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香美
見過一個擦皮鞋的中年人,他總喜歡別人問他:“生意好嗎?”他說,他從前很窮,種過地、扛過水泥、當過包工頭,發(fā)起來的時候,自己也開過公司。后來他垮了,又和以前一樣窮。但這一次,他不想再從打工開始——盡管他的雙臂仍和以前一樣有力,仍然可以找到一份收入不太壞的工作。經(jīng)商的經(jīng)歷讓他覺得,一定要自己去做,所有境況才能真正被改變。擦鞋攤雖小,卻是屬于他自己的“生意”。
不由想起“商人”這個詞的產(chǎn)生。很難想象幾十年前那些流浪者們會作出怎樣的回答。但他們在生與死的夾縫里作出的選擇,必定不會輕松。為生存好,為富貴也罷,做著生意的人也許會淡忘,可他們在生意之前,都曾寄托了各種各樣的愿望。
生意就是生意人把握自己生命的方式啊。沒有打工族的畏首畏尾,沒有官場上的束手束腳,無論是放馬商場還是保一時溫飽,只要一切盡在掌握的安詳,便是一個生意人的巔峰。
擦鞋人不會再失敗了。貧賤起家,再歸于貧賤。重拾了投身商場的初衷,他便尋獲了生意的意義,此后再大的風起云涌,于他便都是云淡風輕,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