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燕敏
美國一家網站,向網民有獎征集聊天話題,其要求是:該話題大家愿聊且又難以找到答案。帖子發(fā)出后不久,就收到五百多個題目,除掉“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之類的老生常談,最后抽出這么一個話題:有錢人,是否活得更舒心?(注:在美國人的觀念中,有錢人是指那些中產階級以上的富人)
提供這個題目的叫托德·馬丁,他獲得的獎品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聊天室和去中國旅游的一張支票。不過要得到第二項獎品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他的話題聊到最后必須沒有結果。如果有人在一個月的有效時期內,對他的話題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且又獲得50%以上的支持率(以點擊率代替),那么,那張支票就要轉給那位得出結論的人。
“馬丁聊天室”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光顧留言,果然沒有一個人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到第20天時,只有一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出來:認為有錢人活得更舒心的占72%,理由是錢能使人獲得更多的自由;說不知道的占24%,因為他們從來就沒做過富人;認為可能活得更糟的占4%,理由是錢一多了,就會變成魔鬼。
時間一天天過去,到第27天時,一個名叫斯提芬·羅塞蒂的人進入了聊天室,她留了這么一段話:一些我覺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們那里就會覺得其大無比;早餐的雞蛋無法下咽,因為煮得不夠嫩;絲綢襯衫無法穿出去,因為上面有一道幾乎看不到的褶皺;襪子沒烘暖就拿來了;早報消毒后,竟然沒有熨平;他們感覺到人人都和他們作對。
在服務最周全的豪華大酒店,他們也會弄出一肚子氣來,因為白酒沒有冰到恰恰合乎他們口感的溫度;抬一抬手指,侍者沒有在30秒內站到他們身邊;走時,門童總是磨磨蹭蹭,打開一個車門,竟讓他們足足等了一分半鐘。
回到家里想泡個熱水澡,安靜地呆上一會,可是到處都在掃他們的興。就在寬衣解帶的時候,那貼身男仆突然跟了上來,趕在衣服掉在地板之前,拾在手中;剛想邁入浴室,希望能在蒸騰的熱水里獨處一番,卻赫然發(fā)現女傭正屈身用臉頰測試水的溫度;把女傭攆走,一只腳剛踏進水里,管家就手捧香檳進來了,問晚上的計劃,以便準備合適的衣服。他擺擺手,示意管家出去,手還沒有放下,墻壁上的電話響了,情人說她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人們都說,有錢人過得更舒適,可是,五十年來,我還沒有發(fā)現一個快活的富人和貴族,假如你們發(fā)現了一個快樂的富人,那一定是他的錢還不夠多,或者說他還不是一個真正的有錢人。
斯提芬·羅塞蒂的這段話貼出之后,馬上引來眾人的評論和猜測。有的說,她一定是個富人,為了隱瞞真實身份,才女扮男裝。有的說,她故弄玄虛,在寫小說。但是也有人說,斯提芬·羅塞蒂確有其人,她是個黑人,五十年前,是法國百萬富豪達梭家的女仆,1968年被來法國療養(yǎng)的伊朗國王巴列維看中,帶回伊朗。1979年,巴列維國王及家人為躲避伊斯蘭革命,流亡美國,斯提芬·羅塞蒂隨之來到紐約。1980年,巴列維國王在埃及去世,她隨巴列維國王的小女兒萊拉公主去了倫敦。2001年6月10日,31歲的萊拉公主在倫敦的倫納德酒店自殺,斯提芬·羅塞蒂又回到美國,現定居在費城。
總之,對斯提芬·羅塞蒂的猜測眾說紛紜,到底誰的說法是正確的,不得而知。但最后正是因這些胡亂的猜測,使斯提芬·羅塞蒂獲得了53%的點擊率。她勝利了,不過,據該網站在討論結束時透露,羅塞蒂拒絕了那張支票,因為她希望過幾天寧靜的日子。
(責編 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