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子
清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劉墉有一塊罕見的寶物——用木魚石雕刻而成的硯臺,太子颙琰(嘉慶帝)拿起欣賞時,不慎墨汁傾出流在手上,墨硯失手摔碎。劉墉甚是惋惜,嗟嘆不已。颙琰奇怪的問:“這是什么寶器?產于何地?我去請父皇遣使尋來還你。”劉墉解釋說:“此系祖?zhèn)髡淦贰爵~石,據(jù)說產于泰山南北……”隨后便發(fā)生了乾隆年間尋找木魚石的故事,但尋遍泰山南北,也沒有找到木魚石。
木魚石的傳說在民間雖廣為流傳,為百姓所津津樂道。傳說木魚石產于泰山南北,分雄雌兩性,誰若雌雄兼得,就可以大富大貴。所以得到這種寶物的人絕不傳產地,這就更使木魚石身價百倍,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古詩云:“曾見山有洞,罕聞石中空。雖非珠玉類,可在一絕中?!闭f明古時人們就知道空腔的石頭是一種寶物。
電視連續(xù)劇《木魚石的傳說》播出后,“精美的石頭會唱歌”的神奇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最近,這個美麗的傳說已變?yōu)楝F(xiàn)實。一向踏破鐵鞋無覓處的稀世珍寶——木魚石,在山東昌樂縣畢都鄉(xiāng)出土,驚動世人。
木魚石俗稱“鳳凰蛋”、“還魂石”,還有“太一余糧”、“禹余糧”、“石中黃子”等稱。這種石頭內有空腔,形狀不一,大的比籃球略大,重約20公斤,小的如雞蛋,僅幾兩重,外表多呈土褐色、橙黃色、紫紅色。用錘子敲開,內璧多呈土黃色,也有的呈紅、黑色,內部空腔隨外形而變化,分有核和無核兩種,內核又分白、黃、赤、紫四色。
木魚石的產地昌樂縣畢都鄉(xiāng)。位于沂蒙山區(qū)北部邊境,境內群山連綿,丘陵起伏。木魚石富集地帶就位于該鄉(xiāng)東南部古火山地帶,在山嶺、山崖、溝底都有埋藏。據(jù)最新地質調查數(shù)據(jù),分布面積為5平方公里左右,初步探明儲量為312萬立方米。
在畢都鄉(xiāng)富藏木魚石周圍的村民,大都身體健壯,壽高八九十歲乃至百十歲的老人數(shù)不勝數(shù),令人稱絕。西劉家溝村的山嶺上盛產木魚石,這個村現(xiàn)有320口人,80歲老人很多,有位89歲卞姓老大娘身體硬朗,除一切生活全部自理外,還照看著兩個重孫子。一百多年來,這個村沒有人患過癌癥,也沒有人得心、腦血管病。
木魚石的確令人驚奇。在當?shù)卣l家小孩腹?jié)q,不用吃藥。用鐵鍋、砂鍋將木魚石粉末燒烤后倒進杯中,沖服而下,一喝就靈。夏季,地面上的木魚石的空腔里注滿水,待到秋天上山干活的人喝了準不生病,當?shù)厝藨蚍Q為“天然水壺”。當?shù)厝诉€說,在養(yǎng)魚缸里放塊木魚石,不用換水,水常年不腐不混,且魚兒不易死。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木魚石性甘平無毒,能治崩中漏下、赤白帶下、泄瀉、四肢不仁、痔瘺等癥,有定心腑、鎮(zhèn)五臟、固大腸及治下焦等癥,久服可使人有力氣,耐寒暑,不饑餓,輕身延年不老等,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用它做成的墨硯。所盛墨汁不變質。1993年12月,山東省地質礦產局的專家對這里的木魚石進行了鑒定和微量元素測試。結果表明:這種屬海相沉積的石頭,富含鋅、鍶、鈣、鐵及偏硅酸等26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將清潔的自來水注入其制品內,兩小時后就能達到優(yōu)質礦泉水的標準,其析出的微量元素能有效地抑制黑曲霉菌等致腐霉菌的生長,所以泡茶。即使是在酷暑季節(jié)。5天之內亦可保持色、香、味不變。經(jīng)常使用,可調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起到扶正祛邪、蓄精固本的特殊保健作用。
木魚石的發(fā)現(xiàn),像一股春風吹綠了畢都人的心田。國內外客商紛紛集聚昌東,聯(lián)系洽談開發(fā)事宜。相信木魚石這種奇石珍品變成商品造福人類的日子不會遠了。
(責任編輯/楊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