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發(fā)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幾千年前,人類還在刀耕火種;幾百年前,人類剛剛發(fā)明蒸汽機;幾十年前,人類剛剛擺脫地球引力的控制,而現(xiàn)在,人類已有足夠能力飛往太陽系里的任何行星了。那么,千年后的人類將是什么樣子呢?
有人說,我們是宇宙之子,我們不會永遠生存于一顆微不足道的小行星上。總有一天,我們會移居宇宙,而地球?qū)蔀楸贿z忘的原始家園——我們將真正成為外星人。
這會是全人類共同的愿望嗎?
前蘇聯(lián)天文學家卡爾達謝夫曾經(jīng)對未來文明的發(fā)展進行了預測,并根據(jù)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將未來文明分成了三類。一類文明是控制了整個行星上能源的文明。這種文明能夠控制氣候,阻止地震,在地殼中采礦,以及在海洋中收割。那時候,火星上可能已經(jīng)住滿了地球人,而月球則可能成為地球人的巨大中轉站。而海王星、冥王星等則成為最熱鬧的旅游探險地。但那時人類可能不斷驚呼:太陽系的資源即將消耗殆盡了!
這時候二類文明出現(xiàn)了。這是控制恒星(比如太陽)本身能量的文明。到那時候,把整個太陽系封閉起來,放進一個巨大的宇宙蛋殼內(nèi)。之后,便是三類文明,能夠控制整個星系的能量的文明。就能源而言,它控制數(shù)10億個恒星系統(tǒng)的能量,它可能掌握了愛因斯坦方程組,能夠隨意操縱時空。
有人預測,我們地球人預計在1000年左右的時間里進入二類文明。
我不懷疑這些預測的實現(xiàn)。
我知道,當文明達到二類甚至三類水平的時候,它就可能擁有一個先進到足以避免自我毀滅的社會結構,以及一種強大到足以避免像冰川期或者太陽坍縮那樣的生態(tài)災難的技術。
人在得到某種東西時候,總也會失去另一樣東西。我想問的是:我們真的必要、義無反顧地追逐更高的文明,去貼上“外星人”的標簽嗎?
科學家說,外星人可能只具備智慧和品德,但生長在地球家園上的人類,除了擁有遠不如外星人的智慧和品德外,他們可能惟獨具有心靈的感覺和性愛的享受。地球是一座音符樂園,沒有了心靈的光芒,外星人的世界會有真正的音樂嗎?只有鮮花沒有音樂,那稱得上完美的世界嗎?
我們該如何取舍?
你還要不要用一顆心去體驗,閑暇季節(jié)里,農(nóng)人把一柄柄鋤鉤掛在自家的院墻之后,門外是如雪的月色?你要不要用一顆心去感覺,清澈的河水旁,垂鬢的村女正風華正茂?你要不要用一顆心去諦聽,握在先人的手中的,那低語如河的血緣?
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上,不管是悲愴的還是曼妙的,我們總是踏歌而行。在休止符的后面,盡管再有悠揚的技術音律,我們又能擁有什么?G
《海外星云》(2001年02期)
海外星云 200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