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偉
兒子在做父母的眼中永遠都是孩子,這種天經(jīng)地義仿佛意味著一個人是永遠長不大的。這樣的中國父母的眼光其實非常可笑,因為在事實上,在不經(jīng)意之中,兒子已經(jīng)長大。許多你以為很熟悉的東西,實際上在慢慢變得陌生。只是你不知道,你眉頭上還堆著"我太了解你了呵"的自以為是,不料想陷入了滑稽的泥坑。
我對我的兒子就是如此。不知不覺,兒子已是初三,快要考高中了。我因為工作很忙,也因為我相當粗心,同時還因為距離太近,極少觀察到他的細微變化。有一天,妻子對我說,你看看你兒子的日記罷,他寫了你呢。我于是找我兒子要看日記。兒子起初不肯給我看,在我好奇又懇切的要求下,他才把日記拿出來。我要承認,我有很長時間沒有看過他的日記了。以前他的日記,都是學校布置寫的,要給老師檢查,所以寫得像作文一樣,沒有他自己心里頭流出來的東西,空空泛泛,無甚可看。我在上海工作一年,回來后又住院開刀,折騰很久,沒料想就在這段自顧不暇的時間里,兒子他長大了,深沉了,開始有他自己的思想了。這篇日記就反映了他的這種默默的成長。在日記里,他說他的爸爸老了。他感覺到了我的生理的變化,也感覺到了我的思想的變化。他說我到學校去看他,他的同學對他說,你的爸爸像個老頭子。他聽了感到傷心。在他的記憶里,他的爸爸和他一樣,是個頑童,整天嘻嘻哈哈的?,F(xiàn)在,生活讓一個頑童變成了老頭子了。從他的慨嘆里,我分明感受到了我的兒子對他的父親的誠摯的情感同愛憐。我很感動。日記在我眼中模糊起來。在一片亮閃閃的模糊中,兒子的長大的臉孔漸漸清晰起來。于是在感動之外,我心里樹一
樣長出了一份堅實的驕傲。
讀完了日記,我在我兒子身邊坐下來,我想同他聊聊天。我問他他最要好的朋友有哪幾個。兒子想了想,答道:沒有,一個都沒有。我忽然覺得兒子很孤獨。因為只有孤獨才會使一個人產(chǎn)生思想,產(chǎn)生隱秘而又深沉的情懷。但是我的兒子接著說,雖然他沒有最要好的朋友,他卻和所有的同學相處得不錯。其實,他也有最要好的朋友,那就是書本和音樂。我給他的零花錢,他都拿去買了書和CD碟。他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不過,這樣的時候畢竟有限,因為他現(xiàn)在是初中畢業(yè)班,他的學校又是有名的重點中學,作業(yè)多得仿佛永遠都做不完。他沒有時間發(fā)展他的興趣愛好,沒有時間玩電腦游戲,也沒有時間想一些他這個年齡的青少年所要想的未來和生活。他的成長和成熟都是在一種不可名狀的壓抑之中頑強產(chǎn)生的。
我兒子的日記,同從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開始和自己說話了。他知道他的父母仍把他當孩子看。他和同學們也只是在下課的時間笑鬧一回。真正能深入同他的內(nèi)心世界交流的,也許只有他自己了。
他的日記現(xiàn)在不給任何人看,就像他的內(nèi)心的秘密不給任何人知道一樣。我兒子在日記里寫到我,是我老婆發(fā)現(xiàn)了他的日記偷看了然后告訴我的。我兒子給我看他的日記,顯得極不情愿,而且只允許我看寫到我的這一篇。事后,我聽見他在責怪他的母親,他的聲音里,有一種我聽來很是陌生的憤怒。
我不知道應(yīng)不應(yīng)該尊重他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