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暢
香港人時間觀念的內涵相當豐富,其核心是時間的“價值”。概括起來,香港人的時間觀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重時
香港人對時間的尊重,體現(xiàn)在許多方面,單從他們的口頭用語上便可見一斑。
在內地,如果相約某時去做某事,晚到者通常會來上一句“對不起,讓你久等了?!痹捓锿钢鴮θ说淖鹬?。而在香港,晚到者會說:“對不起,耽誤你時間了?!痹捓锉砺兜氖菍r間的尊重。
香港人上課或座談,都非常尊重分配給他們的時間,按時開講,按時結束。末了,總要加上一句“謝謝大家花時間來聽我講”。如果講到精采之處無法按規(guī)定時間結束時,一般都要征求一下聽眾的意見,問可不可以“多講”一會兒。結束時,當然還有一句“謝謝大家花時間來聽我講”。
在這些幾乎成自然的口頭撣似的話語里,人的色彩淡化了,時間的概念突出了,因為在他們看來,時間是有價的,尊重你個人,首先就要尊重你的時間,而尊重你的時間,常常比尊重你本人更為重要。
惜時
在日本三井公司里,能見到這樣的規(guī)定:晚10時以后,公司內所有女性員工一律不得加班。而男士們則無此限制。三井公司一位高級職員說:“并非我們工作效率不高,而是時間實在寶貴,能夠及時地多處理一筆業(yè)務,就可能多賺一筆錢。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
而香港人惜時如金的態(tài)度絲毫不在日本人之下。同樣的車也匆匆,人也匆匆,地鐵里同樣幾乎人手一卷,或書或報。不同的是到了夜晚,寫字樓中看不到日本式的萬家燈火,但在街頭巷尾耳目所及,卻處處可聞“BP機”悅耳的鳴叫,處處可見“大哥大”在進行繁忙的業(yè)務聯(lián)系。
香港的資訊業(yè)務相當發(fā)達,據統(tǒng)計,平均每10人有一部“大哥大”。與其說,是香港資訊業(yè)務的發(fā)達為香港人節(jié)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不如說,正是香港人惜時如金的觀念,促進了當地資訊業(yè)務的發(fā)達。
適時
唐詩云:“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被ㄩ_的時候,你可以折枝、賞花,花開敗了,就只能折空枝了。當然,花開之前去折枝,也將一無所獲,這里講的就是“適時”。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對于香港的企業(yè)家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常一種技術性產品,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間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一為市場開發(fā)階段。此期間產品尚未被市場所認識,投資者將花費相當時間、資金來宣傳。二為市場承認階段。一旦產品為市場所接受,則多有破竹之勢,能為投資者迅速斂集巨大財富。三為市場退出階段?;蛞蚴袌鲂枨箫柡?,或因其他新產品的出現(xiàn)而被替代,該產品生命周期到此完結。香港的企業(yè)家總是在某種產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階段行將結束時“適時”而迅速地投入進去,制造、銷售該產品,賺取利潤,而在第二階段行將結束時“適時”退將出來,轉向別的產品。既不提前,也不滯后,香港企業(yè)家總是喜歡在某產品最有效益的周期中為自己分得一杯營養(yǎng)豐富的羹。
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僅電子業(yè)出口額去年就突破70億美元,幾乎與同年大陸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相當。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于香港人把握了市場走向的發(fā)展,在適當的時間做了適當的事情。
時間,真是一個永恒的音符,每個人都可以用它為自己譜寫出不同的旋律,或激昂雄壯,或委婉抒情,或凄涼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