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賞映
由羅浮山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面向全國征集標志性廣告語和景區(qū)徽標的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各地的應征者,對嶺南羅浮山寄予了無限的深情厚意。他們熱情如火,佳句疊出,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著對嶺南第一名山的熱愛和向往。有許多已經(jīng)穿越了空間和地域的束縛,獨辟蹊蹺,直抒胸臆,情真意切,通俗易懂,讓人讀來備感親切。
下面是對部分獲獎作品精彩的解讀:
一、“千年道文化,萬秀羅浮山”、“登上羅浮山,才是活神仙”
解讀:突出道文化,“仙”字作文章。
眾所周知,羅浮山是道教名山,自晉代葛洪到羅浮山修道煉丹以來,這里漸漸形成了以道教文化為主流,以佛儒文化為支流的教派體系。沖虛占觀千年不衰,葛洪大仙名聲遠播。而葛洪大仙在對“道”的詮釋中,其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仙可修而致之。即認為人經(jīng)過修煉,完全可以成為“仙”。從這個意義上說,廣告語只有突出一個“道”字,扭住一個“仙”字,才算抓住了羅浮山作為道教名山的根本特點。此次獲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兩條廣告語,恰恰打在了這個點子上?!扒甑牢幕?,萬秀羅浮山”、“登上羅浮山,才是活神仙”,這兩句一個講“道”,一個講“仙”。道者,已逾千年矣;仙者,登上羅浮即可成也。這樣的句子,可謂一語點中。
“千年道文化,萬秀羅浮山”,不僅內(nèi)涵深刻,而且對仗也較工整,尤其“千年”與“萬秀”的對應,既寫出羅浮山的悠久歷史,也點明了羅浮山的無限風光,讀來也覺氣韻生動。“登上羅浮山,才是活神仙”一句,明白暢達,通俗易懂,而且極具鼓動性,當屬一句生動的廣告詞。它和一等獎的廣告詞一雅一俗,互相對應,可以說是此次征稿的“雙璧”。還有“不登羅浮山,不算到嶺南”,“夢幻仙境數(shù)羅浮,休閑度假好去處”等句,也一樣讓人愛讀易記。
二、“山水風情融文化、詩情畫意羅浮山”
解讀:抓住風景特點,渲染恰到好處。
羅浮山是風景名勝區(qū),一般地來形容贊美它卻也容易,但關鍵要獨出心載,讓人耳目一新。一等獎的“萬秀”兩個字用得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經(jīng)得住品味,耐得住琢磨。再看二等獎的“羅浮山,寫滿風景與文化的請柬”句,這其中巧妙地包含了一個暗喻,山變成了請柬,而且上面寫滿風景與文化,可謂匠心獨運。還有“山水風情融文化、詩情畫意羅浮山”等句子,也都恰到好處地點染了羅浮山的內(nèi)涵和迷人風光。
此次獲獎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動聽的美好詩句,有的講究對仗,有的講求形象,有的追求適度夸張,都做到了雅俗共賞,深入淺出,讀來瑯瑯上口,看后過目不忘。
編輯/李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