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力 丁 聰
德洛伊教的圣樹林。火刑柴堆已經(jīng)架好。教主的女兒、女祭司長諾爾瑪身著淡紫色絲綢裙衫,走上了火刑堆——為了愛,她選擇了死。
這是意大利著名歌劇《諾爾瑪》①中第二幕的最后一個場景。一代歌劇女王瑪麗亞·卡拉斯曾在八個國家演唱過九十場,她幾乎成為這一圣潔女神、愛的精靈的化身?!艾旣悂喭Z爾瑪融為一體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她自己的故事。歸根結(jié)蒂,瑪麗亞也是祭司長——她的藝術(shù)的祭司長。但同時她又是一個最軟弱的,充滿了人性的女人。”(意大利導演澤菲雷利語)
在十余部傳記作品中,阿里揚娜·斯塔西諾普洛斯所著的《瑪麗亞·卡拉斯》最令人動情,大約就在于她以女性的敏感與細膩,寫出了這一“充滿了人性的女人”的故事吧。
一九二三年的最后一月,希臘血統(tǒng)的瑪麗亞·卡拉斯誕生在紐約,那是她的父母從雅典橫渡大西洋來到異邦的第四個月。這個并不漂亮的女娃娃自然不可能帶著未來的歌劇女王的印記,因此,對一心盼望男孩子的父母來說,是無可奈何的失望。幸而(但卡拉斯認為這是不幸!)她有一位愛虛榮的母親,作為藥店老板的妻子,她不甘于平庸寂寞的生活,既然自己已被迫放棄舞臺生涯的夢想,就只有在女兒身上續(xù)夢笙歌了——她決定讓瑪麗亞成為一名享譽世界的偉大的歌唱家。于是,瑪麗亞十歲時便開始接受音樂教育。
一九三七年,瑪麗亞返歸故土。在母親的精心安排下,得以結(jié)識在雅典國家音樂學院授課的特里維拉。命運真的開始將一心想做牙科醫(yī)師的瑪麗亞推向音樂生涯了。
兩年以后,瑪麗亞與作為她一生中第二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德·希達爾戈相遇。在雅典首屈一指的音樂學府——奧狄恩·雅典倫音樂學院執(zhí)掌教席的希達爾戈使瑪麗亞成為她的專授學生?,旣悂喌奶熨x與才智被開啟了。一九四○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卡拉斯在雅典國家歌劇院上演的輕歌劇《薄伽丘》中獲得了成功。以后的四年里,她在雅典歌劇院不斷演出,開始博得國際聲譽。不久,她去往美國。
雅典的歌劇明星,在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卻遭到拒絕。“她像一個四面受困,但手中握有精良武器的戰(zhàn)士,準備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對付新的厄運和挫折的挑釁。”(《瑪麗亞·卡拉斯》第48頁)不過,這一次命運倒沒有對她特別苛刻,經(jīng)歷過幾番失敗之后,她終于被維羅納音樂節(jié)的藝術(shù)指導選中擔任《歡樂的歌女》一劇中的主角喬康達。一九四七年八月,卡拉斯登上了維羅納露天劇場的舞臺——在意大利,她開始以歌喉征服世界了。也就是這一次維羅納之行,一位愛好歌劇的工業(yè)家梅內(nèi)吉尼來到了她的身邊——兩年以后他以可做卡拉斯父親的年齡做了她的丈夫。此后,卡拉斯的足跡遍及意大利各大城市。隨著演出次數(shù)的增多而聲譽日隆。一九五一年,西方歌劇圣殿之一的斯卡拉歌劇院終于謙恭地對她打開了大門,并將她捧上歌劇女王的寶座。繼而,她又征服了另外兩大音樂堡壘:倫敦的科文特花園劇院和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
正當卡拉斯到達藝術(shù)事業(yè)的頂峰之時,一個改變她后半生命運的人物出場了:希臘船王阿里斯托·奧納西斯。他的“克麗斯蒂娜”號游船將這位燦爛的歌劇之星載離藝術(shù)之港,而駛向愛的彼岸。
然而,那卻是永遠的彼岸啊……
