西及建設新的東西,是不能達到的。他和沈鈞儒、張志讓等司法界人士,交談了這些觀點和看法,還為人民日報寫了一篇《廢除舊法律,建設新法律》的社論。隨后,他親自起草了廢除《六法全書》的通令。王明和中央法委會其他委員在此前后來見謝老,討論成立新法學研究會、辦法律學校、出版法律刊物等事項。謝老很贊成這幾件事情,給以積極支持。

      他還到華北人民政府,主持召開了法律問題座談會,并作了重要發(fā)言。會后,給劉少奇和周恩來寫了一封長信。信中對立法工作和訓練司法干部,提出了具體規(guī)劃,并提出將已接收過來的朝陽大學改為國立北平政法大學。經(jīng)過緊張的籌備,新中國第一所政法大學宣告成立。謝老被任命為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八月十一日,他出席了開學典禮,作了就職講話。他由南長街遷居大四眼井八號以后,以多少個不眠的夜晚,為政法大學編寫講課大綱,并親自講課。他主講了學習態(tài)度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政權組織問題、人民民主專政及團結(jié)國際友人問題。還講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及民主集中制問題。解答了政協(xié)文件學習中的問題。

      進城后,謝老立即安排接收國民黨北平第一監(jiān)獄。他派王乃惠、王定國等人,經(jīng)過訓練,組成小組進駐監(jiān)獄。他要求接收人員嚴格執(zhí)行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尊重犯人的人格,安排好犯人的生活,并要求逐人清理,該關的關,該放的放,對放的發(fā)給路費,對關的做好教育工作,以期改造成為新中國的新人。

      謝老在進城前后,為建設新中國的法制工作開路清基,作出了重大貢獻。

      就任的第一個聲明

      一九五九年三月,謝老視察江西之后,于二十八日來到上海參加中共中央八屆七中全會。會議開幕前夕,中央給參加會議的同志發(fā)了許多文件。謝老看到其中一個文件里寫著建議推薦他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有些詫異。

      四月二日下午,各小組開會討論有關人事安排的建議。謝老分在西南組,組長是賀龍。謝老在會上誠懇地提出來,說自己歲數(shù)大了,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工作不合適。話音未落,賀龍就說:“謝老,別推辭了,中央是有考慮的,您老德高望重,一貫重視法制建設,推薦您擔任這個職務最合適。”幾句話,說出了在座同志們的心意。大家認為謝老幾十年來從事政法工作,無論從理論到實踐,都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他當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是眾望所歸,是十分合適的。

      四月十八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四月二十七日謝老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后第二天,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高克林、馬錫五以及辦公廳主任王德茂來向謝老介紹了法院的工作情況。謝老初步了解到當時刮起的一股浮夸風已使法院的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本來,一九五四年的憲法已明文規(guī)定:“人民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蹦菚r法院已逐步走向正規(guī)、依法辦案了?!鞍舜蟆睆娬{(diào)社會主義法制,沈老(鈞儒)、董老(必武)先后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期間,又制訂了一些章程,使法院工作有規(guī)可循。但是,那股浮夸風也沖擊到法院,許多正常的法律程序被一些人看成是舊法,要批判,掀起所謂批“舊法”的浪潮。在這以后,全國有相當一部分基層人民法院,甚至少數(shù)中級人民法院、個別高級人民法院與公安、檢察機關合并了,法院的工作實際上被取消。公、檢、法本是互相協(xié)作又互相制約的,這一批,出現(xiàn)許多不正確的口號,如“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等等,放棄了公、檢、法各司其職的工作制度。有的地方甚至實行檢察長、公安局長或法院院長,檢察員、公安員或?qū)徟袉T可以互相代替的所謂“一長代三長”、“一員代三員”的工作方法,一個案件從偵查、起訴到審判,由一個人一包到底,根本談不上互相制約,更談不上獨立審判。法院正常的審批制度被批判了,代之以用搞群眾運動的方法辦案,結(jié)果使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統(tǒng)一行使,其他行政機關、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都無權行使”的原則,不能嚴格地貫徹執(zhí)行。有的地方把案件交給行政機關派出的工作組、工作隊去辦,事后,寫成判決書,送法院蓋個章、辦個手續(xù)就算完事,因而辦案質(zhì)量大大下降,錯案增多。在審判作風上,不少審判人員不嚴守“調(diào)查研究、實事求是、重證據(jù)、不輕信口供、反對逼、供、信”的準則;有的事實不清就草率定案,不敢堅持“事實是根據(jù),法律是準繩”的辦案原則。不少審判人員產(chǎn)生了“寧左勿右”、“左比右好”的“左”的思想情緒,放棄了中央規(guī)定的“少捕、少殺、少管”的“三少”政策。按照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死刑案件必須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當時,不少地方卻用電報請示報批,案情一般都敘述得非常簡單,因而有問題也很難發(fā)現(xiàn)。但在當時那種“左”的思潮影響下,有的同志明知不妥,也不敢提出異議。

      五月五日,謝老上任了。他同董老一起來到最高人民法院,全體工作人員熱誠地歡送前任院長,歡迎現(xiàn)任院長。同志們都知道謝老幾十年來,大部分時間從事政法工作,重視法制建設。在各個革命時期,都曾擔任過政法部門和司法機關的重要職務,親自主持并參加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令、條例和規(guī)章制度,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大家都想聽聽新院長的就職演說。謝老說了什么呢?他說:“董老已經(jīng)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要去領導全國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的事要我來接手,我對于這項工作,既缺乏學識,也缺乏經(jīng)驗,要重新學起。好在董老在這里已幾年了,已經(jīng)有規(guī)可循,還有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在法院工作多年,積累了相當多的經(jīng)驗。我相信,今后的工作不僅可以做好,而且還可以開展的,我們要搞出一套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的司法工作經(jīng)驗來?!?/p>

      他上任的第一個聲明就是要重新學起。謙虛謹慎是謝老的一貫作風。他總是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小學生,虛心地向群眾學習,這是新社會的人民公仆不同于舊社會的官老爺?shù)闹匾獦酥局弧?/p>

      上任后,他深入同志們中間,了解到大量情況,進一步證實當時“左”的思想已給法院工作造成很大的危害。他深切地感到頭腦不能再發(fā)熱了,應該保持冷靜。他根據(jù)法院的客觀實際,確定今后法院工作的關鍵在于一步一步地糾正“左”的情緒和做法,逐步恢復“八大”以來正常的秩序。

