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勛
德國科學(xué)家巴特勞特是一個愛較真兒的人,他也特別喜歡中國清代文人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他想不通,為什么蓮會“出淤泥而不染”呢?為了較真兒,他特意做了個試驗:將炭黑撒到蓮葉上,再用噴壺灑水。果然,污物和著水珠一同滾落,蓮葉潔凈如初。試驗結(jié)束后,巴特勞特給自己訂下一個目標(biāo):要讓這一現(xiàn)象變成生活中的實際應(yīng)用。
于是,他開始了進(jìn)一步的實驗,他從顯微鏡里觀察到,蓮葉表面是許多乳頭狀的小包,包上有一層很薄的蠟?zāi)?,污物只能停留在小包的頂端,很容易被水珠帶走。根?jù)這一發(fā)現(xiàn),巴特勞特發(fā)明了用于汽車或建筑物表面的“自潔薄膜”,可使灰塵很容易被雨水沖洗凈。
今天,這種“自潔薄膜”已被廣泛應(yīng)用。
因為較真兒,人生有了目標(biāo),成功才會有希望。
(石景瓊摘自《青年科學(xué)》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