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原
她終于成功了,但卻是最后一次演出
1990年3月的一天晚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曼斯菲爾德的演出大廳里,空中雜技演員安吉爾·沃倫德正在表演走鋼絲。她身穿天藍色絲絨服,強烈的聚光燈照來,鑲在絲絨服上的圓形小金片熠熠閃亮,為臺下聚精會神的觀眾塑造了一個光彩奪目、美麗勇敢的形象。臺下,千百雙眼睛注視著安吉爾在又高又細的鋼絲上走動,身姿是那樣輕盈、平穩(wěn)、優(yōu)美。
約摸走到一半時,不知什么原因,觀眾看到安吉爾的身子突然失去平衡,搖晃了起來。燈光下,她顯露出驚愕甚至害怕的神色。隨著她手中平衡桿不祥地左右晃動,觀眾們的心懸了起來。顯然,出了什么毛病。如果安吉爾從高高的鋼絲上摔下來,后果將不堪設想。舞臺是堅硬的地板,而她又沒有系安全帶。
突然,一聲尖利的喊叫打破了演出大廳的沉寂:“快把燈光移開她的眼睛!”喊叫者是安吉爾的丈夫史蒂夫,他一直在舞臺旁邊悄悄地密切注視著。聚光燈移開了,安吉爾重又保持了鎮(zhèn)靜,繼續(xù)往前走。原來是燈光操作員疏忽,忘記了安吉爾是一位特殊的走鋼絲表演者。
對一般的走鋼絲演員來說,用聚光燈直接照射是正常的。他們不需用眼睛來確定落腳點,而只要手持平衡桿,挺直身體,抬起頭來,完全依靠腳下的感覺來行走即可。但安吉爾的情況大不一樣,她因癌癥動手術,已失去了右腿。右腿膝蓋以下部分,是醫(yī)生為她安的假肢,走起路來毫無感覺。她必須借助眼睛觀察,才能確定右腿在鋼絲上的位置。在整個世界上,安吉爾是唯一用假腿來完成鋼絲繩上這些高難度動作的人。
然而,她終于成功了。當她面帶微笑,以優(yōu)美動人的身姿完成她的艱難、驚險的鋼絲表演動作時,場上掌聲如雷,經久不息。史蒂夫穿過鋼絲繩,急忙跑過去緊緊地擁抱住安吉爾。這對患難夫妻深情地親吻后,向熱情的觀眾深深地鞠躬,他們是那么的快樂,那么的激動。
她的童年時代,是那樣的辛酸苦難
安吉爾才23歲,可她卻經歷了人世間少有的苦難。最近3年來,她因患癌癥連續(xù)動了四次手術?;仡櫵耐旰蜕倌陼r代,更是充滿了辛酸和苦難。
父母總共生了7個孩子,父親因為心情不好,生活維艱,常拿自己的孩子解悶氣。伊麗莎白的母親患有慢性病,常年臥床,既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也無力阻止丈夫虐待孩子。由于家境貧困,伊麗莎白從小就寄養(yǎng)在別人家,雖然溫飽不愁了,但家庭的溫暖始終得不到。
隨著年齡的增長,伊麗莎白決心徹底擺脫寄養(yǎng)關系,擺脫沒有給她帶來溫暖與愛的父母,去獨立闖蕩世界。16歲時,她經一位熱心的社會福利工作者介紹,來到紐約市一家冰淇淋店工作。
走鋼絲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歡樂
有一天下午,伊麗莎白被附近一家購物中心門前傳來的陣陣音樂聲和聚集在那里的一大堆人吸引住1了。她也好奇地走過去,只見人們一個個高昂著頭,在觀看一名男子表演高空走鋼絲。她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表演者是個陌生男子。
這天,史蒂夫表演完走鋼絲后,突然提出觀眾中如果有誰自愿,不妨與他合作表演。當他的眼光在人群中一一掃射過去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了冰淇淋店的那個小姑娘,于是毫不猶豫地請她上臺和他一起表演。
盡管史蒂夫把基本要領教給了伊麗莎白,她還是不敢上去表演,但她又“確實很喜歡在鋼絲上行走”。在史蒂夫的一再鼓動下,伊麗莎白終于抱著史蒂夫的肩膀上場了。她發(fā)現(xiàn)史蒂夫走在鋼絲上是那樣的穩(wěn)當、優(yōu)美,只要緊緊抓住他,就根本不用害怕摔下來。而史蒂夫覺得這位賣冰淇淋的小姑娘的身姿是那樣的優(yōu)美、輕盈。無論是史蒂夫還是伊麗莎白,都認為這一天是他們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一天。
從這一天起,史蒂夫和伊麗莎白頻頻幽會,互吐衷腸。史蒂夫堅信伊麗莎白是“上帝賜與他的生活禮物”,他從第一天起就稱她為“安吉爾(意即小天使)”。他決心讓安吉爾成為出色的走鋼絲演員,為此,他為她制訂了嚴密的、系統(tǒng)的、加強性的訓練計劃。安吉爾本來就是個毅力驚人的女孩,她整天跟著史蒂夫,不要命地訓練,很快就掌握了走鋼絲的基本要領。
