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光
局長也火了,說:“老蓋,我告訴你,吳挺英是財政局趙局長的小姨子,人家調(diào)來,趙局長給咱局額外撥了10萬元經(jīng)費,吳挺英今后的用處還用我再說嗎?……”
B單位是吃財政飯的,工作清閑獎金高,不過要想進這個單位,沒門子你別想。
這年,單位的“筆桿子”老何去世了。這就苦了單位一把手蓋主任,別看他手下四十多號人,卻沒有一個能寫的。蓋主任只好親自捉刀,應(yīng)付那些沒完沒了的文字材料。
蓋主任好歹是單位的一把手,自己動手寫材料,時間長了他心里不平衡。他多次打報告,找局長要“筆桿子”,可好幾個月過去了,也沒個說法。
那是一個星期天,蓋主任吃完早飯,翻開公文包找一份報告——明天他要參加縣有關(guān)部門召開的一個理論研討會,他想趁休息,將發(fā)言稿再潤潤色??伤楣陌?,也沒找到那份材料,一想準是落在單位了。他來到單位,門衛(wèi)黃漢說:“蓋主任,昨天你把一份材料忘在傳達室了,你要是不來,我正想給你送去呢。”
黃漢原來是一家工廠的工人,后來廠子破產(chǎn),失業(yè)了,經(jīng)人介紹,一周前來此當門衛(wèi),月工資400塊。黃漢工作勤快,蓋主任對他很滿意。
蓋主任跟黃漢進了傳達室。黃漢從抽屜里取出那份材料,問:“蓋主任,這份報告誰寫的?”蓋主任說:“我寫的呀,你問這個干什么?”黃漢說:“蓋主任,這分報告寫的還行,不過恕我直言,尚欠火候!”黃漢語出驚人,蓋主任大感意外。黃漢又從抽屜中取出幾張稿紙,遞給蓋主任:“昨天晚上我把報告做了些修改,又寫了一份,僅供參考?!?/p>
看完黃漢寫的報告,“筆桿子”出身的蓋主任服了:黃漢寫的的確比他原來寫的那篇略勝一籌。
蓋主任很是驚喜,這一嘮才知道,黃漢在原單位就是專寫材料的,廠里大大小小的材料都出自他之手。蓋主任說:“黃師傅,你來我們單位當門衛(wèi),實在是委屈你了?!秉S漢無聲地苦笑,顯得無可奈何。蓋主任突然心動:一定要把黃漢調(diào)進來!
幾天后,蓋主任就到局里力薦黃漢,他對局長說:“局長,別再往單位塞閑人了,把黃漢調(diào)進來吧?!?/p>
局長還是老話:“這個嘛,我考慮考慮?!?/p>
局長考慮了一個月也沒有考慮好。
這天蓋主任到局里辦事,人事科科長說:“蓋主任,你來得正好,給你安排個人,你說的那個黃漢嘛……”
“同意調(diào)黃漢了?真是太好了!”蓋主任興奮地搶過話頭。人事科長笑道:“你聽我把話說完哪,不是黃漢,是吳挺英,一位女同志,縣生產(chǎn)資料公司的。黃漢嘛,以后再說吧!”
“吳挺英,會寫材料嗎?”蓋主任急問。
“不會,她是倉庫保管員?!?/p>
蓋主任氣呼呼地去見局長,話不投機和局長爭執(zhí)起來。局長也火了,說:“老蓋,我告訴你,吳挺英是財政局趙局長的小姨子,人家調(diào)來,趙局長給咱局額外撥了10萬元經(jīng)費,吳挺英今后的用處還用我再說嗎?你要是每年也能要來10萬,你別說調(diào)一個黃漢,就是兩個黃漢都行,你能嗎?”
蓋主任真就不能,他沮喪地退出了局長辦公室。
調(diào)黃漢不成,蓋主任又想出一招,他和黃漢私下達成協(xié)議:單位的材料黃漢包下了,每月另加酬金1000塊。
打這以后,黃漢就兼職干寫材料的差事。單位的職工也都知道門衛(wèi)黃漢能寫,誰有個人工作總結(jié),評職稱的論文,自學考試的畢業(yè)論文等等,都求黃漢幫忙,黃漢來者不拒。當然,黃漢也從中得到了實惠:這個給他買條好煙,弄瓶好酒;那個給他送西服、皮鞋……黃漢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有時間就趴在傳達室那張桌子上寫呀寫。
這天下午,出差回來的蓋主任來到單位,先到傳達室,想送給黃漢一包好茶。黃漢不在,見到的卻是吳挺英,她正在分報紙、雜志,干黃漢的活呢。蓋主任感到奇怪,說:“你怎么在這里,黃漢呢?”吳挺英說:“有個刊物征文,我讓黃漢幫我搞一篇,以后評職稱用。黃漢在這里靜不下心,我讓他在我辦公室寫,我臨時替他一下?!?/p>
吳挺英的辦公室在二樓,門虛掩著。蓋主任推開門,就見黃漢伏在辦公桌上,在一沓稿紙上很投入地寫著。只見他西裝革履,脖子上系著扎眼的大紅領(lǐng)帶,手指間夾著一枝冒著縷縷青煙的三五牌香煙,不知底細的,哪會想到他是一個看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