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策
自從哈佛大學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飲酒與乳癌的關聯(lián)之后,不少以往喜歡小飲兩杯的婦女就此謝絕酒杯,甚至有些人“望酒生畏”了。
滴酒不沾,倒不是一個壞主意。尤其對于那些家。族中有乳癌先例的女性,則更有防癌保健價值。然而,酒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壞東西。對于有些人來說,微量適度的飲酒卻能防止心臟病。不過,這卻給許多婦女同志帶來了_個頗具矛盾的難題,究竟是毫不飲酒好?還是喝一點為宜呢?
酒與乳癌
婦女飲酒容易助長乳癌的發(fā)病,這種說法雖然并非新鮮之談,但是真正引起全世界婦女震驚的是哈佛大學科學家近期公布的研究報告。該項研究總共涉及89538名不同年齡的婦女,考察了她們的飲酒習慣與乳癌發(fā)病危險之間的關系,結論非常明確,酒可以誘發(fā)乳癌。
乳癌是女性世界的第一號腫瘤,在癌癥死亡原因方面,乳癌也高居榜首。此病多見于中年以上的婦女,如果一個年輕女子平均每周飲酒三次,那么這位女士日后受乳癌侵襲的機會平添50%。這方面的信息還可從下表中反映出來(該表是哈佛學者研究的結果)。
盡管飲酒與乳癌有關的證據(jù)相當明確,然而目前人們尚無法解釋為什么酒精在婦女體內會成為一種危險的致乳癌因素?正因為如此,所以不能簡單地斷論“婦女不應該飲酒”。不過,對于那些具有乳癌發(fā)病傾向的女性,與酒決裂則為上策。哪些婦女具有乳癌發(fā)病傾向呢?
*家屬中已發(fā)生乳癌病例的,其發(fā)病危險增大。有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母親患乳癌,其女出現(xiàn)此病的危險為2:1;如姐姐患乳癌,則其妹患此病的機會為2.5:1。
*未生育婦女和在頭胎生育三十年后的婦女乳癌發(fā)病傾向增加。
*肥胖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雌激素長期過高是一種誘發(fā)乳癌的危險因素。
*月經初潮來得較早和停經發(fā)生較晚的婦女由于體內激素的問題,也使乳癌發(fā)病傾向增強。
*乳癌發(fā)病危險隨年齡而增長,一般言之,50歲為乳癌高發(fā)危險的年齡線。
酒與心臟病
人的機體是很微妙的,酒對乳房有害,卻對心臟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應該著重強調的是,這種保健作用是指適度少量的飲酒,而不是那種無節(jié)無度的狂飲濫喝所產生的效應。
少量飲酒為何有利于心血管保健呢?因為適量的酒可以使人體內一種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好膽固醇”之美名,而低密度脂蛋白則有“壞膽固醇”之嫌。低密度脂蛋白可以使動脈管壁內膜上脂質沉積,從而導致動脈硬化,這就是冠心病和中風的發(fā)病基礎。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清除、運走血液中的“壞膽固醇”,這就是少量飲酒利于心血管保健的關鍵所在。這種有益作用對于具有高血壓和心肌梗塞家族史的人尤有積極的保健價值。
通常情況下,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小于男子,這是由于她們體內雌激素產生的保護性效應。但是,在絕經期后,婦女的這種心血管保護性優(yōu)勢也喪失貽盡,此時的心血管發(fā)病率也就毫不遜色于男性了。
美國科學家曾經發(fā)現(xiàn)飲酒種類、方式不同,對乳癌的發(fā)生也有不同影響。比如,常飲啤酒、白酒或烈性酒可以使乳癌發(fā)病危險增加;而少量地飲些葡萄酒或果子酒則沒有這種危險。因而,從心血管保健角度出發(fā),同時兼顧酒對乳房的影響,婦女飲酒宜選擇優(yōu)良的葡萄酒類花色酒。
說到這里,有人欲問:“婦女究竟該不該飲酒呢?”我贊成美國坦普癌癥中心癌癥預防部主任李·莫菲特的見解:每周小飲兩杯對婦女頗有好處,雖然乳癌極為常見,但動脈硬化與心臟病更為多見,權衡利弊,還是以小飲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