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溪
印度獨立后至今陸續(xù)出臺了一些有關婦女的重要法規(guī),其中如1950年印度憲法,規(guī)定了對公民在宗教、性別和民族上不得有任何歧視,確認了男女的平等地位;1956年印度教繼承法第一次賦予婦女以財產(chǎn)繼承權;1976年公布的有關男女同工同酬的規(guī)定等。這些法規(guī)促進了印度婦女發(fā)展事業(yè)的進程,使婦女的地位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憲法確實賦予了婦女平等的權利,但僅有憲法的條文還不夠,平等鮮花綻放的美好形勢還有待營造。……事實上,50年來印度婦女發(fā)展進程極其遲緩?!翢o疑問,一些名門閨秀也曾問津高官要職,但一般婦女則依然匍匐在原地。文學作品中的婦女得到了充分的解放,但在實際生活中,她們卻進一步淪為男人的附庸?!?拉賈基紹爾:《婦女的地位》,《薩哈拉報》,1998年8月22日)目前,“由于沒有文化和受歧視,印度婦女的地位仍極低下?!?1998年12月16日《新印度時報》社論《婦女的保留席位》)印度社會對婦女認識上傳統(tǒng)的、根深蒂固的歧視觀念,法律對婦女權益保障的軟弱無力,以及婦女在經(jīng)濟上的不能自立,決定了她們社會地位的低下,決定了她們在生存權、人身權利、健康、受教育、參與社會政治事務和就業(yè)、財產(chǎn)繼承和維護自身權益等諸多方面均面臨著明顯的性別歧視。印度婦女權益尚得不到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