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人們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個著名的慈善家,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層銀子蒙住了雙眼。
洛克菲勒早年貪婪冷酷,賓夕法尼亞州油田地帶的居民身受其害,對他恨之入骨。有的居民做成他的木偶像,然后將那木偶像模擬處以絞刑,以解心頭之恨,連他的兄弟也不齒他的行徑,而將兒子的墳墓從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園中遷出,說:“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內(nèi),我的兒子無法安眠!”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就在這眾叛親離中度過。洛克菲勒53歲時,疾病纏身,人瘦得像木乃伊。醫(yī)生們向他宣布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他必須在金錢、煩惱、生命三者中選擇一個。這時他才開始領(lǐng)悟到,是貪婪的惡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聽從醫(yī)生的勸告,退休回家,開始學打高爾夫球,去劇院看喜劇,還常常跟鄰居閑聊。他開始過一種與世無爭的平淡生活。
后來,洛克菲勒開始考慮如何把龐大的財產(chǎn)捐給別人。起初人們并不接受,說那是骯臟的金錢。可是通過他的努力,人們慢慢地相信了他的誠意。密歇根湖畔一家學校因資不抵債行將倒閉,他馬上捐出數(shù)百萬美元,從而促使如今芝加哥大學的誕生;北京著名的協(xié)和醫(yī)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而建成的;1932年中國發(fā)生了霍亂疫癥,幸虧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才有足夠的疫苗做預防而不致成災;此外,洛克菲勒還創(chuàng)辦了不少福利事業(yè),幫助黑人。從這以后,人們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他。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為金錢迷失了方向,后半生千金散盡,才重返生命的正道。他一生至少賺進了十億美元,捐出的就有七億五千萬。他用一生的時間才找回曾經(jīng)丟失的世界,那里有用金錢買不到的平靜、快樂、健康和長壽,以及別人的尊敬和愛戴。能做到這些,享年98歲的洛克菲勒無憾了。
我們無須像洛克菲勒走一生的彎路去尋找生命的真諦,我們只要不遠離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被金錢所奴役,那么世界就屬于我們。而那顆不被銅臭所玷污的心,就會如天上的明月晶瑩剔透,與美麗的世界交相輝映。
(幸享華摘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