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爾
法國前總統(tǒng),社會黨人弗朗索瓦·密特朗去世3年多了,但他在法國人的心目中依然占據(jù)特殊的位置。
密特朗是一個有才華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活得真實的男人。他在世時對政界嚴密地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在生活上,他也游刃于兩個女人、兩個家庭之間。
密特朗逝世時,我在法國有幸聽到一位朋友介紹了他的葬禮。那是始終沒有被新聞媒介“曝光”的葬禮,恐怕那也是現(xiàn)代史上一個最為獨特的身為總統(tǒng)的男人的葬禮。在1996年1月1日的密特朗那場葬禮上,去世的總統(tǒng)只有一個,卻有兩個未亡人,兩個被留下的家庭。
密特朗在家庭生活上,給人慈父般的形象,有完整的家庭和幾十年的結(jié)發(fā)妻子丹妮爾。但多少年來,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多情的總統(tǒng),喜愛女人是眾所周知的事。法國80年代出了一部電影叫《總統(tǒng)軼事》,影射他的婚外情。但大家僅限于捕風捉影,從來沒有抓到確實的證據(jù)。事實上密特朗14年的總統(tǒng)任期,一直生活在兩個女人之間,一生的摯愛是他的情人班喬女士。班喬18歲時認識密特朗,1974年為他生一女兒。她是一位很有造詣的藝術(shù)史學家,任職于奧塞博物館,一直生活在密特朗的影子里。1988年時密特朗已是第二次連任總統(tǒng)。曾一度想娶她,但至死沒做到。班喬也甘心于這種沒有名分的地位,默默地生活在幕后,將密特朗的女兒撫養(yǎng)成人。她能成功地避開媒介,直到女兒20歲時甚至連密特朗的家人都不知底細,在政界人物的情史上也算創(chuàng)下了奇跡。密特朗到晚年,內(nèi)疚的心理日重,越來越多地與情人和私生女在一起。私生女叫瑪莎琳,外貌和神態(tài)極像父親,也與父親同樣喜愛文學和歷史,她的玄學常得高分,成年了也沒有駕駛執(zhí)照,隨她父親家的傳統(tǒng),一家人都是糟糕的駕駛員。她穿著隨便,牛仔褲,T恤衫,球鞋,普通女孩模樣,后背包里塞滿了書。男友是摩洛哥駐瑞典大使的兒子。但她畢竟貴為總統(tǒng)之女,始終處在總統(tǒng)安全人員的保護之下。有一次在機場丟了貓,立即封鎖機場3個小時,警方全體出動為她尋找。
密特朗控制家庭如同控制政局一樣得心應手。每次手術(shù)住院時,總能支開第一夫人,不是使她去國外旅行,就是使她事先也住了院,以便能讓病榻邊陪伴他的是情人班喬。班喬在他手術(shù)期間天天陪伴在側(cè),有一次因為病房狹小她只好打地鋪,甚至連醫(yī)療費用都由班喬承擔。外室取代了第一家庭,而且是密特朗病重時刻。也正是在這時,密特朗兒子在醫(yī)院撞見瑪莎琳,才知道有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小他20多歲。密特朗患癌癥不讓夫人知道,一瞞10年,直到病入膏肓。
密特朗從1988年以后,每年圣誕節(jié)必去埃及,必帶班喬女士和瑪莎琳同行。直到死前的一個月,他還拖著病體,帶著情人和女兒,在尼羅河畔度過他一生中最后的旅行。
密特朗死前20多天,他久久注視著尼羅河上的落日,幾個小時緊握女兒的手,相視無語,不知他在人類造化的震撼中有否懺悔的心理。此時他已病入膏肓,離開埃及時是被人抱著登上飛機的。飛機抵達巴黎前照例先在法國境內(nèi)降落幾次,其間將班喬和瑪莎琳放下,以避開媒介的追蹤。密特朗遺囑中明確要求在葬禮上讓女兒站在他家人旁邊,但情人的位置如何安排?還是他的發(fā)妻丹妮爾勇敢地做出了決定,她不愧為寬容大度的第一夫人,要求在葬禮中給班喬一個位置,使她能與密特朗家人站在一起。死亡能夠使活著的人和解,所以班喬第一次在公共場合下與密特朗同時出現(xiàn),卻以從未結(jié)婚的寡婦之身,面對著靈柩,陪同心愛的人走完最后一程。
(張紅非摘自《現(xiàn)代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