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華
毛澤東同志說:“在干部政策問題上堅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風,反對不正派的、不公道的作風,借以鞏固黨的統(tǒng)一團結,這是中央和各級領導者的重要責任?!笔髨蟾嬉裁鞔_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yōu)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è)中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同時,必須挑選黨性強、作風正派、堅持原則、不怕鬼、不信邪的同志擔任組織、人事工作者。這是加強組織、人事部門自身建設必須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證。組織、人事工作者只有品德高尚、公道正派,才能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組織、人事政策,協(xié)助各級黨委及時發(fā)現(xiàn)、選拔符合“四化”要求的人才,調(diào)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抵制和糾正組織、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風。怎樣才能做到公道正派?
端正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準確識別干部、正確選拔干部、合理使用干部的重要保證。組織、人事工作必須端正思想路線,不搞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認真貫徹實事求是的原則。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首先要出以公心,正確評價干部的功過是非。我們的干部,由于每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他們既有很多功績、優(yōu)點,但也難免有弱點、缺點和錯誤。正確看待干部的功過是非,是識別干部的基礎。這就要求組織、人事工作者必須真實地反映干部的本來面目。功就是功,過就是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既不夸大,又不縮?。贿`背事實去美化不行,丑化也不行,歪曲更不行。不能從個人好惡、恩怨出發(fā),更不能夾雜著任何宗派觀點,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干部。要真正做到這一點,組織、人事工作者在評價干部時,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原則,不存私心。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還應當按照德才兼?zhèn)涞臉藴剩婵疾旄刹康臍v史和現(xiàn)實表現(xiàn)。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指出:“不但要看干部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干部的主要方法?!比耸墙?jīng)常發(fā)生變化的,評價一個干部,必須堅持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要全面地、歷史地、發(fā)展地看問題。有的組織、人事工作者評價干部時欠公平,只看一時一事,不看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只憑印象,不看本質(zhì)和主流;抓住一點,不及其余,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這些割斷歷史、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如不加以改正,對正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好新時期的組織、人事工作危害極大。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更重要的,也是更不容易做到的,是要切忌以領導個人的喜好作為衡量干部的標準。作為組織、人事部門的干部,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標準,敢于從實際出發(fā),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那種領導說好就跟著說好,領導說壞也就附合著說壞的作風,不是組織、人事工作者應有的作風。明知自己的看法符合干部的實際,但與領導的看法不盡一致時,不敢堅持自己的正確認識;認為凡是上面表揚過的,領導主張?zhí)岚蔚模筒桓艺f一個“不”字,即使這個干部有明顯缺陷和錯誤,也不敢反映,不敢批評,惟命是從,這必然影響黨的組織、人事政策的貫徹落實,必然給干部隊伍帶來損失,因此,必須堅決反對和糾正。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愛護干部,不為流言所動。當聽到反映干部的問題時,要深入調(diào)查研究,認真分析,決不能聽風就是雨,輕易下結論,更不能把道聽途說的東西向領導反映和作為使用干部的依據(jù)。對那些與事實完全不符的非議,要認真澄清,幫助挽回影響。