      五月中旬,他在全國公安、檢察、司法先進工作者大會上,向代表們提出:“要提高辦案質(zhì)量,恢復法院的正常審判制度。”他明確地談到:“所謂提高辦案質(zhì)量,就是要把案子辦得更準確、更細致、更踏實,做到不縱、不寬、不漏、不錯。”希望代表們起帶頭作用。謝老還給大會題詞:“膽要大,心要小勁要足干要巧,勤學習勤檢討,優(yōu)點多,缺點少?!币源嗣銊罘晒ぷ髡摺4撕?,在各種會議上,他都反復強調(diào)說:“法院的工作首先要搞好審判?!畬?,是審客觀事實,把案件的事實審查清楚,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憑審判員腦子想怎樣就怎樣?!?,是在搞清事實的基礎上,根據(jù)黨的政策方針,在一定法律范圍考慮怎樣量刑,不是想判什么就判什么?!币蟠蠹以谌粘徟猩舷鹿Ψ?。

      一九六三年四月,他去浙江視察工作時,看了越劇《胭脂》,認為這出戲?qū)ψ鰧徟泄ぷ鞯娜撕苡袉l(fā),便寫了一首詩給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一念之忽差毫厘,毫厘之差謬千里。

      胭脂一劇勝神針,啟智糾偏觀者喜。

      他經(jīng)常提倡審判人員多看《胭脂》、《十五貫》這類涉及審案的好戲,竭力推廣馬錫五的注重調(diào)查研究的審判經(jīng)驗,對脫離實際的浮夸作風痛下針砭,使大家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謝老到最高人民法院后,首先解決電報報案問題。他發(fā)現(xiàn)電報審批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也違背了法院組織法的規(guī)定。他說:“殺人一定要慎重,一個人只有一個腦袋,殺掉了就不能再安上。”他提出根據(jù)電報報案審批的做法是不慎重的,最高人民法院一定要看案卷,院長、副院長等領導干部每年要親自辦幾件案子,親自看些案卷。

      當時,各省、市情況不一樣,有的省、市地方法院,如新疆報案審批是送案卷的,有的則不送。有的同志認為可能有些地方路途遠,送卷有困難。謝老說:“新疆這么遠都能送,為什么內(nèi)地就不能送呢?”他認為只要最高人民法院規(guī)定送卷,下面法院就會送的。有一次,他對審判員講話時,風趣地說:“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fā)執(zhí)行死刑的命令,那命令上都蓋我謝覺哉的章,將來人家向閻王爺告狀,首先要告我。我說我不知道,人家會說:不知道?那上面有個你的章子呀?!倍嗌倌赀^去了,不少審判員還經(jīng)?;貞浧鹬x老這一席意味深長的話語。

      廢除電報報案這個問題開始也不是那么容易糾正過來的。謝老一面細致地做好工作人員的思想工作,一面向中央請示,很快便得到中央批準。這一果斷措施,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廣大職工的擁護,一位老審判員說:“謝老來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年,就廢除了電報審批,實行報案同時報送案卷的規(guī)定,這是謝老的一大功勞。”

      經(jīng)過十年動亂,人們更深切地體會到謝老那種如中流砥柱的堅持真理的精神多么可貴,多么令人敬重!

      開卷有益

      廢除電報審批后,全國各省、市法院大批大批的案卷送到最高人民法院,一捆捆地堆滿卷柜。謝老以身作則,一度親自辦案。有的案卷尺把厚,甚至連兇器、血衣之類都放在卷內(nèi),審閱一個案卷十分費神費目力,謝老并不因年邁力衰而草率從事。他看卷十分認真。審判庭有時特意挑選一些比較疑難的案件請謝老辦,以便從中學習。由于白天辦案勞累過度,謝老夜里常常失眠,他在一則日記中寫道:

      “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六日上午高院審委會,下午列席人大常委會,又有來談的人,夜不能寐,服安眠藥三次,至二時左右才入睡,成詩一首:

      昏睡非吾愿,獨醒時有之。

      巡回四壁靜,輾轉(zhuǎn)一燈知。

      勞后偏思逸,張多不易弛。

      暮年工作歷,晷刻守無差。

      一九六一年的一天,他審核云南送來的一個案卷:被告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地主婆,罪狀是她同社員一塊到山上揀蘑菇,揀回來拿到食堂煮。蘑菇熟了,別人都吃,唯獨她不吃。有幾個社員食后中毒拉肚子,大家便懷疑是她搗鬼,把她扭送法院。當?shù)鼗鶎臃ㄔ赫J定被告是蓄意破壞三面紅旗,破壞大辦食堂,毒害社員,屬階級報復行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便判處她死刑,省法院已同意,報送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謝老看完案卷,沉思良久,心生疑問:一、蘑菇是大家一起揀的,誰能證明有毒的就一定是被告揀的呢?二、為什么有人吃了中毒,有人沒中毒?毒蘑菇毒性到底有多大?三、被告是有意還是無意或者根本認不出蘑菇有毒沒毒?如果蓄意毒害,大家叫她吃時,她完全可以挑些無毒的吃,這不就可以掩蓋罪行了嗎?為什么她不吃?謝老感到這些問題辦案人員根本沒有弄清就判決,會不會是因為被告是五類分子,就草率從事呢?他決定將此卷退回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審核。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非常重視,立即組織人員重新調(diào)查。終于,疑點全部弄清。原來被告根本分不清哪些蘑菇有毒,哪些沒毒;也找不出任何證據(jù)說明有毒的蘑菇是她揀的;當時她所以不吃,是因為她去食堂燒火前,在家里吃了自己揀的蘑菇,已經(jīng)吃飽了,不想再吃。事實真相大白,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修正錯誤,改判死刑為無罪釋放,并向最高人民法院寫了檢查,檢討審判工作不過細,決心從中吸取教訓。

      通過這一錯案的平反,謝老更加強調(diào)院長、副院長等領導干部,必須親自看卷,因為案卷是第一手材料,從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級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存在什么問題?審判人員的思想作風是否端正?工作態(tài)度是否認真?政策法律掌握得是否準確等等,這是領導下面把案件辦得準確、細致、踏實,提高辦案質(zhì)量的關鍵。

      謝老從看卷中發(fā)現(xiàn)不少問題。他那種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使同志們深受教育。大家以謝老為表率,自覺地培養(yǎng)和樹立良好的審判作風,從而避免了一些冤、假、錯案;一些多年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也得到解決。甘肅張志運這個冤獄八年的案件,就是在謝老親自主持和關懷下得到平反和糾正的。

      一封保價信

      一九六一年三月間,林準從人民來信中看到一封保價信,信封上寫著“謝覺哉院長親收”。拆開一看,里面有兩元錢、幾斤糧票和一份申訴材料。信是從甘肅省某個勞改農(nóng)場寄來的,署名張志遠。

