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 冬
20多年前,我在鄉(xiāng)下初中念書,學校離家有十多里地的樣子,我只能住校。那個時候家里很窮,注定我不能像有的同學那樣帶足伙食費——想吃啥就買啥。隔一段時間,哥哥或姐姐就會馱一袋麥子繳到學校換成飯票,然后我再用飯票去學校食堂打飯。至于菜,則是我從家里帶來的母親親手腌的蘿卜干了。
十二三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定量供應的三兩飯讓我根本熬不到下頓飯時間。上午第三節(jié)課沒下的時候,饑餓就會如約而至,常常餓得我頭暈眼花,根本沒有精力去認真聽課。
那天上午,第三節(jié)課是語文課,剛上到一半,饑餓開始像魔鬼一樣糾纏著我不放,放在課桌里的蘿卜干讓我滿口生津。我把手悄悄地伸進桌肚,慢慢旋開瓶蓋,趁老師沒注意,迫不及待地抓了幾塊蘿卜干做賊似的放到了嘴里。
可能是我嚼蘿卜干的聲音太大了,引起了語文老師的注意。他看了我一眼,把我叫了起來,但沒有當眾羞辱我,只是讓我回答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剛嚼了兩口的蘿卜干塞在我嘴里,使我無法動口,窘得滿臉通紅。我就那么非常尷尬地站在那里,時間大概也就小半分鐘的樣子,可對于我卻仿佛經(jīng)歷了一個世紀。
老師還是讓我坐下了。同學們開始朗讀課文,趁這個功夫,我開始大嚼。老師從講臺上下來,朝我的座位走來,我想消滅“罪證”,極力想咽下。老師在我的座位旁停了下來,我吞咽的動作嘎然而止,大氣都不敢出。他把我的肩膀拍了拍,輕輕地說了句:“慢慢咽”。我低下頭,任淚水在眼眶里轉(zhuǎn)。
此事一晃過去了20多年,如今我也做了老師。每當有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那口沒咽下的蘿卜干,便信心倍增,因為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