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國內(nèi)外還未研制出可預(yù)防性病和艾滋病的疫苗,因此,約束自己的性行為成為預(yù)防性病的當務(wù)之急。我們最高的目標是要人們放棄一切危險性行為,但個人行為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之功。好比“吸煙有害健康”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有多少人能夠改掉這個習(xí)慣?因此對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我們同時倡導(dǎo)“標本兼治”的方針。
譬如,對吸毒者來說,遠離毒品,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是防止經(jīng)血液傳播艾滋病的根本辦法。但對于那些一時難以戒斷的嗜癮者們來說,堅持使用干凈的或一次性注射器,則不失為行之有效的“治標”方法。再譬如,在預(yù)防性病方面,我們提出了“安全性行為”的概念,它的原則可用“ABC”三個字母來概括。A即“禁欲(abstinence)”,B即“忠實于你的性伴(be faithful)”,C即“正確使用避孕套(condom)”。我們首先提倡潔身自好和性伴侶間相互忠誠,如果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做到這兩點,那么堅持使用避孕套則不失為權(quán)宜之計。
只要掌握了有關(guān)基本知識,性病和艾滋病是可以預(yù)防的。從這一點上講,性病和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的漠視和回避。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調(diào)查能幫助人們認識“邊緣人群”及其危險行為,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同時,也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減少對“邊緣人群”的排斥和歧視,努力營造有利于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的良好氛圍。
當我們把那些“邊緣人”拉回來時,就是給他們的家人、給社會減少了一分危險,同時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保護了自己。那些深入“邊緣人群”,不被人理解的艱苦日子,將是一份歷史的忠實紀錄,而不會被輕易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