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
愛情,是夫妻北漂的原動力
上世紀80年代末,鄧婕拍完《紅樓夢》后,便喜歡上了北京這個地方,在四川長大的她有意留在北京發(fā)展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其時,還在成都的張國立也是頗有名氣,作為四川省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招牌演員和省青聯(lián)常委、省戲劇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他在省內(nèi)也算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耐髢毫?。但為了鄧婕的愿望,張國立決定去北京和熱戀中的鄧婕一起打出一片新天地。成都的朋友聽到這消息后,紛紛好言勸道:你兩眼一抹黑地跑到北京,未必就能混出什么名堂。再說就算你混出了點小名堂,可北京那地兒,大腕名人多得上一趟廁所都能撞上好幾個,能數(shù)得著你嗎?要我們看啊,與其跑到外地當(dāng)那八桿子打不著的鳳尾,還不如就留在四川當(dāng)個雞頭呢。可熱戀中的張國立舍不得鄧婕獨自一人“北漂”,三思之下,他還是放棄了在四川的一切,于1992年底來到了鄧婕的身邊。
初來北京,兩人在阜成門附近租了一間房子。那時的鄧婕因為“鳳姐”倒是紅透了北京的半邊天,可初來乍到的張國立只能成天騎著一個朋友送的破自行車,在北京城到處找活兒先混著。這一混就是半年多,人倒是累得夠戧,卻沒混出什么名堂。八一電影廠的一個熟人對張國立說,別看你在成都那邊挺紅火,這北京城里可沒幾人認識你,要做點事,你就先從配音開始吧。于是張國立在熟人的引薦下先給別人跑龍?zhí)祝?dāng)場記,做配音,后來又接拍MTV,反正只要有活兒,干什么都行。那段時間,活兒沒少干,但報酬不高,常常從清早忙到萬家燈火,才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家。但再苦再累,張國立也沒有產(chǎn)生過回頭的念頭,因為在他身邊,有鄧婕做他的精神支柱和事業(yè)加速器,困難和迷茫的時候,鄧婕總是鼓勵他:憑你的能耐,只要堅持走下去就能創(chuàng)出自己的路。
“奔馳”,是這樣買回家的
老話說得好:天道酬勤。1994年,張國立終于迎來了時來運轉(zhuǎn)的一年。這一年,他接連拍了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電影《混在北京》和MTV《霸王別姬》。幾部片子的市場反響都不錯,制片商開始注意到這個形貌平平的“外宋漢”,新的角色頻頻向他招手。雖然張國立當(dāng)時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但對劇本,他還是比較挑剔的。他和鄧婕有個共識:一個好劇本能抬舉你,一個孬劇本也能坑了你——演員在創(chuàng)業(yè)期間,最忌諱急功近利。對那些拙劣的劇本,按鄧婕的話說:寧可歇著養(yǎng)神,也不要去迎合或者湊合。一旦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劇本,張國立則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為了拍片,張國立幾乎玩兒命地干,鄧婕讓他“注意身體,悠著點兒”,可他認為機會難得,逮著了就不要輕易放過,一“悠著”弄不好就把機會給“悠”沒了。張國立成天沒日沒夜地忙活,鄧婕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她對張國立說,你還是去買輛車吧,這樣奔波少些,拍片間隙,也可以在車上打個盹。感受著老婆的疼愛,張國立心里一動,但沒有行動。他琢磨著,自己和鄧婕到北京不久,事業(yè)才剛剛開始,積蓄也確實不多,在當(dāng)時買車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呢。
隔了不久,看到張國立沒有買車的動作,還是騎著那輛破自行車頂風(fēng)冒雨來來往往,鄧婕動了動心思,再一次開腔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我看咱們還是趕緊買一輛車吧,而且要上點檔次的。有了車,咱們就可以自己逼著自己去干點大事?!边@話一下說到張國立心里去了。作為一個事業(yè)型的男人,他愿意自己逼自己干點大事。他總覺得自己和北京那些腕兒啊星啊比較,出道晚,成名晚,如果不使勁往前趕,不知什么時候就進倉庫了。真要有了好車,你不干還真不行呢。這之后,張國立果然把那輛破自行車換成了一輛簇新的奔馳轎車。有了車后,上班是方便多了,但經(jīng)濟上的壓力也多了,張國立把這種壓力變成了動力,在事業(yè)方面奔騰得更來勁了。后來,對張國立北漂這些年的進步,圈內(nèi)人有個很形象的比喻:上世紀90年代初,張國立同志從四川“騎著”自行車到了北京,之后上了三環(huán)路,當(dāng)他從三環(huán)路“騎”完一圈時,人們發(fā)現(xiàn),他屁股下面的自行車已經(jīng)換成了墨綠色的奔馳。確實,這一圈他“騎”得夠快的,如今的他又不停歇地在四環(huán)、五環(huán)路上飛馳。
這樣“拼命三郎”般地朝前趕,時間一久,鄧婕不樂意了,說:“我發(fā)覺你這人特傻,好像跟休息有仇似的。成天只知道工作工作,你就不知道歇口氣兒啊?”張國立回答:“你怎么知道我沒歇了?我歇著的時候還要向你通報啊?”“你看你成天窩在片場,連出去走走的工夫都沒有,還說歇呢!”鄧婕沒好氣地說。一看老婆心疼自己了,張國立馬上陪笑臉:“好,我歇我歇,明天就開車出去溜達。”說這話時,他的心里特溫暖,他知道自己在妻子心中的分量,知道她對他健康的關(guān)注遠勝過對收入的關(guān)注。娶個這樣的媳婦,他能不努力奮斗以回報她的愛嗎?
