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慧
月亮從古至今都象征著純潔、美好和團圓,也成了歷代詩人歌詠吟頌的對象。在我國浩瀚的詠月詩中,不乏膾炙人口之作。詩人們都將月亮視為自己的知心朋友,將月的陰晴圓缺融入自己的喜怒哀樂。
李白是歷代詩人中詠月甚多的,他的《清平調(diào)》中有“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之句,用月色襯托出楊貴妃的美麗。無論是“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凄迷,還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奔放,月在李白的筆下便有神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表現(xiàn)了作者一種人生寂寞、落落寡歡,惟有寄情于月、與月共飲的心情?!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成為歷代傳誦的名句,其中的“三人”可理解為自己、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李白的浪漫灑脫在此可見一斑。
說過了“詩仙”李白的佳作,怎么可能忘了和他有著深厚友誼的杜甫呢?“詩圣”杜甫與月亦有不解之緣。《月夜》一詩巧妙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敖褚灌~州月,閨中只獨看?!倍鸥ο胂衿拮诱卩~州月下思念自己,冷冷的月光,孑孑的人影,思念的空間就如月下寂寥的曠野,兩地相思之苦盡在月色中彌漫開來。
在眾多詩人中,韓愈筆下的月別有一番滋味。由于與張功曹兩人遭遇相同,而在中秋月夜觸景生情。面對命運的捉弄,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與種種不幸,韓愈力勸張功曹不以己悲,別辜負了這一年中最好的月光,不如與之一同痛飲。《八月十五日贈張功曹》:“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敝v的就是這月下的一幕。
在中唐時期,有位詩人一家從新鄭分散各地,久久不能相聚。面對戰(zhàn)亂所造成的流離之苦,對親人離散后的思念之愁,詩人只好寄情于月,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這幾句詩將詩人的思鄉(xiāng)、思家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耙灰灌l(xiāng)心五處同”更將彼此的思念融為一體,刻骨銘心,明月也為之垂淚了。這位詩人就是白居易。
李商隱在《錦瑟》中這樣寫道:“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痹诠糯鷤髡f中,珠的圓缺與月的盈虛有關,而珠是鮫人的淚。在《博物志》中說:“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睂Α跺\瑟》一詩的理解,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悼亡詩,有的認為是寫政治上的失意等等,其詩意朦朧,月色朦朧,成為人們傳誦的佳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痹碌年幥鐖A缺都被歷代才子佳人賦予了人的悲歡離合,那些關于月的神話故事更給月披上了一層神秘的紗衣?!皻堅孪抡屡_”的孤獨,“廣澤生明月”的寂寥,“江上月明胡雁過”的惆悵,“西樓望月幾回圓”的憂郁,古人都是“夜吟應覺月光寒”,而少有“僧敲月下門”的寧靜,我們只能祈盼“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了。
(指導教師:周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