1985年8月,18歲的安吉爾在紐約市舉行的簡樸的婚禮上,將自己終身托付給了史蒂夫。從此,他倆既是生活中的伴侶,又是舞臺上的搭檔。他們到處奔波,在美國各地甚至拉美國家演出。
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遠,她沒有絕望退縮
正當事業(yè)紅火時,煩惱的問題發(fā)生了。一連幾個月,安吉爾感到胸口隱隱作痛,好象肺上堵塞了似的;更令她緊張的是,咳嗽時咳出了血。她急忙去找醫(yī)生,醫(yī)生診斷后說她懷孕了,生了孩子一切都會好的。安吉爾信以為真,又全身心地投入緊張的訓練和演出,同時歡天喜地地等待著她與史蒂夫的愛情之果的降生。
不料孩子生下后,安吉爾依然感到胸口不舒服,并仍在咳血。而且,她11歲時右踝上落下的老傷痛也復發(fā)了,只要輕輕一碰,便疼痛難忍。她不得不再找到醫(yī)生檢查。醫(yī)生對安吉爾的右踝進行了兩次活組織檢查后,確定她患了一種少見的紡錘狀細胞癌。1987年8月,她在霍普市國立醫(yī)療中心動了手術,右腿膝蓋以下被截斷。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厄運,安吉爾和史蒂夫并沒有絕望退縮。盡管醫(yī)生、親友們都真誠地勸說他們面對現(xiàn)實,不要再讓安吉爾去走鋼絲,因為從未聽說過世界上有人用假腿走鋼絲的,但安吉爾仍執(zhí)意要同命運抗爭。在等待安裝假肢的幾個月里,安吉爾的腦子里整天想著怎樣用假腿走鋼絲,創(chuàng)造出人間奇跡。
在截肢4個月后,安吉爾果真重又穿上了走鋼絲鞋,拿起了平衡桿。史蒂夫懷著一顆欽佩而又忐忑不安的心,站在鋼絲下,幫助她進行“偉大的嘗試”。只見安吉爾艱難地跨上鋼絲繩,小心翼翼地抬著假腿一步一晃地往前走。這時她意識到,今后走鋼絲再也不能憑自己腿的感覺而只能靠眼睛來控制。安吉爾終于從一端走到了另一端,史蒂夫急忙跑過去,想把她扶下,不料安吉爾又開始往回走。史蒂夫一句話沒說,安吉爾也只是用眼睛看著他。兩人默默相對,臉上露出了相互信任、深沉相愛的微笑。安吉爾第一次用假腿試走鋼絲成功了!
不料,就在當天晚上,安吉爾的胸口越來越痛,突然間難以呼吸,在霍普市國立醫(yī)療中心的急救室里,她被診斷出患有肺癌,左肺近一半被切除。3個月后,在同一家醫(yī)院,她的右肺又被切除了近一半。接連不斷的沉重打擊,使安吉爾難以忍受,然而她的丈夫發(fā)現(xiàn),她在孩子和親友面前始終表現(xiàn)得樂觀開朗。
到1988年4月,史蒂夫一家的生活陷入了絕境。安吉爾的大筆大筆醫(yī)療帳單接踵而來,難以償付,而史蒂夫因為要照顧妻子和兒子又無法演出。同年8月,他們被迫從外地搬回紐約,依靠親友生活。但不久,史蒂夫和安吉爾又開始了訓練。
拚搏、拚搏再拚搏,這就是她的性格
即使在最佳情況下,走鋼絲也需要有充足的體力。光是手持幾十磅重的平衡桿,就會把人累得腰酸背痛。安吉爾一半的肺已被切除,加上一條腿又是假肢,她是否還能承受這些壓力是個棘手的問題。人們再次懇勸她放棄走鋼絲,可她就是不聽。經過數百小時的刻苦訓練,安吉爾又開始表演單獨走鋼絲了。史蒂夫為她架了一道35英尺長、14英尺高的鋼絲,安吉爾在臺上深深吸氣作好準備后,跨上了鋼絲。這時,她突然感到被切除了一半肺的胸部空空的。她第一次真正感到害怕了。但她仍然堅持表演。足足用了25分鐘,她才走完平時只需幾分鐘的35英尺鋼絲。她徹底累垮了,從鋼絲上跳下,便一頭扎進史蒂夫的懷抱,又笑又哭。
也許是命運之神決意與不屈不撓的安吉爾作對,1989年6月,也即安吉爾恢復走鋼絲表演7個月后,她的胸部又開始發(fā)痛,并且咳血。醫(yī)生疹斷后告訴她:她的肺癌又擴散了,已無法醫(yī)治,醫(yī)生原以為安吉爾肯定經受不住這沉重打擊,不料她卻平靜地說:“沒關系,我不想再請醫(yī)生為我做什么了,讓我回家去吧。只要我還活著,總能做些有益的事?!?/p>
回到家中,安吉爾把自己已患不治之癥的消息告訴了丈夫。倆人緊緊地抱在一起,只有淚水和沉默。這一天,正好是她22歲生日。
安吉爾不再吃藥,也不再去找醫(yī)生,她的身體日見消瘦。1990年3月她在曼斯菲爾德的演出大廳所作的表演,也許不光是她告別舞臺的演出,而且是她永別人生的演出。已有充分思想準備的史蒂夫以低沉、輕柔的嗓音說:“也許不久她將真的告別人世,她已讓我們作好準備,但我想她是永生的。她給予、給予、再給予,拚搏、拚搏、再拚搏,這就是她的性格,她的美德?!?/p>
(琳琳摘自《環(huán)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