      這封信引起謝老的重視:一個勞改犯人給我寫信,不寄平信,也不寄掛號,而是寄保價信。他是有話要說,怕我收不到吧?謝老仔細地看完申訴材料,對林準說:“給張志運回封信,說申訴材料收到了,我們會重視的?!闭f完又補充一句:“把錢、糧一并退還給他。”隨即調(diào)卷審閱。據(jù)案卷記載,張志運于一九五○年十八歲參加革命后,隨前西北衛(wèi)生部民族醫(yī)療隊到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為兄弟民族治病。一九五三年,張志運利用驅(qū)梅注射工作之便,強奸了一個十三歲的藏族幼女,破壞民族政策,天??h人民法院判張十年徒刑,投入監(jiān)獄。此案是經(jīng)過三級法院判決的,但張一直不服,堅決否認強奸幼女的犯罪事實,雖經(jīng)過三次申訴,都被駁回,其中一次還是一九五六年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駁回的。

      謝老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一起,共同分析案情。他說:這個案子值得懷疑,張本人是醫(yī)生,難道不知道梅毒的傳染途徑?而且事情發(fā)生在醫(yī)院婦產(chǎn)科診療室,光天化日,人來人往,他怎么作案呢?再說一個判了十年刑的人,已經(jīng)坐了八年牢了,還不斷申訴,應不應該考慮他有冤呢?他建議最高人民法院親自派人再去詳細調(diào)查。

      大家都同意謝老的分析,決定派有經(jīng)驗的女審判員丁汾和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一起復查。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調(diào)查,事情終于水落石出,這是一個冤案。去調(diào)查的丁汾匯報說:“在這以前,省院已派過兩次調(diào)查組,但由于原告一直不改口供,不好辦。這次找她,她開始只是哭,不說話。我根據(jù)謝老提出的問題詳細地向她調(diào)查了周圍的環(huán)境,她答不上來,后來才說是假的。我問:‘假在哪里?她說:‘現(xiàn)在我是醫(yī)務人員,也結(jié)了婚。我的醫(yī)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可以證明。當時我年幼不懂,被壞人鉆了空子,既破壞了黨的威信,又毀壞了自己的名譽,還冤枉了好人。她后悔莫及又顧慮重重,問道:‘判我?guī)啄??我說:‘為什么要判你?她哭著說:“我害人家白白坐了八年牢,你們判我無期徒刑吧。我按照謝老的囑咐,反復闡明政策,最后她解除了顧慮,沉痛地講清了事情發(fā)生的全過程?!?/p>

      這個案件有政治背景。天??h是藏族聚居地區(qū),一九五二年發(fā)生此案時,這里還未鎮(zhèn)反和土改,牧主糧戶(即牧主兼地主)還是當權者,一些與本案有關的法院院長、區(qū)鄉(xiāng)長、民兵隊長等人,不少是牧主糧戶的代理人,都十分害怕土改。牧主糧戶的老婆相咎便利用這個十三歲的女孩不懂事,乘機造謠,制造事端,說張志運的醫(yī)療隊是為土改打前陣的,以達到破壞土改、破壞民族團結(jié)的目的。前兩次縣院來調(diào)查時,相咎在背后操縱,暗地教原告死死咬住,不要改口。這是一個在壞人相咎一再教唆下制造的冤案。

      謝老聽完匯報說:“不白之冤呀!案子復雜,稍微粗心就查不清?!敝x老平時說話不多,這天他很激動:“光憑女孩子這么一說,就判人家的罪,也不想想,大白天,在診療室強奸人,就不怕人看見……冤枉了人家八年才給平反,太晚了,對不起人家??!”

      謝老又提出:“判定一個案件要重視調(diào)查研究,要重視證據(jù),平反一個案件也要慎之又慎,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為了慎重起見,也是為了根據(jù)客觀事實統(tǒng)一思想認識,需要省院、縣院再核實一下,并由省里提出處理意見為好?!?/p>

      根據(jù)謝老的意見,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又組織縣法院進行復查,再次核實了張確實沒有強奸幼女的罪行,并由省法院主持撤銷原判,給張平反。接到省院復查平反的報告后,謝老語重心長地說:“從冤錯案的數(shù)量來看只是很少數(shù),只占百分之幾,但對一個被冤判的人來說卻不是百分之幾,而是百分之百呀,一個人能有幾個十年,要好好總結(jié)教訓,處理好善后工作,挽回不良影響?!边^了幾天,謝老又叫人打電話給省法院,問人是否已經(jīng)釋放?工作是否已安排?工資是否已補發(fā)?直到省法院來電話說一切都妥善辦理了,謝老才放心。他對調(diào)查人員講:“對冤錯案處理好善后,不能簡單地看成是解決當事人一個人的安置問題,實際上是挽回不良影響的政治問題,不可疏忽?!彼犝f當時省法院有人也覺得這案子有問題,但因為壓力大,沒敢提出異議。針對這種情況,謝老反復談到包公是不怕壓力的,勸審判人員去看看包公的戲。他說:“討論案件一定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暢所欲言。有意見不提,可要不得?!笔潞螅x老親自簽發(fā)這一案件通報全國,以教育全國司法工作者。

      幾個月以后,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接待室里,來了一位青年人,他衣著整潔,帶著大包小包土特產(chǎn),要見謝老。他就是張志運。

      他走進接待室,懇切地對接待他的同志說:“謝覺哉院長幫我弄清了冤情,否則我這輩子就完了。我是從甘肅專程來謝謝他的,請你無論如何也讓我見見他,如果他忙,見一面也行,幾分鐘,一兩分鐘……”由于太激動,他說不下去了。他千里迢迢來到北京,來到最高人民法院,懇切要求見法院院長,他覺得這里是人民說話的地方,是他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可以來的地方。

      接待室的同志被他的誠意打動了,打電話告訴謝老辦公室。林秘書報告給謝老,謝老說:“請接待室的同志跟他講講吧,這是我們法院應該做的事情,值不得感謝?!苯哟业耐景凑罩x老的吩咐,勸了好久,才把張志運說服了。張志運拿起那大包小包的土特產(chǎn),淚流滿面,向法院深深鞠躬,哭著走出法院的大門。

      幾天后,他給謝老寫來一封洋溢著深情的感謝信。謝老看了,反而覺得不安,他認為法院讓人家白白坐了八年牢,不僅不應該接受人家的感謝,倒應該向人家道歉。

      “謝覺哉愿意和人通信”

