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盛夏時節(jié)大眾的首選飲料,除解暑開胃之外,就營養(yǎng)成分而言,人們還稱它為“液體面包”。其實啤酒中還有很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我們喝啤酒時等于同時喝下了一杯杯“啤酒科學(xué)”。
啤酒云 打開從冰箱里取出的啤酒時會聽到“哧”的一聲,同時冒出一股白煙,這就是“啤酒云”。其實所謂啤酒云非煙亦非云,原來,啤酒里的二氧化碳是經(jīng)壓力溶入的,里面的壓力可達2~3千克/cm2,打開瓶蓋時液面上下的平衡被破壞,瓶頸處的氣體立即沖出,這些氣體分子的快速運動消耗能量,使啤酒的溫度驟然從9°C降至-1°C,時間只有1/10秒,瞬間的降溫使瓶頸內(nèi)的蒸氣凝結(jié)成小水珠,如一縷縷白色云煙從瓶口冒出。
泡沫 清澈的山澗溪水奔流中會濺起細微的泡沫,但很難持久,視覺印象并不明顯,而海水揚起的泡沫卻形成白色浪花鮮明而持久,原因就在于海水中含有大量鹽分和有機質(zhì),它們與水混合后使組成泡沫的氣泡韌性增強,不易破裂。啤酒的發(fā)明者受大自然的這一啟發(fā),在啤酒配料中加入蛋白質(zhì)稠性劑,使泡沫豐富持久,通??稍诒袦魞扇昼?。
壓力 “打開瓶蓋前猛烈搖晃會增加瓶內(nèi)壓力”,這是人們的一種錯覺。國外有專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酒瓶里灌入溫啤酒,并用特制瓶蓋上的壓力表觀察搖動中的壓力變化,結(jié)果表明,無論怎樣用力搖,瓶內(nèi)壓力也沒有變化。因為溶入啤酒的二氧化碳的量是固定不變的,搖動與否壓力都是一樣大。而溫度驟然升高倒是壓力增加的一大因素,這也是保管上需格外注意之處。
色澤 細心人會發(fā)現(xiàn),我們喝到的啤酒是橘黃色,金屬容器中的啤酒則呈現(xiàn)出紅色。杯中啤酒之所以是橘黃色,是因為啤酒中的化學(xué)成分可吸收大部分光譜的光,唯橘黃色不能為其所吸收,所以才能為我們的視覺感受到。而酒罐等金屬容器中的啤酒橘黃色已消失在罐底酒液的深處,只有紅光才能從酒液、空氣中透射出來。
溫度 最適宜的飲用溫度為4°C~6°C,冷凍后會變味。
斟酒 往帶把的大杯子里倒入300~330毫升最易起泡,泡沫有防氧化作用,應(yīng)帶著泡沫喝完。斟酒時要分兩次倒?jié)M,從距杯口20厘米高處倒酒,首先左右搖擺玻璃杯,途中稍事停頓等泡沫消失一半后再繼續(xù)倒?jié)M。易拉罐啤酒不宜直接對嘴喝,倒在玻璃杯里放掉多余的二氧化碳后再喝可以感覺柔和一些。
杯子 喝啤酒只能用玻璃杯。啤酒杯不能與其他餐具一同洗,因為殘留在杯中的油脂和洗滌劑成分會影響泡沫的產(chǎn)生,而且單洗之后還要注意自然晾干以后再用,因為擦拭后,沾在杯上的抹布纖維也會妨礙泡沫產(chǎn)生。未干的杯子切忌放入冰箱冷凍室,即使微弱的冰膜也會影響香型、口味。
保管 啤酒最忌光照,易拉罐啤酒也不例外,否則兩三天時間就會變質(zhì),所以不論哪一種啤酒都裝在有色玻璃瓶里正是這個道理。家庭短期貯藏應(yīng)放冰箱冷藏室或25°C以下的穩(wěn)定室溫環(huán)境中。G (胡連榮編譯自《日本經(jīng)濟新聞》)
《海外星云》(200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