恩愛,體現(xiàn)在平常日子里
這些年來,張國立成了“拍片狂”,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按他的說法,我這臺習(xí)慣了固有節(jié)奏的老機器,如停下來,好些零件就會出大毛病。但鄧婕總想著要讓老公“停一?!保趺赐D?張國立不喜歡泡酒吧茶館,也懶得進舞廳、歌廳,對運動也沒太多興趣。三思之后,鄧婕悟出了一種“家庭解疲法”:在裝修新家的時候,特意為老公裝修了一個設(shè)施很到位、很舒適的“家庭放映廳”。她知道,多年來,愛拍片的張國立最喜歡的娛樂就是欣賞影視碟子,每次到臺灣、香港等地,別人大包小包地購買名牌,他卻總是買回一大包影碟。他認為閑暇里看碟子,學(xué)習(xí)休閑兩不誤。果然,根據(jù)老公的愛好所裝修的“家庭放映廳”立馬奏效,看著老公經(jīng)常怡然自得地在家庭放映廳里“歇著”,鄧婕心里特別快慰。
影視圈歷來是生產(chǎn)緋聞的地方,可張國立從影多年始終和緋聞不搭界。圈中有一個關(guān)于他的笑談:在拍《宋蓮生坐堂》這部古裝戲時,有場戲是戀人生病躺在床上,張國立扮演的宋蓮生俯下身子吻了戀人一下,這算是給不善于演激情戲的張國立出了道難題。拍攝時,張國立很擔(dān)心碰著女演員,手一直在女演員身體兩邊撐著,以保持距離。拍了幾條后,張國立實在撐不住了,就跟女演員說:“妹妹,不好意思,讓我靠一下吧?!碑?dāng)場把大伙都笑翻了。那個女演員后來說,從這個細節(jié)能看出,張哥是個非常老實本分的人。
因為忙于演藝事業(yè),張國立、鄧婕至今沒要孩子。22歲的張默是張國立與前妻所生,他再婚后,外界一直傳言鄧婕與張默存在隔膜。張國立覺得,作為公眾人物,各種傳言總是少不了的。事實上鄧婕與張默之間并沒什么矛盾,只是因為繼母這層關(guān)系,難免讓人多些猜測、妄斷。其實鄧婕一直很喜歡孩子,總認為沒有孩子的家庭不熱鬧。為此,夫婦倆在2005年初領(lǐng)養(yǎng)了個女孩。只是,和多次低調(diào)義捐一樣,夫妻倆把認養(yǎng)一事處理得也很低調(diào),以至很長時間國內(nèi)許多媒體都不知道這事。直到2005年9月,夫妻二人應(yīng)邀做香港迪斯尼樂園的開園嘉賓時,把養(yǎng)女帶著一起去了香港,這才被香港媒體打探出真相。2006年元月,張國立、鄧婕又領(lǐng)養(yǎng)了一個只有幾個月大的男孩,如今,這個明星家庭已是五口之家。
采訪中,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每當(dāng)張國立談到鄧婕時,總是一邊回答著問題,一邊含笑望著妻子,而鄧婕也與他深情凝視。記者問他,鄧婕的皮膚那么好,人也不顯老,你知道她用什么牌子的化妝品保養(yǎng)啊?張國立立刻爽朗笑道:“哦,這個不保密。那是因為她找了我這么個好老公,天天都高興,皮膚自然就好啦。女人呀,心情愉快睡眠好,就是最好的化妝品?!闭f這話時,鄧婕也忍不住樂了。當(dāng)問張國立現(xiàn)在最想給妻子什么時,他略一思忖,頗有些動情地說:我追求鄧婕那會兒,她的事業(yè)比我紅火;結(jié)婚后,她為了我的成功又犧牲了很多。我要給她的就是,要讓她最真切地感到,她當(dāng)初慧眼獨具選擇了我,她絕對沒選錯,一定會很幸福!
(責(zé)編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