      謝老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間,提倡從上到下都要調(diào)查研究,走群眾路線。核心思想就是盡可能做到實事求是。他常對司法人員講:“人民法院擔負保衛(wèi)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重要任務,操縱生殺予奪之權,人命關天,必須慎重認真,對待大小案件都必須實事求是。”要想做到實事求是,首先必須走到人民群眾中去調(diào)查研究,傾聽人民正確的意見。

      一九六二年一月,謝老視察湖南長沙時,老戰(zhàn)友姜夢周烈士的兒媳從鄉(xiāng)下來找他,兩次上門被警衛(wèi)人員阻攔,沒有見著。謝老是上了回北京的火車后才知道的。他深感內(nèi)疚,立即寫信道歉,他囑咐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別說是老戰(zhàn)友的兒媳來訪,就是一般群眾來訪,不傳達也是很不好的。以后不要自作主張,隨隨便便把人拒之門外。在日記里,謝老感慨地寫了一首詩,抒發(fā)自責的心情。

      政情民隱應常通,咫尺間如隔一城,

      安得浮云都掃盡,長安雖遠若門庭。

      事情過了很久,他還常對人提起此事。提起中國幾千年來是個官國的話題:當了官就出人頭地,高高在上,同老百姓如隔天地,中間還有掃不盡的浮云污煙。他常說,新社會的“官”,是人民的公仆,不應有官氣,官從民來,應與民通。他始終把自己看成是群眾中的一員,很重視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他雖年老體弱,每年仍平均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到全國各地調(diào)查。每到一處,不管多么勞累,都要找人談話,抽調(diào)案卷親自審閱。在最高人民法院任職四年期間,共視察了十八個省、市、自治區(qū)的七十一個高級、中級和基層人民法院,有些同志見他年逾古稀,怕累著他,勸他少去視察,法院工作掛個名算了。謝老不贊成這種說法,他直率地笑著回答:“你們的心是好的,但這些意見不好。在我們這樣的國家里,是不能靠‘名吃飯的,我個人也不需要什么‘名,而要務實?!?/p>

      他利用各種機會、各種方式從人民群眾中了解實際。一九五四年春,一天,他正伏案讀小說《兵士和統(tǒng)帥》,秘書送來一封信,是江蘇省啟東縣人民政府民政科科員李康裕寫來的。信中談到他通過自身的體會,感到在縣里工作有時也難以了解到鄉(xiāng)、區(qū)的情況,于是,聯(lián)想到一位部長,要管全國民政的事情,就更難深入了解民情了。為此,他希望謝老能直接同他們民政科通信。信很簡單,但充滿誠意。謝老讀后,高興極了。立即給李康?;匦耪f:“……不了解人民中的具體情況,不傾聽從事實際工作人員的意見,決不能是一個好的領導者,而是一個官僚主義者??磥硇藕?,知道有許多縣、區(qū)基層政權中的工作人員有意見要向上面反映而不敢反映,怕去信不被理會,怕事情小,不全面。這里應該責備的是領導機關人員的作風——不肯接近群眾和基層干部,不肯虛心接受來自各方的意見所致,連我們自己在內(nèi),這是我們應深刻注意的,我很歡迎你直接和我通信?!?/p>

      他還給一位縣長寫信,請縣長向群眾透露一句話:“謝覺哉愿意和人通信。”

      謝老認為,作為領導干部,應該重視人民群眾來信,這是一條很好的了解情況的渠道。當然,更重要的是親自實地調(diào)查,身在其中更易發(fā)現(xiàn)問題。一九六二年五月,謝老視察西安。他在抽調(diào)的案卷中看到王××反革命一案,案卷上寫著:原審三原縣法院,以王犯趁我黨整風之機,先后向毛主席、周總理及人大常委會等寫了十幾封信,謾罵我黨革命領袖,攻擊各項政策,給章伯鈞去信獻策將農(nóng)工民主黨改為“農(nóng)民民主黨”等,判處王犯十年徒刑。王犯不服上訴,中級人民法院改判王犯有期徒刑二十年。投獄勞改后,王犯還不服,抗拒改造,法院又增刑四年,共二十四年。該犯仍然不服,又向最高人民法院寫“控訴書”,控訴中央領導人放縱下級干部濫用刑法侵犯人權等,市法院擬判死刑,省人民法院決定改判無期徒刑。

      謝老仔仔細細地看完案卷中的全部材料,認為案子判得有問題。他說:“憲法有規(guī)定,人民有通信自由。對人民公社、大躍進有不同意見,寫信給毛主席、周總理有什么罪?為什么反映問題就要判刑?而且判得這樣重。這樣做對廣開言路有什么好處?”他主張改判無罪釋放。

      對謝老的這個建議,陜西省和西安市法院有關人員爭論很大。在那年月,要將一個層層加碼直到判為無期徒刑的犯人改為無罪釋放,談何容易。這個思想通了,那個思想不通。有的顧慮不好交代,有的怕人說右傾,將來犯錯誤。當然也有贊成謝老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謝老沒有以命令的方式處理問題,而是把法院同志請來交換意見,并且開誠布公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說:“這個案卷怎么能存在檔案室?幾十年以后,我們這些人都死了,有人來翻看這個檔案,他要說你們這個時代是什么時代?向毛主席寫封信就犯了罪?他向最高人民法院告狀,你們也不把狀子送到最高人民法院去,反而把它扣壓起來,這樣做不行嘛?!蓖緜儬幷摬恍荩魇慵阂?。謝老態(tài)度很明朗,認為錯了就錯了,應該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最后取得一致意見,將王××由無期徒刑改判無罪釋放,但承辦此案的同志怕負責任,在案卷上注明:“這是謝覺哉同志在這里講的,這個案子判錯了,所以要改?!笔潞?,謝老同內(nèi)蒙古政法部門黨員干部講話時還談起這件事,他意味深長地說:“為什么這樣寫,就是準備反右傾時,反不到他?!薄斑@就叫做寧“左”勿右,因為左是方法問題,右是立場問題,一說到立場問題就怕了,就將實事求是丟在一邊了。”

      那時候,審判作風不實事求是,除了表現(xiàn)在寧“左”勿右、輕罪重判、混友為敵上,也存在該判的不判、該殺的不殺的情況。一九六○年四月間,謝老到山西視察,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石山等同志向謝老匯報,說到劉胡蘭一案,有的兇手漏網(wǎng)未判刑,群眾反映很大。謝老聽后,當即表示:“漏判的應該抓起來補判,而且應當找出漏判的原因?!币痪帕荒暌暡礻兾鲿r,他在一次省高級人民法院黨委擴大會議上專門談到延安時期司法工作的情況,舉例講一九三七年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事情:

