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十四屆六中全會將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作出決定。這是繼黨的十四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黨的建設、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作出重要決策之后,抓住有全局和長遠意義的重大問題,作出的又一重大戰(zhàn)略舉措。
從現在起到2010年,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我們要實現從粗放經濟向集約經濟的轉變,進一步夯實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還要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迎接綜合國力劇烈競爭的挑戰(zhàn)……這一切,不僅要求物質文明建設有一個大發(fā)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建設有一個大發(fā)展。
能否搞好精神文明建設,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也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重要表現。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在極其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和利益摩擦加劇的國內條件下進行的。物質文明建設中不斷出現的許多問題,需要靠加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精神文明建設來解決。放棄了精神文明的建設,就不可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復雜問題,物質文明建設的成果最終也鞏固不住。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并經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是一個催人奮進的跨世紀宏偉藍圖。到2010年,我國國民經濟將再上一個大臺階,將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實現這個宏偉藍圖,不能靠“單打一”,不能只重視物質文明建設,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兩個文明一齊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一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政治安定團結、社會全面進步、充滿生機和希望的中國帶入21世紀。
共青團是建設物質文明的突擊隊,也是建設精神文明的生力軍。引導中國幾億青年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百年大計,共青團責無旁貸。我們要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在全體青年中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在全體青年中鼓勵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依靠艱苦奮斗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只有我們的青年真正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幟之下,真正體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能真正稱得上有前途、有希望。
近幾年來,圍繞團中央提出的兩個跨世紀工程,各地團組織深入開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動,在全社會樹立了青年的良好形象,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但是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此。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樹立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共青團一定能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大顯身手,做出無愧于歷史的業(yè)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