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可
“醫(yī)生,我這女兒硬說自己有心理變態(tài),要找心理醫(yī)生,我不知她是胡鬧,還是真的有病,請你給看看好嗎?”一位中年婦女帶著一位少女走進咨詢室后說。
“好!你們先坐下。姑娘,你怎么知道你有心理變態(tài)?”
“媽,你出去,我要單獨同醫(yī)生說……我心里好煩的,專門同我媽做對,有時我真想要把她殺了才好。我又知道我媽總的還是對我好,知道我這樣不對,但又忍不住要這樣做,這樣想,所以,我想我是有些心理變態(tài)了,要找你治療??晌覌屍f我是胡鬧,去求菩薩保佑?!?/p>
“你為什么要專門同你媽做對?甚至想要殺她?”
“我身上的壞毛病,現(xiàn)在的痛苦都是她造成的。別人說‘花季是最幸福的年齡,我卻感覺不到什么快樂和幸福,伴隨我的只有煩惱和痛苦。所以我恨她,她要我做的事我偏不做,不要我做的事我偏要做?!?/p>
“你身上有些什么壞毛病?”
“我有許多壞毛病:自卑,與別人在一起時感覺不自然,沒有那種快樂感,我愛記恨別人,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對別人的‘小心眼并不在乎,我卻不能原諒別人……”
“你媽是怎么給你造成這些壞毛病的?能講詳細一些嗎?”
“從小她就對我很苛刻,沒帶我好好玩過,沒高高興興給我買過幾次東西,動不動就是‘錢、錢、錢,所以,我很羨慕表哥表弟,也很嫉妒他們。上五年級后,我與同學關系處理不好,幾乎沒有朋友,我媽總是說我不對,既不理解我,也不幫助我,從那時起我就有了自卑感。上初中后,我改變了環(huán)境,有了些朋友,媽又說我與男孩子玩會變壞,不僅不許我與同學來往,還把來家里找我的同學臭罵了一頓,以后便沒有人找我玩了,我又再次陷入孤獨之中,也就從這時起,我開始恨她和與她做對。直至今日,她都樣樣管著我,既不信任我,也沒給我自由。這沒有朋友,沒有信任,沒有理解,也沒有自由的日子實在是沒有什么味道,我常常不是想自己去死,就是想殺死我媽,情緒反反復復,心理矛矛盾盾,這是不是心理變態(tài)?能不能治好?”
“你這種情緒平時有沒有變化?與你身體上的某些生理變化,如月經(jīng)等有沒有關系?”
“有。每次來月經(jīng)前的幾天要厲害得多。”
“你這種狀況是在青春期比較常見的‘情緒障礙。是由于你在進入青春期后身體上、心理上都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變化,你母親不懂得青少年時期有這些變化,不僅沒有給你正確的引導,而是仍然把你當小孩一樣,于是,你對她強烈不滿,并想以反抗來擺脫她的控制,而你越是反抗、越是與她做對,她就越以為你不懂事,更加對你不放心,也就對你管得更嚴,你們的母女關系也就越來越緊張。在這個‘惡性循環(huán)中,你的情緒越來越壞,壞情緒又導致你看問題的方式發(fā)生偏差,只看到你母親對你不好的地方,只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總是以消極的眼光看待各種事物。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障礙。所以,你要想擺脫這種不良情緒的困擾,就要克服這種認知障礙。也就是說。要換一個方式去看問題。具體方法可分為四步:一是找出所有的消極想法,一一記在紙上;二是對每一條消極想法都從以下幾點去檢查盤問:(1)這種想法的支持證據(jù)是什么?(2)有沒有其他可能或替代想法?即從相反的角度去看問題。例如,你認為自己身上有許多壞毛病,那你再找找自己有那些長處、優(yōu)點?你母親把你管得死死的,你再看看你周圍的同齡人,他們的父母是不是也一樣?他們又是怎樣處理與父母的關系的?你專與母親做對,越做對她對你越管得緊,那你不與她做對呢?(3)這樣想有什么利與弊?(4)這種想法在邏輯上有錯誤嗎?三是在盤問的基礎上,找出自己認知活動中的曲解、邏輯錯誤,如看問題太絕對、或太片面、或主觀臆測、或過度引伸等;四是找出邏輯錯誤后,建立合理的想法。如既看到自己的缺點、短處,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與母親做對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那換一個方式,不與她做對試試等。一般來說,只要你堅持做這一作業(yè),逐漸你就會建立一些新的、合理的想法,心情就會好轉(zhuǎn),母女關系也就會改善。另外,你目前消極情緒較重,又有些經(jīng)前期緊張癥的表現(xiàn),還要服一點藥物。不知我講清楚了嗎?”
“清楚了。不知我什么時候再來找你?”
“你可以每兩個星期來與我晤談一次。希望回去后要堅持做我剛才給你布置的作業(yè),并做好記錄,下次來時帶來,我們好一起討論。同時,你要去做你該做的事,特別是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體育活動,幫助你轉(zhuǎn)移注意力和改善情緒。還有,下次晤談時,我想讓你媽也參加,讓她聽聽你是怎么想的,你希望她怎樣對你,同時,也讓她有機會說說她是怎么想的,互相說說心里話,才能互相理解,‘親情濃如血,只要話說明了,心想到一塊了,你們母女之間的隔閡就會自然消失。你說是嗎?”
“好!我聽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