      一件是鎮(zhèn)壓搶劫犯。那時,內(nèi)戰(zhàn)停止了,延安附近忽然發(fā)生搶劫事件,離延安十幾里路有搶劫的,搶行人的錢財,搶警衛(wèi)人員的槍支,甚至延安城里財政部門口也發(fā)生過搶劫的事,看來非殺人不可了。我們研究了幾條辦法:搶劫殺死人的要殺、搶劫的殺。群眾說:“這些打搶的,我們都知道,但不敢抓,怕的是送到政府,政府又放出來,那我們就吃不消。”后來狠狠地鎮(zhèn)壓了幾個,搶案沒有了,哥老會的活動也減少了,這說明,應當嚴懲的時候還是要嚴懲。

      另一件是那年下半年,延安槍斃了一個軍隊干部黃克功,他因為戀愛,開槍打死了一個女學生。那時全國各地抗日運動風起云涌,許多愛國青年紛紛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如果不這樣做,對當時青年來延安參加革命的熱情大有影響,所以非殺不可。

      謝老通過這些事例,說明判案如判得實事求是,政治效果就會好,不論大小案件,都要在審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據(jù)國家的法令、黨的政策判得恰當,該判長的就長,該判輕的就輕。粗心浮氣,那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他特別強調(diào)法院工作人員定要嚴格執(zhí)行法院組織法。組織法提到人民法院負有懲辦、保護、教育的責任。一個案子判得好,不僅可教育現(xiàn)代的人,還能教育后代。他大力提倡司法系統(tǒng)的同志,一定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當老實人。堅決反對弄虛作假,浮夸虛報,欺上瞞下,審案不調(diào)查,判案不講理的審判作風。

      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和就地解決一些問題以后,一九六一年八月三日,他在北戴河親筆給劉少奇主席寫了一封信,較系統(tǒng)地匯報了全國各地法院近年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急需采取的措施。

      信中提到主要存在五個問題:

      一、很多是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案件,當做敵我矛盾處理了。有些在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因生活困難偷摸、吃青、偷宰牲畜等案件,大都不是采取區(qū)別對待、以教育為主的辦法,而是有告必判,甚至判得很重。謝老說:“我在西安、鄭州看到,有因向上級寫信反映情況或向上級控告工作人員而被當作反動分子判了刑,甚至判得很重;有因抵抗共產(chǎn)風或?qū)Υ税l(fā)表牢騷言論而被當作反社會主義罪判了刑的;有因亂拿公社幾百斤紅薯干而判了八年、十年至十五年徒刑的;有因?qū)σ粫r一事不滿,涂寫反動標語而被當作反革命罪判了刑的等等?!?/p>

      二、量刑過重,判長徒刑的很多。

      三、判處管制的多和勞改加刑的多。

      四、審判作風粗糙,這幾年不少地方確實是“審案不調(diào)查,判案不講理”。這幾年,審判制度和法律程序也是破得多,立得少。法院干部又比較普遍存在著害怕右傾,不敢提意見,不深入調(diào)查研究,不實事求是,甚至浮夸虛報,追求高指標,只講辦案數(shù)量,忽視辦案質(zhì)量。

      五、司法干部量少質(zhì)弱,有些地方城市公社化以后,一下就減掉了百分之四十或五十。

      根據(jù)這些問題,他提出八條急需采取的措施:

      一、普遍建立與健全人民法庭的組織和調(diào)處委員會的組織。

      二、各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對最近幾年辦理的案件,特別是一九五八年以來辦理的案件進行一次檢查,對于判得正確的當然要肯定下來;對于判錯或部分判錯了的,應本著有錯必糾的原則,堅決糾正。

      三、要大興講道理之風,要以判案不講理為可恥。

      四、要訓練法院干部。

      五、最高人民法院要堅決執(zhí)行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所給予的任務。要下決心在三年至五年內(nèi)根據(jù)已有的和所取得的經(jīng)驗,制出一套較為完整的切合實際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司法制度、量刑標準,也即量法。

      六、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要抓案子。不抓案子就不可能對審判工作有發(fā)言權。不能案案都親自辦,但總不能一件也不辦。

      七、最高人民法院應該有宣傳和交流審判經(jīng)驗的定期刊物。

      八、各級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內(nèi))的干部應適當?shù)脑黾雍图訌姟?/p>

      這封信的內(nèi)容,基本上可以概括謝老在最高人民法院期間,在做了大量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法院存在的問題作個基本的總結(jié)。

      在當時那種“左”的思潮影響下,實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是需要膽識和勇氣的。他的主張反映了大部分司法工作人員的意愿,得到黨中央的支持。在這基礎上,一九六二年,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關于人民法院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這個文件規(guī)定了司法工作應遵循的程序、執(zhí)法的原則、審判的作風以及司法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紀律等等。全國司法人員一人一冊。這對以后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擺脫“左”的思潮的干擾起了很大的作用。

      至今,有些老審判員還經(jīng)常說起:“謝老當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那幾年,同法院其他領導人一起,那么快就把法院工作從‘左的思潮影響下糾正過來,恢復正常秩序,真不容易。謝老那種實事求是、堅持原則的作風,我們永遠也忘不了。這是他留給司法工作人員最寶貴的精神財富?!?/p>

      為人民“司”法

      謝老重視法制建設,重視培養(yǎng)司法人材,做一個真正為人民“司”法的干部。早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央成立了中央法律委員會,謝老是負責人之一,除了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起草了《新民主主義憲法》、《民法》、《土地改革法》以及《懲治反革命條例》等法規(guī)外,還舉辦司法訓練班,親自編教材、講課。在擔任華北司法部長時,他經(jīng)常對主持司法訓練班的負責人陳守一講:“要盡快培養(yǎng)我們的司法干部?!彼钪B(yǎng)成人人守法的習慣對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極為重要。一九四九年一月,他在司法訓練班的一次講話中特別強調(diào)這個問題。他說:“舊中國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沒有經(jīng)過資本主義民主革命,守法的習慣很差。這要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做好。建設一個新社會,定要有人人遵守的規(guī)章,即只許這樣,不許那樣,違犯者必罰。我們不要資產(chǎn)階級的法制,但我們確需要我們的法制。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離的。沒有法制,就談不上什么民主。一個國家的工作人員,不遵守法律,不按法律規(guī)章辦事,以致隨心所欲,亂‘司其法,這就必然會破壞這個國家的民主生活,并使自己走向反面,成為罪犯?!?/p>