堅持任人惟賢,反對任人惟親
按照德才兼?zhèn)洹⑷稳宋┵t的原則選拔任用干部,是建設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堅持任人惟賢,就要按照黨的干部政策,把堅持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宗旨、德才表現(xiàn)突出的同志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
堅持任人惟賢,反對任人惟親,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打破求全責備、遷就照顧和論資排輩等陳舊觀念,必須注意克服以下幾種不良傾向。
一是只看表面,不看本質(zhì)。有的組織人事工作者選拔干部只把眼光停留在表面印象上。他們或者選拔能說會道、善于活動者;或者選拔膽子大、敢于決策者;或者選拔順從領導、惟領導是從者。
二是眼光狹窄,氣量小。有些人選拔人才,只把眼光盯著自己的周圍,在自己熟悉的范圍內(nèi)打轉轉,眼光短淺、鼠目寸光。還有的人,嫉賢妒能,只愿用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愿用比自己強的賢者。
三是思想保守,求全責備。這種傾向,是把黨的干部條件絕對化、神秘化,選拔干部,總想尋找“完人”和全才。
四是把資歷和文憑絕對化。選拔干部只注重資歷和文憑,認為資歷和文憑就是水平,而忽視干部的實際能力。
凡此種種,按以上標準選拔干部,很難選出真正的人才,或者壓抑埋沒賢者;或者無才可選,選不出賢者;或者把只有虛名而無實際能力的人當成賢者推向領導崗位。這些傾向,對黨的事業(yè)十分有害,必須堅決予以克服。
積極薦賢舉能,自覺當好人梯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組織、人事部門最重要的任務,是按照“四化”標準,做好干部的選拔配備工作。為此,組織、人事工作者必須公道正派,既要堅持實事求是、秉公辦事,還要有人梯精神,知人善任,廣納群賢,更要有愛才之心、識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藝。做到善于挖掘人才,積極推薦人才,合理使用人才。
積極挖掘人才,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準確地識別人才,擴大選才范圍,把埋藏在群眾之中的優(yōu)秀人才選拔出來。發(fā)現(xiàn)和識別人才,是一個“剖石為玉、淘沙為金”的過程。組織、人事工作者要轉變作風,經(jīng)常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了解干部,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人才。包括企業(yè)的CEO在內(nèi)的領導人才都來自于群眾,又生活和工作在群眾中,其思想業(yè)務素質(zhì)究竟怎么樣,群眾看得最清楚,也最有發(fā)言權。因此,必須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多種渠道,認真考察了解,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優(yōu)秀人才。
熱情推薦人才,就是要有容才之量,將所發(fā)現(xiàn)的人才,積極推薦給領導和機關,委以重任,充分發(fā)揮出他們的聰明才智。容才之量,就是要以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選才用才。要善于包容、吸納、凝聚各種各樣的人才。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人才后,不委以重任,只是把他們束之高閣,是對人才的一種浪費,而人才的浪費是一切浪費中最大的浪費。組織、人事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從黨的事業(yè)、企業(yè)發(fā)展這個大局出發(fā),把品質(zhì)好、有膽識、有才干的干部,包括那些比自己資歷淺、曾當過自己下級、特別是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推薦上去,提拔起來,決不能嫉賢妒能,成為人才脫穎而出的阻力,把他們埋沒、壓抑。
合理使用人才,就是要按照人才成長規(guī)律和特長,合理任用。要把那些學有所長但不擅長做領導工作的同志,安排到適應的專業(yè)崗位上去;把那些既有專長又有組織和領導才能的干部選拔到企業(yè)的領導崗位上去。這就是說,擅長當CEO的當CEO,擅長坐機關的到機關,擅長做一線工作的到一線,擅長搞科研的到技術部門,而不能造成學非專用,用非所長,讓人家干那種不能做又做不好的工作。盡量做到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發(fā)揮他們的最佳效能。要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業(yè)團結人、凝聚人。對他們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從各方面為他們施展才華、實現(xiàn)抱負提供舞臺。同時,對這些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問題,要盡可能地幫助解決,堅持用事業(yè)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適當?shù)拇隽羧恕?/p>
