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年
《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下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敘述武英殿修書處沿革中有二處訛誤,今辨正如下:
一,“銅字庫(乾隆九年設)”。按:雍正六年,以銅活字排印《古今圖書集成》畢,在武英殿辟銅字庫庋藏。乾隆題武英殿聚珍板詩注云“康熙年間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刻銅字為活版,排用藏工,貯之武英殿”,《光緒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七十三載武英殿于雍正六年增設庫掌(作坊的負責人)一人,即此庫始設之證。乾隆九年,因京師錢貴,將銅字銷毀鑄錢,此庫撤銷。是乾隆九年系銅字庫撤銷的年代,“設”當改為“撤”。
二,“露房,乾隆三十四年撤”。據《光緒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九十九,乾隆三十四年將露房工作人員削減,并未正式撤銷此庫。露房正式撤銷在嘉慶十九年,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一載作者于嘉慶十九年夏參加查檢武英殿,將露房所存藥物悉移交養(yǎng)心殿造辦處,“露房遂空,舊檔冊悉焚。于是露房之稱始改矣。”可見乾隆三十四年撤之說不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