      在最高人民法院任職期間,他經(jīng)常強調(diào):“司法人員首先要有守法的觀念”。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有的司法工作人員守法觀念特別薄弱,隨便打人、罰人,政法機關也不干涉,他很生氣,認為“這是失職”、“知法犯法”、“是一種歪風,必須整掉”。

      謝老看到有相當一部分的政法工作者對自己的工作理解不全面。譬如只強調(diào)專政的一面,忽略保護人民利益的一面;對勞改犯人強調(diào)生產(chǎn)多,忽視改造,把我黨對勞改犯實行“改造第一、生產(chǎn)第二”的方針顛倒了。他經(jīng)常教育大家,共產(chǎn)黨是要改造世界、改造人類的,我們的政策如執(zhí)行得好,可以改造很多人。他舉特赦溥儀為例說:“溥儀是一個兩次被推翻的皇帝,都改造過來了。一九五九年得到特赦,這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他自己說過:“我的前半生罪惡實在太重了,是一百個死、一千個死也贖不回來的。并且認為自己腦子已經(jīng)僵硬,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但在長期關押期間,經(jīng)過改造教育,經(jīng)過學習和到各地參觀,看到了祖國的偉大變化,認識到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的正確,逐步認清了自己的罪惡,終于有了改惡從善的轉(zhuǎn)變,決心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有一次,他見到我,說:‘這是古今中外沒有的。溥儀那樣的人都可以改造,普通的罪犯也可以改造?!?/p>

      謝老有著偉大的胸襟,在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任職時,同時分工管司法,他常對人講:“當一個人犯了法時,叫‘犯人,但‘犯人也是人,只不過頭上多一個‘犯字,經(jīng)過教育改造,幫他去掉‘犯字,不是就好了嘛?!彼麑σ呀?jīng)改惡從善、轉(zhuǎn)變?yōu)樾氯说娜似降认啻?,寄予希望?/p>

      一九六○年的中秋節(jié),皓月當空,碧天如水。全國政協(xié)邀請各黨派人士賞月,溥儀也去了。席間,溥儀走到謝老身邊,恭恭敬敬地自我介紹:“我就是溥儀,您老把我特赦了?!敝x老連忙請他坐下,說:“是共產(chǎn)黨、毛主席把你特赦的?!变邇x回答:“那當然,那當然,我要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毛主席、感謝最高人民法院,我的特赦證書上面蓋著最高人民法院的章,我也要感謝您老。”謝老見溥儀有幾分緊張,風趣地說:“我還是你的臣民哩?!变邇x一聽,笑了,氣氛頓時變得輕松起來。賞月的人群中也騰起一陣歡樂的笑聲。過去的臣民,如今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同一位被特赦的舊“皇上”、新公民平起平坐在一起賞月,這個難得的歷史場面立即被新華社記者攝入鏡頭。

      回家路上,王定國問謝老:“你剛才對溥儀講臣民是什么意思?”謝老幽默地回答:“他三歲當皇帝的時候,我考中了秀才,不就是臣民么?”說罷,哈哈大笑?;氐郊依?,他高興地對秘書說:“賞月的時候,見到溥儀了,我們把皇帝也改造過來了?!鄙袂楫惓8吲d、自豪。

      謝老認為,要想提高審判質(zhì)量,首先就要提高審判員的質(zhì)量,提高他們的審判能力。一個好的審判員應該講道理,而且很會講道理。但事實上在各級法院中,不講道理或不善于講道理的審判員還不少,這就影響審判質(zhì)量,應該教他們學會講道理。一九六一年七月,謝老在法院工作座談會上專就講道理這個問題做過一個報告。他說,自古以來,法院這個地方就是被人認為是講道理的地方。“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這句話既說明舊社會貪官污吏欺壓勞動人民,也說明衙門本來是講道理的地方。一件刑事案子,有的要求這樣辦,有的要求那樣辦;一件民事案子,甲方提出這樣主張,乙方又提出那樣主張,各有各的道理。他們要求自己國家的法院作出判斷。法院是評論道理和決定道理的權威地方,一定要大興講道理的作風,以不講道理為可恥。怎樣才能學會講道理呢?他教給大家三個方法:第一、要學會聽道理:第二、要學會想道理:第三、要學會講道理。作為一個審判員,要懂得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原告的道理要聽,被告的道理不能輕易相信,但也要聽。此外,證人的道理、辯護人的道理以及其他人的道理也要聽,對于發(fā)生這個案件的地方的政治經(jīng)濟、風俗習慣都要聽。聽來的道理要想,根據(jù)黨的方針、政策,根據(jù)當?shù)氐木唧w情況去想,要使你的道理為群眾接受。他認為,司法人員如果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有一定的文學知識,對想是很有幫助的。

      有一次,他問大家:“桁楊雨潤、肺石風清”是什么意思?在場的許多干部都說不知道。謝老就解釋“桁楊”是指夾腳及頸的刑具,“肺石”是一個象征。古時候,衙門問案的地方,都豎有一塊人肺形的、紅顏色的石頭。人聲發(fā)于肺,衙門公堂豎塊“肺石”,是表明這里是講話的地方。這本來是句贊美的話,但他看到江西劉某某的案卷里面有“上有恤刑之主,桁楊雨潤,下無冤枉之民,飛石風清”的句子(劉把肺字寫錯了,寫成飛字)。法院竟把它說成是反動詞句。謝老勸大家多讀點書,最好準備一本字典,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字句,隨時查一查,免得鬧出笑話。他用“皰丁解牛”的故事,啟發(fā)審判人員判案時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有一點心得就把它記下來,一個月記兩件,一年就有二十四件,一件一個道理,一年懂得二十四個道理那就不少,“日知其所無,月毋忘其所能。”不要干一年是這樣,干兩年還是依然故我,那就不好了。這樣的司法干部不是庸才就是懶漢。他說:“審判員一定要學會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不要以能判幾個案子為能?!边@句話是謝老研究多年司法工作,從實踐中得出的結(jié)論。因為資產(chǎn)階級的那一套我們否定了,蘇聯(lián)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jīng)驗也不可能完全適應我國的情況,所以要靠我們自己總結(jié)、創(chuàng)造。他上任的第一天,就同司法干部提出這個要求。

      謝老體會到糾正一個錯案比判一個案子還要難。他常提倡干部要積極參加糾正錯案的工作,這對于干部將是很好的鍛煉。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教育,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判案能力。他主張審判員“一案一回頭”,自己主動去尋找經(jīng)驗,總結(jié)教訓。對待判錯案件的干部,謝老不是譴責,追究責任,而是著重啟發(fā),使干部懂得要樹立為人民高度負責的觀念,懂得“知過能改即圣賢”的道理。他愛惜人才,包括知過能改的人才。不能要求一個人一生不犯錯誤,但可以要求一個人要從錯誤中吸取有益的教訓,不能隨意置他人于死地。他是愛護干部的,作風民主,平易近人。凡是在他身邊工作過的干部,差不多都說:“謝老沒有官架子,從來不發(fā)脾氣,誰都親近他,同他一起工作真幸福?!?/p>

