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親屬關(guān)系而以親屬稱謂來相稱的社會稱謂習(xí)俗,叫作擬親屬稱謂。這類詞大多沿用了親屬稱謂,有些則是在親屬稱謂的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是親屬稱謂的社會化(非親屬化) 形式。以“老”作詞頭的一部分稱謂詞正是親屬稱謂演化為擬親屬稱謂的一種變化形式?!墩f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薄对姟ば⊙拧け鄙健罚骸凹挝椅蠢?,獻(xiàn)我方將?!薄墩撜Z·述而》:“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眲氶x:“計夫子時年六十三四歲,故稱老矣。”老年人由于年老而受尊敬,“老”字就有了“對人表尊”的語義色彩。
王力先生的《漢語語法史》:“開始這個‘老只表示年輩最尊的意思……宋代以后才變成詞頭”。
因此,在一些親屬稱謂詞前加上詞頭“老”用于社會成員之間,就可以取得親近、親切、表尊的語感效果。本文即就《儒林外史》中出現(xiàn)的一些該類稱謂詞,結(jié)合語境作淺顯分析。
老爹
“老爹”共出現(xiàn)541次,據(jù)其用法可分為兩類:
1.用以稱祖、父、岳父及官員之父。如:
①范進(jìn)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細(xì)絲錠子,即將包了兩錠,叫胡屠戶進(jìn)來,遞與他道:“方才費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錢來。這六兩多銀子,老爹拿了去?!?第三回,41頁)
②他哥子愁著眉道:“老爹而今有些害發(fā)了,說的話‘道三不著兩的?!?第十六回,175頁)
③杜少卿舉眼一看,只見婁煥文的孫子穿著一身孝,哭拜在地,說道:“我家老爹去世了,特來報知?!?第三十三回,347頁)
孫錦標(biāo)《通俗常言疏證·家族》:“世俗子為官,稱其父曰老爹?!鼻搴榱良稕芸h志·風(fēng)俗》:“祖曰老爹,祖母曰奶奶?!崩俜哆M(jìn)稱其岳父“老爹”,例②匡大稱其父“老爹”,例③婁煥文的孫子稱其祖父“老爹”?!袄系庇稍~頭“老”與“爹”構(gòu)成,《廣雅·釋親》:“爹,父也?!薄稄V韻·麻韻》:“爹,羌人呼父也?!蔽覀冋J(rèn)為該類“老爹”詞是沿用了“爹”的親屬稱謂用法,其中“老”義虛化,只作詞綴,不表實在意義。
2.對年老男子的尊稱。
(1)“老爹”猶老爺。如:
①二房里一個奶媽,領(lǐng)著一個小廝,手里捧著端盒和一個氈包,走進(jìn)來道:“二奶奶頂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第六回,67頁)
②那一日有一個五河鄉(xiāng)里賣鴨子的人,拿了一封家信來,說是余二老爹帶與余大老爹的。(第四十四回,462頁)
《辭源·老部·老爹》:“舊時仆役、平民對有官員身份的人的稱呼?!薄稘h語大詞典》“老爹”有“仆人對家主、衙役對長官的尊稱”。元張國賓《羅李郎》楔子:“老爹,門外二位叔父來了?!泵魅畲箐叀堆嘧庸{·謀緝》:“聽得老爹叫,慌忙就來到,老爹叫小人們有何分付?”
清洪亮吉《涇縣志·風(fēng)俗》:“稱縣令、丞薄、尉官曰老爹,而冠以大、二、三、四字。”例①奶媽稱嚴(yán)貢生“大老爹”,例②余大老爹是一位明經(jīng)先生,余二老爹是一位飽學(xué)秀才。這些被稱為“老爹”的人皆為有身份者,相當(dāng)于稱“老爺”。
(2)“老爹”猶老伯、老大爺。如:
①王冕道:“秦老爹!頭翁不知,你是聽見我說過的?!?第一回,7頁)
②指著內(nèi)中一個穿齊整些的老翁,說道:“不論別人,只這一位荀老爹,三十晚里還送了五十斤油與你,白白給你炒菜吃,全不敬佛!”(第二回,15~16頁)
此類“老爹”是對老年男子的尊稱,作“老伯、老大爺”講。例①王冕稱間壁秦老“老爹”,例②申祥甫稱那位穿著齊整些的老翁“老爹”。
“老爹”由稱父親或祖父等表示親屬稱謂擴(kuò)展為對一般老年男子的尊稱,乃稱謂語使用的泛化,體現(xiàn)了稱謂語言交際功能的增強(qiáng)。從親屬稱謂向擬親屬稱謂的推演,使得“老”增強(qiáng)了它的“稱呼”意味,同時消弱了它的修飾限定作用。“老爹”作擬親屬稱謂使用時,突出的是其“社會性”,弱化了其“親屬”色彩。
老叔
“老叔子”只出現(xiàn)1次,為方言,可作父輩男子的自稱。“老”字作詞頭,往往用于尊稱別人,但也有用于自稱的。“自稱”和“稱人”所采取的策略通常相反,因“老”能夠分別滿足表達(dá)“自謙”和“尊人”的需要。例:
