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佩玲39歲
她是香港大埔錦石新村原居民,在村內(nèi)開茶餐廳。去年中她為了食客和自身安全,找來村民陳禮昌用電鋸鋸掉餐廳門外一棵搖搖欲墜的黃槿樹,結果二人被判刑事毀壞,要留案底兼罰三萬(港幣,下同)。她花了30多萬找富豪律師清洪為此上訴,11月21日終上訴得直。
我不能被一棵樹搞到身敗名裂。就算傾家蕩產(chǎn)我都要打贏這場官司。
我們整條村都是大埔遷徙戶,住了20年,本來很寧靜,最煩是村內(nèi)那幾十棵樹,每次打風落雨就如骨牌般倒下,大埔區(qū)議員羅舜泉幫手打電話給康文署,他們又遲遲不理,我先找人鋸。誰知有個路人甲以為我們偷樹便報警,最后法庭還判我錯。一棵樹竟然值錢過我這條命,我要上訴到底。
還以為買衫要名牌,原來找律師一樣要名牌。之前有個律師是看報紙廣告找回來,講不清楚,法官都說他:“要不要我教你怎么上堂?”這次上訴為求必勝,我托了當會計師的街坊再托上托,找到打刑事最能干的大律師清洪幫手。我這間茶餐廳一個飯送加上飲料只賣17塊,每日做十幾個鐘月入3萬都無,但跟清洪見一次面收5萬。打一堂要18萬,連幫手捧file出庭的助手都要2萬。雖然要緊,不過專業(yè)即是專業(yè),法官講到哪一頁,他不用揭已知內(nèi)容,結果我打贏了。
我從未做過壞事,信佛食齋,痰未吐過一次,垃圾沒亂丟過,連警察局都未進過。當年在浸會學院拿了中文學士學位后,我就在村內(nèi)開補習社教小朋友,近年還去理工大學讀中醫(yī),得閑幫村民診癥開藥方。后來村內(nèi)人口老化,來補習的小孩愈來愈少,七年前才轉開茶餐廳。為怕餐廳前的黃槿樹會倒下傷人,我更花了萬多元造一個有鐵架保護的檐篷,取代原來的太陽傘。我鋸樹都是為村民好,有什么錯?這件事令我失眠大半年,腦內(nèi)只有“還我公道”四個字。我這間茶餐廳叫“醒記”,“星”寓意客人像無上星星一樣多,“酉”解酒水,希望客人可以安安樂樂來飲茶食飯。這次我當發(fā)場夢,現(xiàn)在夢醒,只望以后安安樂樂過日子。下次再找地方,前面千祈不好有樹,但愿好人有好報。
責任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0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