      “身多疾病思田里”

      謝老重視法制建設,希望各方面都有法可依,他認為要制定森林保護法,有個時期還為此大聲疾呼過。這是由他家鄉(xiāng)的樹引起的。

      謝老闊別家鄉(xiāng)三十多年,他愛家鄉(xiāng),離開越久,思念越深,經(jīng)常關注著家鄉(xiāng)的建設。他寫過一首小詩贊美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水清堪洗腳,門前樹大好遮蔭,六月冷冰冰?!边@幾句詩,家鄉(xiāng)的老人幾乎人人皆知。謝老對森林有特殊的感情,他深知森林同農(nóng)業(yè)的密切關系,綠樹常青,不僅風景優(yōu)美,耕田作地也可“水旱無憂”。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經(jīng)常談起孩提時的情景。他說:我從小喜歡森林樹木。不論雨天雪天,總要到樹下玩玩,還愛爬樹,有幾株樹爬熟了,至今還能記得樹的模樣。有一年,船廠老板用九塊光洋煽動我父親賣給他一株大樟樹,我很不高興。砍樹那天,正值大雷雨,那時我已知道做詩了,寫了一首送樹的詩,詩中有兩句:“兒時伴我山中雨,一去即驚天外雷。”當接到家鄉(xiāng)寧鄉(xiāng)縣干部來信,得知一九五八年家鄉(xiāng)修了小水利,修了路,水稻增產(chǎn),生豬、漁業(yè)大發(fā)展時,他很高興,寫了“聞道故鄉(xiāng)河改道,乘舟歸去看蔬魚?!钡脑娋洹T谶@個時期,他出于對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的尊重,對革命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喜悅,曾寫過不少歌頌家鄉(xiāng)變化的詩文,但他沒有想到,回到家鄉(xiāng)見到的是另外一幅景象,引起的是另一種詩情。

      一九六○年,寧鄉(xiāng)縣委偶然得知謝老準備回老家看看,考慮到公路到他家門口尚有一小段沒修通,謝老年紀大了,行走不方便,便發(fā)動群眾用幾個晚上把它接通了。謝老到家知道后,非常不安,他嚴肅批評干部:“為什么要為我專修一節(jié)路,為何不為出入不便的群眾多搭幾座橋呢?”本來,謝老想回故鄉(xiāng)住幾天,隨便看看談談,沒想到屋子里站了幾個穿白衣服的招待員,吃飯有四桌人。聽說別的公社也準備了飯,謝老生氣地說:“好象謝胡子是個‘有底洞(湖南話,即無底洞的意思),可以吃個不停?!敝淮袅藘蓚€小時,便匆匆走了。后來,他又特地寫信給寧鄉(xiāng)縣委的一位負責同志,批評這種做法。信上說:“修車路,不是對我的尊敬,而是對我的不尊敬,使人民看了,要說謝胡子是個官,是個架子很大的官。”他也作了自我批評:“也怪自己事先沒有嚴格說清楚?!?/p>

      他聽說家鄉(xiāng)糧食連續(xù)兩年減產(chǎn),山上光禿禿的,社員沒得吃,倉里空蕩蕩的,心情很沉重。他想了解生豬、漁業(yè)生產(chǎn)的情況,干部們領他去看“十里豬場”和漁業(yè)高產(chǎn)的樣板。一天,在流沙河參觀養(yǎng)魚時,他看到一個臺罾(一種魚網(wǎng))一下水就有百二三十斤,他當場指出:“這樣多的魚還不擠死呀?”旁邊一位同志還說:“不會,公社辦公所在地的那一口塘,每年可出一萬斤魚?!敝x老見這位同志當面扯謊,不給情面,當面拆穿:“我是那個地方的人,這根本不可能的事。”那位同志面紅耳赤,十分尷尬。謝老又問身邊的干部:“你們是不是把幾口塘的魚放到一起,專供參觀的呀?”一些干部興沖沖地向他匯報全縣準備大力發(fā)展養(yǎng)豬,計劃從今年的八十五頭增加到二百萬頭時,謝老立即指出:“這聽來有點荒唐,人都沒得吃,哪兒來這么多飼料喂豬!”給這些頭腦發(fā)熱、膨脹的干部澆了一盆冷水。他看到,為了大辦鋼鐵,農(nóng)村出現(xiàn)了大砍濫伐樹木的現(xiàn)象,千年的珍貴樹木被毀掉了,甚至連油桐也有被砍的。他記憶中的那幾株大樹自然也不見了,頓時覺得象失去了老朋友一樣難過。樹木被砍光,水土大量流失,加上天災,每畝地只收幾十斤?!帮L景優(yōu)美”不美了,“水旱無憂”有憂了。假話多了,糧食少了,干部辦了不少違背人民意愿的蠢事,他為此長久不安。一個大半輩子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南北轉(zhuǎn)戰(zhàn),雙鬢如霜的老革命家,看到這種情景,能不心痛欲碎嗎!他對身邊的子女感慨地說:“有這樣兩句唐詩:‘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詩中的第一句倒有點象我現(xiàn)在的心情:人老了,身體不健康,應該退休還鄉(xiāng)了;現(xiàn)在人民還有不能安生的,我們每月卻領高工資,這都是人民給的,不能不感到慚愧?!?/p>

      從寧鄉(xiāng)回到北京后,他多次親筆寫信給寧鄉(xiāng)縣各級干部,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教育干部不要講假話,講假話害人害己也害了國家?!澳銈冊?jīng)愛聽假話,現(xiàn)在是不是群眾就敢向你們說真話?除非你們向群眾做過多次檢討,群眾認為你們是自己人,才敢對你們說真話。”他提醒干部,生產(chǎn)已經(jīng)遭到嚴重破壞,恢復生產(chǎn)要有個長遠的打算,三天兩頭是不成的。希望經(jīng)常把生產(chǎn)情況和群眾生活情況寫信告訴他,越詳細越好,要實在,好就是好,壞就是壞。