王胡子道:“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小侄,人家將來進(jìn)了學(xué),穿戴著簇新的方巾、藍(lán)衫,替我老叔子多磕幾個頭就是了?!?第三十二回,337頁)
文中張俊民稱王胡子為“胡子老官”,王胡子對張俊民的兒子自稱“老叔子”,有自謙意味。
老哥
“老哥”共出現(xiàn)23次,其中1次為親屬稱謂用法,22次表示對同輩男子的敬稱,無長幼差別,為擬親屬稱謂。如:
①牛老道:“老哥!我這小生意,日用還糊不過來,那得這一項銀子做這一件事?”(第二十一回,225頁)
②那人見牛玉圃,嚇了一跳,說道:“原來是老弟!”牛玉圃道:“原來是老哥!”(第二十二回,239頁)
例①牛老稱卜老“老哥”,文中卻無法辨別二者年齡差別,“老哥”正是對其客氣之稱。例②中牛玉圃稱其拜盟兄弟王義安為“老哥”,牛玉圃與王義安之間應(yīng)為“義親”。曲彥斌《民俗語言學(xué)》:“類親屬中的‘干親‘義親之類雖無血緣的、親屬的關(guān)系,卻是一種習(xí)俗慣制所承認(rèn)的,經(jīng)雙方認(rèn)可而視為血族親或其它親屬關(guān)系的?!蔽覀冋J(rèn)為,該例中“老哥”為親屬稱謂用法。
老弟
“老弟”共出現(xiàn)8次,其中6次做親屬稱謂,表示對親屬同輩中年幼者的昵稱,2次用于表示位尊年長者對卑幼者的客氣稱謂,為擬親屬稱謂。如:
①余大先生嘆道:“老弟,你這些上好的基業(yè),可惜棄了!你一個做大老官的人,而今賣文為活,怎么弄的慣!”(第四十四回,459頁)
②那趙先生回過頭來,叫一聲:“哎呀!原來是老弟!幾時來的?”(第十七回,188頁)
例①中余大先生為杜少卿表兄,稱杜少卿為“老弟”有親切之感,例②趙雪齋先生和景蘭江先生為相與之人,因此趙先生稱其“老弟”以表朋友之間的客氣禮貌。
老嫂
“老嫂”在書中共出現(xiàn)2次,表示對同輩親友之妻的敬稱。例:
①季葦蕭拍手道:“妙!妙!我也尋兩間河房同你做鄰居,把賤內(nèi)也接來同老嫂作伴?!?第三十三回,345頁)
②季葦蕭道:“難怪前日老哥同老嫂在姚園大樂!這就是你彈琴飲酒,采蘭贈芍的風(fēng)流了?!?第三十四回,358頁)
這兩例皆為季葦蕭稱杜少卿之妻“老嫂”,季葦蕭同杜少卿為相與好友,因而表示對其妻的敬稱。
老侄
“老侄”書中只出現(xiàn)1次,表示對親朋中子侄輩親切的稱呼。例:
王玉輝道:“老侄,幾年不見,一向在那里?”(第四十八回,500頁)
文中鄧質(zhì)夫稱王玉輝為“老伯”,故王玉輝稱鄧質(zhì)夫為“老侄”,以表親切之意。
通過對以上這些以“老”字為詞頭的稱謂詞的分析,得出下面幾點認(rèn)識。
第一,擬親屬稱謂用法的推行,增強(qiáng)了“老”的“稱呼”意味,消弱了它的修飾限定作用。換句話說,“老”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交際功能,為了滿足社會語言的稱謂需要,這些特殊的稱謂涵義越來越被看重,從而使此類稱呼所含的“尊敬、親近”等感情色彩,附著在“老”字上面了。
第二,隨著“老”的“修飾性”功能減弱,社會交際“稱謂”功能增強(qiáng),其稱謂對象不僅可以是“長輩”如“老爹”一詞,也可用于“同輩長于己者”或“同輩小于己者”如“老哥”“老弟”等詞,甚至用于“晚輩之人”如“老侄”。以“老”為詞頭的稱謂詞不僅表尊用于稱呼別人,也可表謙用于自稱,如“老叔子”。
第三,由于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現(xiàn)象相當(dāng)嚴(yán)重,以“老”字作詞頭用于同輩女性間表尊或表敬的擬親屬稱謂用法較少?!度辶滞馐贰分邢瘛袄湘ⅰ薄袄厦谩敝惖臄M親屬稱謂詞根本沒有出現(xiàn)。倒是“老嫂”因常和“老哥”相匹配而有所使用。另外,出于“尊人卑己”原則,年長者稱小于己者“老哥”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年少者卻不能稱長于己者為“老弟”,從而造成了“老哥”與“老弟”在使用范圍和含義上的不對稱。
第四,有些稱謂詞既可用作親屬稱謂,也可用于社會成員之間作擬親屬稱謂,以便取得親近、親切的語感效果。以結(jié)拜方式形成的“干親”、“義親”之類雖無血緣的、親屬的關(guān)系,但卻是一種習(xí)俗慣制所承認(rèn)的、經(jīng)雙方認(rèn)可而視為血族親或其它親屬關(guān)系的,仍作親屬稱謂用法。
(廖頌舉,山東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