早在瑪麗亞初獲成功的時候,在那個本該是快樂的夜晚,她卻突然哭泣著對母親說:“我想要孩子,……我想要一對雙胞胎,我希望身邊有許多孩子,……”只是為了獻身藝術(shù),她把這種女性的溫情抑制下去。不過,就在認識奧納西斯并導致婚姻破裂之前,她也還說過:“我明白自己再也找不到一個比他(按指梅內(nèi)吉尼)更好的人了……如果當時他愿意,我會毫無悔恨地放棄我的事業(yè)。因為在女人的一生中,愛情比藝術(shù)成就更為重要。”(第61頁)其實,梅內(nèi)吉尼只是“一個能干、沒有想像力、愛虛榮和自以為是的實業(yè)家”,他在卡拉斯的生活中充當?shù)牟贿^是演出經(jīng)紀人的角色。因此,卡拉斯在這里所說的愿意為之放棄事業(yè)的梅內(nèi)吉尼只是作為一個愛情的象征(即如她想要孩子的愿望也是一種渴求愛情的象征)出現(xiàn)在她的心目中。那時,真正的愛情尚未到來,只是在遇到了奧納西斯,潛藏在卡拉斯心底的愛情之火才不可遏止地燃燒起來——直至燃盡了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童年的卡拉斯一生也未能解除對母親的怨恨(她與母親的不和也是人們議論不已的話題之一),這一次,她是再也不愿為失去做女人的資格而抱憾終生了。
與奧納西斯在一起的八年,有過短暫的時期使卡拉斯得到了做一個女人的快樂與幸福。當她從歌劇女王的寶座上走下來,撲向她之所愛時,奧納西斯給予她了一個女性所需要的一切??ɡ狗路饟Q了一個人?!鞍⒗锼雇惺顾谝淮蔚玫搅藧叟c被愛的體會”,他給“這個獻身事業(yè)的修女帶來了愛情、輕浮、情欲和溫柔,使她重新嘗到了生活的樂趣。他使瑪麗亞不再一心迷戀于歌唱;這種迷戀固然難能可貴,但也使她失去了許多東西。他敞開了她的心靈之路?!?第222頁)為此,卡拉斯付出了作為一個藝術(shù)家的最慘重的代價——她拋棄了藝術(shù)。盡管在此后的歲月里,她也曾幾次企望再度返回歌劇舞臺,然而,先是愛情的幸福,繼則是愛情的痛苦,她的藝術(shù)才華終是被愛情這個“魔鬼”吞噬了。
成名之后的卡拉斯是充滿魅力的。奇跡般的減肥使她由原來的肥胖笨拙一變而為苗條嫵媚,一雙黑黑的大眼睛雖然近視,卻依然顯示了希臘女子的美麗。何況難以數(shù)計的崇拜者總是慷慨地奉上熱情的贊頌與至高的榮譽。不過卡拉斯對奧納西斯最初的吸引大半還是緣自她顯赫聲名中所具有的傳奇色彩和獨特的個性魅力。這位同樣帶有傳奇性的人物特別需要這種刺激。與卡拉斯的熱望——“有幾個孩子,有一個家”——相反,這位億萬富翁從來也未真心打算與“唱歌的”卡拉斯結(jié)婚,正如同他從未真心喜愛過一部歌劇一樣。
奧納西斯給卡拉斯的第一個重大打擊是他與肯尼迪遺孀杰姬的結(jié)婚。如果說這尚未能令她徹底絕望的活(她依然愛著他),則他的死對她的打擊就幾乎是致命的了:“生活在一個沒有他的世界中還有什么意義呢?過去業(yè)已消失,對于處在極度痛苦中的瑪麗亞來說,未來并不存在?!?第366頁)僅僅過去兩年——一九七七年九月,瑪麗亞·卡拉斯就因心臟衰竭而孤獨地死在巴黎寓所。
“我工作,所以我存在?!边@是卡拉斯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過的話。在她全身心投入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年代里,這的確是最真切的寫照?!艾旣悂唲?chuàng)造和追求完美的本能有時甚至比她的生存本能還要強烈?!?第208頁)她對演唱藝術(shù)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常常會令同行們都難以忍受。不過,一旦她獻身愛情,這句話就可易作“我愛,所以我存在”了。
可以說,誤解和攻訐是伴隨著她的聲名一起降臨的(這差不多是所有名人的苦惱吧)。她所以能夠義無反顧地投入愛河,也在于她已開始厭倦世俗的一切,而渴望在生活中獲得一點真實的東西?!拔已葸^為愛情獻身的女主人公,我是能夠理解她們的?!蓖ㄟ^藝術(shù),她瞥見了另一種現(xiàn)實,另一個世界:“一個我愿意永遠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一個美好、善良或者說是高尚的世界。那里沒有妒忌,沒有流言蜚語,沒有愚蠢行為,一切都是純潔、寧靜的;那里有偉大的激情和偉大的愛。”(第264頁)對于一位女性來說,只有這樣一個世界,才是真正屬于她的世界。在歌劇舞臺上,卡拉斯以藝術(shù)家的天賦和才能扮演著偉大而杰出的女性,而在人生的舞臺上,她卻是以一位真正女性的血肉和生命,創(chuàng)造著人生悲劇中最真實最感人的角色。換句話說,她的前半生是傾盡心力地追求藝術(shù)的完美,而后半生則是在不顧一切地追求著女性的完美。二者構(gòu)成人生之歌的兩個聲部,既分離又統(tǒng)一,因使得它格外悲壯,格外動人。
