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學心理學呢?這是我從小的一個志向。從我個人的家庭環(huán)境對我成長的影響以及周圍同學的情況來看,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否則,就會在心理上和性格上發(fā)生扭曲。因此我從初中到高一都一直想學教育或心理。雖然當時的老師都不同意,但高中畢業(yè),我還是報考了北大心理系。
后來,即使在心理學沒有用,受批判打擊時,我還是抱定這樣的信念:任何時候兒童教育都離不開心理學,這門學科早晚會有用的。
我從很早就開始思考21世紀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需要心理學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新的時代對孩子們有什么樣的要求,孩子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zhì)等問題。所以從1979年起,我就投入到這方面的研究里去了。一投入進去,我就發(fā)現(xiàn),我們的許多幼兒園是不許說不許動的幼兒園。有一天中午我去一個幼兒園,孩子們正好起床,一個個從屋里走出來,到外屋穿衣,然后排隊上廁所,然后又排隊洗手,最后舉著雙手坐在桌前,一點聲音也沒有,沒有一個說話的。這使我想起一句兒歌“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這一套規(guī)矩完全是從前蘇聯(lián)學來的,包括洗完手之后就不能再碰別的東西這樣的細節(jié)。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當時我就想,這是在訓練一群不需要腦子,不需要思想,不需要靈氣的小木頭人。他們長大了會是什么樣呢?前蘇聯(lián)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外控的,即從外部控制,而不是去引發(f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