      有個時期,他特別關心湖南鄉(xiāng)下修池塘用的天心竹解決了沒有。在給家鄉(xiāng)干部的信件中說:“我聽說有些池塘,‘天心壞了,沒有竹子換,積不滿水,影響灌溉,這是個大問題?!『⒁?,種地要塘,湖南農(nóng)村是靠池塘儲水的,老農(nóng)都知道塘水不只可以防旱灌溉,塘泥還可以做肥料,這是其他水利工程所代替不了的?!?/p>

      他怎么知道修塘沒有天心竹的呢?是彭德懷告訴他的。

      一九六一年秋天,謝老視察長沙,住在陳家山縣委招待所,彭德懷也住在這里。那年月,不少人懷著不同的心情和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已經(jīng)遠遠地躲開這位從廬山下來的“老總”了。一天晚飯后,謝老叫林秘書陪他去看望彭德懷。彭德懷聽見謝老的聲音,高興地迎了出來。一見面,兩位老戰(zhàn)友緊緊地拉著手。謝老關切地問道:“老總,身體還好嗎?”彭老總深情地回答:“好,好,謝老年紀大了,還敢來看我,我是有‘病的人??!”謝老說:“我就是來看‘病人的。”彭老總既感激又傷情,他倆坐在椅子上促膝談心,談到家鄉(xiāng)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景時,兩位老人深為憂慮,謝老談到回家鄉(xiāng)看到的不快情景,彭老總更是感慨萬端,他焦慮地說:“大煉鋼鐵,竹子全砍光了,現(xiàn)在連修池塘用的天心竹也找不到了,結(jié)果塘水漏光了,干旱,莊稼收成非常不好,人民有什么辦法不挨餓?”彭老總越說越激動,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慷慨激昂地譴責這種錯誤、幼稚的做法。謝老本來是從不易發(fā)急的,這天也很激動,說:“你的看法是對的。這樣搞法真不行!”

      回來,他給寧鄉(xiāng)縣委、公社、大隊的負責人寫信,都特別提出要迅速解決“天心竹”的問題。

      有一天,謝老聽中央信訪局的副局長陳永清說南竹山里還保留了一些竹子,很高興,也有點奇怪,問:“用什么辦法把竹子保留下來的?”陳永清告訴他,是一個老農(nóng)阻擋,不讓砍,誰去砍,他就說:“你們要砍竹子,先砍了我。”人家看他這個樣子,也就不敢砍了。謝老聽后,對這位老農(nóng)很是尊敬,為此寫了一首詩:

      老農(nóng)以命保瑯玕,愛社撫鳳不等閑,

      愧殺縣鄉(xiāng)諸干部,春深來看筍斑斕。

      這次視察,看到種種不景氣的現(xiàn)狀,謝老思緒萬千,曾為此給當時的湖南省委書記寫了一封信:

      “……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因自己‘草堂被風吹倒,而想到天下寒士,我們則因自己住好房子而想到?jīng)]房子住或不夠住的九洲男婦,用意是一樣的。

      “李白的‘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說壞人作怪,下情不能上達。即現(xiàn)在說的‘封鎖消息,打擊反映情況的人。浮云變成了黑云。黑云大體被吹散了,但‘浮云還是有的,不在這個角落,就在那個角落,而且不能很快掃盡,應常常警惕……”

      這封信不長,但老人關懷人民的疾苦、盼望人民幸福的拳拳之心躍然紙上。

      一九六二年,林業(yè)部把林業(yè)十八條十省會議紀要送給謝老,他認真地閱后,一連給林業(yè)部黨組寫了三封信。信中詳細地談到濫伐森林的情況。他說:“我的家鄉(xiāng)——湖南寧鄉(xiāng),以前有不少大樹,有人告訴我,現(xiàn)全縣只存有三棵大樹,這就使得讀過‘故國喬木的書的我很傷心?!髽淝迦阋谚?,只留情景在心頭?!彼f:“林業(yè)部門注意了國家需要的木材,這是主要的,但還要注意到民用木材的需要?,F(xiàn)在用的燒的,大感困難,我聽到有些地方找不到竹子做‘天心,找不到棕打繩子,甚至連做筷子的竹子都難找,更不要說其他建筑材料?!彼ㄗh:要大力激發(fā)全體人民熱愛林業(yè),為了生產(chǎn),為了生活,為了現(xiàn)在,也為了子孫;要動員全體人民參加植樹護林運動,不論是全民所有、集體所有或個人所有,要推廣速生林的栽種技術,不能只看報表,要實地察看,要千方百計節(jié)約薪炭和用材。

      他親自給報刊撰寫詩文,提倡“大興植樹之風”、“要愛幼木如孩子、愛老樹如老人?!彼J為老百姓是喜歡這樣辦的,只要黨政方面加以提倡、保證,定然能辦到。

      謝老在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期間,我國當時雖然還沒有一部成文的《民法》、《刑法》和《訴訟法》,但他能較好地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原則,同我國各個時期的具體情況,以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相結(jié)合,使司法與審判工作的各個方面,都能有較好的實踐。他歷來認為,司法機關不能脫離黨委的領導,但應當獨立進行審判工作。他經(jīng)常教育司法工作人員,對于大小案件,必須實事求是,要重證據(jù),重調(diào)查研究,要懂得“一念之忽差毫厘,毫厘之差謬千里”的道理和危害性。他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間,一貫遵循和實施著這些原則,結(jié)束電報報案的錯誤做法,并且常常親自參預一些重大疑難案件的審查和調(diào)查研究,從而使得一些冤、假、錯案及時得到了平反和糾正。謝老并主持制定了《關于人民法院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這一重要文件,發(fā)給全國司法部門,糾正了極“左”思潮的干擾,使法院工作恢復正常的秩序,并得到健全的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了大批司法人員,這都是謝老對法院工作的重大貢獻。

      猜你喜歡
      謝老司法
      笑時猶帶嶺梅香
      ——與謝冕先生交往小記
      回憶與謝之光先生的交往
      制定法解釋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權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司法適用
      司法所悉心調(diào)解 墊付款有了著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謬
      最釅花茶香
      司法假定的認知心理學闡釋
      論司法公開的困惑與消解
      默默耕耘 余熱生輝
      浦江县| 榆中县| 定安县| 蓬安县| 迁安市| 治多县| 施秉县| 福鼎市| 疏附县| 洞口县| 抚宁县| 星子县| 长子县| 鹤岗市| 额尔古纳市| 阳原县| 西华县| 昆明市| 五华县| 珲春市| 灯塔市| 石首市| 灵台县| 临潭县| 锡林浩特市| 云浮市| 大新县| 深州市| 喀喇| 临猗县| 布拖县| 大悟县| 临桂县| 湘阴县| 河南省| 宾阳县| 蛟河市| 渝中区| 玉门市| 嫩江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