立黨為公,兩袖清風
組織、人事工作者手中是有權力的。這種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組織、人事工作者必須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確行使職權,贏得黨和人民的信任,為黨委當好參謀,為企業(yè)干部隊伍“四化”建設作出貢獻。相反,不能正確行使手中權力,尤其是搞以權謀私,只能干擾破壞黨的干部政策的貫徹落實,敗壞黨的聲譽,挫傷企業(yè)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秉公辦事是黨對組織、人事部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組織、人事工作者應該具備的風格和品德。在這點上,絕大多數(shù)組織、人事工作者能夠堅持原則,不徇私情,不開后門,維護組織、人事政策的嚴肅性。但也有少數(shù)干部工作原則性不強,講情面不講紀律,講關系不講政策,“開后門,送人情”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更有甚者,有的被老上級、老同學、老同事、老鄉(xiāng)的關系所困,為給他們及其子女親屬安排位置、調(diào)動工作、加官晉級,竟弄虛作假,引起群眾公憤;還有的收受賄賂,干出了違背原則、違犯組織紀律的事情。所有這些,給組織、人事部門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作為組織、人事工作者,應該勇敢地沖破“關系網(wǎng)”的羈絆,理直氣壯地講真理,不講面子,堅持原則。對那些不該辦的不辦,不該給的不給,不該用的不用,不該升的不升,真正做到選人得法,用人得當,置人得體。當前,尤其要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要敢于頂住“說情風”。在干部提升、晉級、調(diào)動、獎懲等問題上,有些單位說情風比較嚴重,使得組織、人事部門左右為難。但是,作為組織、人事工作者,不應因為有人說情而變動原意圖,不應因說情而改動原計劃。一句話,不以關系、后臺利益來取舍一個干部的任用、升降,按照需要和政策以及干部的具體情況,該怎么定就怎么定,大不了“得罪”幾個人,而得到的卻是黨的利益沒有損害。組織、人事部門的干部為維護黨的原則而做出一點個人犧牲也是值得的。
其次,要頂住“送禮風”。有的人為了自己或子女達到提升、調(diào)動、晉級的目的,熱衷于請客送禮,而個別政策觀念淡薄、意志比較薄弱的組織、人事工作者,經(jīng)不起這種送禮風的引誘,違背原則,為人所用。送“禮”者之所以有市場,主要還是“受禮”者喜歡貪便宜,我們的組織、人事工作者,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送禮者,一般都是想吃小虧占大便宜。一旦你滿足不了人家的欲望,有的就會反目,有可能使你落得個占小便宜吃大虧的下場。因此,必須引起警覺,不能把手中的權力當成自己營私的資本,否則,總有一天會倒霉的。組織、人事工作者要努力克制私欲,剛正不阿,使送禮者失去市場。當然,強調(diào)秉公辦事,不是要死板地去執(zhí)行政策,必須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對黨的干部,不論其資歷深淺、功勞大小和職務高低,到什么地方和什么單位,做什么工作,擔任什么職務,都應由組織按照黨的原則,根據(jù)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和本人德才條件做出決定,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是革命事業(yè)和改革發(fā)展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是組織、人事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強調(diào)干部在個人工作問題上服從組織決定,決不意味著組織可以不聽取本人意見,不顧干部的專長和困難。只要不違背政策和原則,又有利于干部積極性的發(fā)揮,就要適度靈活,盡可能使干部揚長避短,施展聰明才智。這與堅持原則是完全一致的。
不謀私利,是組織、人事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也是必須嚴加遵守的一條重要紀律。每個組織、人事工作者都應加強世界觀的改造,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到廉潔奉公,兩袖清風。特別是不要插手子女、親友的工作調(diào)換、職務升遷等事宜。他們的情況,所在單位最了解,哪個優(yōu),哪個劣,哪個該調(diào)換,哪個該培養(yǎng),人家最有發(fā)言權,完全應該由其所在單位的組織來決定,自己不要以示意、傳話等不正常的做法來干涉。當組織、人事部門研究自己子女、親友的提升等問題時,應當主動回避,不要過問,不要參與討論,更不要去說情。對自己和自己的子女、親友提升、調(diào)動、入黨等問題,不顧黨的原則和政策規(guī)定,利用種種不合法的手段來達到個人目的,是黨的紀律所不允許的。這樣的人不配做組織人事工作。作為一個好的組織人事工作者,必須嚴于律己,用自己的無私精神和模范行動去贏得人們的信任。
(作者系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