“一部歌劇在帷幕揭開以前很久就開始,而在帷幕落下以后很久才結(jié)束?!?卡拉斯語)一部名為“瑪麗亞·卡拉斯”的歌劇,帷幕早已落下(一九七九年春天,卡拉斯的骨灰在隆重的儀式中投入愛琴海,至此,關(guān)于她死后的遺產(chǎn)紛爭和又一段骨灰失竊傳奇才告結(jié)束),但是它結(jié)束了嗎?——當然不僅僅是指那無與倫比的歌唱藝術(shù)依然在陶醉著人們。
卡拉斯一生演唱的幾乎全部是愛情的悲劇?!吨Z爾瑪》、《拉克美》、《弄臣》、《哈姆雷特》……女主人公們無一不展示著女人的美好天性——義無反顧地去愛,即使被所愛的人背叛,也不惜為之去死。這是女性的悲劇還是人生的悲劇?卡拉斯的一生,特別是那愛情悲劇中的一幕,所給予人們的,是一掬同情惋惜之淚,還是肅穆崇高之情?她是作為本世紀最偉大最優(yōu)秀的歌唱家之一而留名藝術(shù)史的,不過嚴格說來,卡拉斯的藝術(shù)生涯只有短暫的十四年。因此有的評家甚至認為,自她與奧納西斯生活在一起,她的生命就不存在價值了。但我覺得,對一位畢生追求完善與完美的女性來說,愛情也是偉大而輝煌的事業(yè),獻身藝術(shù)與獻身愛情,同樣都是對生命價值的追求。作為女人,大可不必拼力反抗造物所賦予的愛的天性,那是對生命的踐踏,也是對自身的踐踏??ɡ顾囆g(shù)生命的早逝固然令人嘆惋,她的遇人不淑也使人為之扼腕,不過無論如何,若獻身于愛只是為了完善女性本身,那么隨海浪而去的一縷芳魂當是無憾而平靜的。
“愛情是太陽,
是生命和光明,
使我們心里常充滿激情。
王位和權(quán)柄,
光榮與名聲,
一切不過是脆弱的人性
……”
這支充滿激情的詠嘆調(diào)出自《弄臣》中浮浪輕薄的曼圖亞公爵之口,未免帶點諷刺意味,它本該是瑪麗亞·卡拉斯,或一切為愛而獻身的女性涌動在心中的歌呵……
作為一部歌唱藝術(shù)家的傳記,除卻藝術(shù)界的評論以外,作者對卡拉斯歌劇藝術(shù)方面輝煌而偉大的成就似乎很少評述。我以為,這并不是缺憾,而正是此書特色之一。正如作者所言,本書的中心是“傳奇人物卡拉斯和普通女人瑪麗亞之間的斗爭,舞臺形象和生活現(xiàn)實之間的斗爭?!薄拔乙陨钌畛缇春脱瞿竭@位傳奇人物的成就和抱負開始,而以喜歡上這個普通女人結(jié)束?!?見本書前言)我記起勃洛克的一段話:“誰是詩人?是用詩來寫作的人嗎?當然不是,他用詩來寫作是因為他是詩人,……”是啊,有了詩人的靈魂,才能夠去尋找文字、聲音、色彩,或者任何別的什么。若只具備一條天賦的金嗓子,或者再加上精湛的演唱技巧,而缺乏“進入角色”的詩人氣質(zhì),那么歌唱家與歌劇依然是分離的??ɡ沟闹卮笏囆g(shù)成就之一就是極大地豐富了美聲唱法,而她的特殊貢獻則是將花腔女高音與戲劇女高音奇妙地結(jié)合起來,為之注入飽滿真摯的感情因素,前人演唱多年的角色因此被賦予了新的氣質(zhì)而更帶有戲劇性(或日生命的氣息)與藝術(shù)感染力。如果僅從聲樂技巧來分析,恐怕難得根本。而這一部傳記,不是揭示了最深的秘密么?
(《瑪麗亞·卡拉斯》,〔美〕阿里揚娜·斯塔西諾普洛斯著,陸潔等譯,上海音樂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八月第一版,4.95元)
①二幕歌劇。貝利尼作。公元前五十年,羅馬滅高盧,德洛伊教大祭司號召民眾奮起抗敵。其女諾爾瑪為祭司長,與羅馬總督相愛,私生二子??偠叫挟愋模D(zhuǎn)而追求諾爾瑪?shù)呐?,私會時為高盧義軍捕獲,判死刑。諾爾瑪挺身而出,承擔罪責,甘受極刑,當其從容就死之時,總督大慟,亦赴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