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光
為了一個共同的心愿,我們相識相知;期盼作文園林的萬紫千紅,我們同心協(xié)力。雖然,你晉中我鄂南相距千里,但你卻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身旁——在我的案頭里,在我學(xué)生的桌面上。盡管,時至今日,我從未與任何編輯謀面,甚至不知發(fā)稿編輯老師的姓名,但我們卻是如此的心有靈犀、心心相印——我們共同把握著時代的脈搏,我們共同關(guān)注著孩子的成長!
我不會忘記,2002年7月——我國最后的一個7月高考。我的學(xué)生考完語文走出考場對我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見過,一細問,是在我為他們擬的作文訓(xùn)練題中。同年8月,我去西安,在《美文》編輯部聽穆濤老師說,7月9日,在西北五省發(fā)行量最大的《華商報》中有咸陽一教師考前猜中高考作文題的報道。但在當(dāng)時我還不知道該同行所依據(jù)的是《作文周刊·高中版》。時隔幾月,我收到《作文周刊》寄來的復(fù)印件,才知《臨汾日報》《山西晚報》《中國青年報》等眾多媒體紛紛報道過我與《作文周刊》的高考作文緣。雖然只是遲到的喜訊,但我依然非常高興。我要感謝《作文周刊》,是你讓我與2002年高考連在了一起;我要感謝2002高考,是你讓我與《作文周刊》結(jié)下了一生的情緣!從此,在山西,在臨汾,在太原,我多了一位朋友,一位親人,同時也就多了一分牽掛與祝?!?/p>
《作文周刊》的改版,我歡欣;《作文周刊》的成功,我喝彩;《作文周刊》的每一條消息,我關(guān)注!當(dāng)2005年9月份第一期報紙到手時,我的學(xué)生在《〈作文周刊〉VS2005年高考語文試題》中與上海卷作文題的對比欄中找到了我的名字——就在學(xué)生為之歡呼的時候,我在心頭默默致意:感謝你,《作文周刊》!自結(jié)識了你,我的生命便綻放出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