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依
虹影是善于講故事的女人。
從寄人籬下的妓院丫頭到君臨滬上的一代女王,申劇名角筱月桂風(fēng)塵閱遍的成長經(jīng)歷《海上王》成了虹影“重寫海上花”三部曲的頭陣。她自信站在不遠(yuǎn)不近的地方看上海,最能探勘出舊上海的快意恩仇。
帶著近似偏執(zhí)的考據(jù)癖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虹影再次講述了這樣一個奇峰兀起的“故事”:1941年秋冬,歐洲戰(zhàn)事到了最緊急關(guān)頭,上海孤島卻如世外桃源。導(dǎo)演譚吶決定演出浪漫愛情劇《狐步上海》,請來客居香港的名演員于堇回滬出演。為美國情報局工作的于堇同意了,她住進(jìn)了國際飯店,與盟國、日軍、汪偽,以及其他方面的諜報人員展開了一輪爭分奪秒的情報戰(zhàn)。當(dāng)她歷經(jīng)艱險,從日本軍方獲取了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將被偷襲的絕密情報時,卻面臨一生最困擾的難題,她的忠誠究竟在何方?
于堇將情報篡改后交給了她的上司——養(yǎng)父休伯特。而休伯特也沒有向他的祖國送出真實的情報,父女倆相繼自殺,一起“在日出之際,來看世界上最美的落日——上海的落日”。一個中國女子以美國太平洋艦隊覆沒的沉重代價改變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命運,虹影再次在跨文化語境中改寫了歷史。
虹影號稱這是首部中文“旅館小說”。虹影感慨:70年來,生來死去的事件,有愛有恨的活人,旅館從不依舊。
這樣看來,虹影還真是個會講故事的女人。她知道什么時候、對什么樣的人、講什么樣的故事才會更多吸引聽眾。她剛出國那會兒,也就是張藝謀大宅院系列正走紅時,她對外國人講“饑餓的女兒”,暗合對“文革”的反思;東亞系“海龜”在大陸文化界大小通吃的時候,她適時推出“英國情人”(即原來的《K》),同時又趕上了當(dāng)時的潮流。如今上海很熱門,虹影就有了“海上系列”構(gòu)思,但與前幾部一樣,同樣還有一個時尚元素,那就是“行走”,旅館是行者的聚散地。虹影的裝扮時尚得另類,覺得她的小說像極了她這人,有幾分流行、幾分另類、幾分懷舊、幾分世俗和曖昧。如果沒有了這些,她的小說還會賣得那么好嗎!
(陸公績摘自《新民周刊》,本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