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岷源
“黨委政府在關心你們,公安機關在保護你們,市民群眾在支持你們?!边@是廈門市市委副書記陳炳發(fā)對廈門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評價,而廈門市公安局長邵華更稱贊這個由民間反扒聯(lián)盟轉變而來的組織是“義勇之師”。
地方官員如此正面的公開表態(tài),在全國民間反扒組織普遍興起,卻又備受質疑的背景下,顯得非常特別?!斑@支隊伍成立兩年多,他們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本唧w聯(lián)系和培訓反扒志愿者的廈門水陸交通公安分局反扒大隊大隊長高湖南同樣對他們表示滿意。
據(jù)廈門警方的信息表明,去年,這些志愿者共抓獲扒竊等違法犯罪嫌疑人641名,其中被依法處治安拘留、勞動教養(yǎng)、判刑的有315名,處理率達49%,為群眾挽回經(jīng)濟損失近百萬元,全市扒竊報警案件下降30%。更重要的是,不僅戰(zhàn)果非凡,反扒志愿者大隊同時也獲得了政府、警界和市民的歡迎和贊譽。
事實上,正當社會對國內民間反扒組織褒貶不一,對其價值及合法性爭辯不斷之時,廈門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兩年的發(fā)展,為全國反扒組織的生存困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樣本。
政府認可
吳東亮是廈門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頭兒,1.78米的身材結實健壯,眼神犀利,語速很快,其神情言語儼然便衣警察模樣。這個福州人的“主業(yè)”是文化傳播公司的老總,還是平潭商會秘書長。但自加入義務反扒之后,其“義工”的身份幾乎替代了他公司經(jīng)理的角色,朋友戲言,說:“他是主副顛倒了?!?/p>
吳東亮涉足義務反扒,緣于他公司一名女職員下班途中錢包被搶。那是2004年4月的一個下午,公司發(fā)放薪水,楊小姐等著這份工資來救治患癌癥的父親。夜里下班回家,途中卻遇扒手,救命錢被搶,她給吳東亮打電話,傷心地哭喊。
出于正義,吳東亮隨即萌發(fā)了“上街抓小偷,要回救命錢”的念頭。次日上班,他在公司說了自己的想法,從武警退伍的林孝煊和空軍退伍的劉槍文兩名員工便要和吳東亮“共同反扒”。3人“潛伏”在楊小姐遭搶的那個路段,來回轉了一個上午,卻不知誰是扒手?!翱瓷先フl都像,誰都不像?!眳菛|亮說起當初的情景,搖頭苦笑。那天,他們茫然而歸。
此后數(shù)日,他們接連上街搜賊,卻不知賊影何處。沮喪之中,吳東亮給110報警,告知警方“我們要上街抓小偷”。
指揮中心的電話轉給了反扒警官高湖南。高隨即約談3人,見其熱情高漲,富有正義,便耐心解釋,告知他們如何合法反扒,如何保護自身安全,如何掌握反扒技巧等等。高警官請示上司之后,決定安排他們隨警反扒。
高警官告知記者,當初他們警方行事,亦有風險?!八麄円允裁瓷矸葸M行反扒?傷及扒手或自己被傷,咋辦?但看到社會公眾對反扒的這份熱情,我們怎能潑冷水呢?”
后來的事實讓警官放下了心。因為吳東亮他們不僅熟悉了反扒要領,還在反扒過程中注重言行和證據(jù),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義務反扒堅持了一年多的時間,僅吳東亮本人就抓獲小偷20多名。
吳東亮和他的同伴都學會了偽裝。有時一副白領打扮,提著公文包與行人走在一起;有時穿著破舊的衣服,頭發(fā)散亂,混跡于打工者人群;有時裝扮成街邊擦鞋的,路邊撿破爛的。他們的化裝讓扒手難以辨認,但自己卻能慧眼識賊。
當然,也有遇險的時候。有一回,他們在環(huán)島路上跟蹤一幫廣西籍扒手,公交車到了終點站,其頭目一男一女認出了吳東亮他們,不出半小時,賊幫就叫來20多個同伙,將吳東亮4人團團圍在附近的山林之中,雙方對峙一陣,幸好廈門警方為保護義務反扒人員安全有套危機處理預案,高警官率警員隨即趕到,當場擒獲3賊。
吳東亮的名聲不斷擴大,加入他的行列的志愿者也與日俱增。廈門警方已經(jīng)意識到這支民間反扒隊伍對于社會的作用,他們及時地因勢利導,遂于2005年12月,與《廈門晚報》聯(lián)合發(fā)起,組建廈門反扒志愿者大隊,將原有的反扒者納入其中,同時招募新人,任命吳東亮為大隊長。目前,已有成員252人,分設9個中隊,其中還有一個女子中隊。
“我們雖是義務反扒,但決不是一盤散沙,而是政府認可的—支能戰(zhàn)斗的隊伍?!?/p>
眼前的事實證實了吳東亮所言。這個民間性質的反扒組織,有其嚴密的章程、行為規(guī)范守則,以及誓詞和倡議書,還有曲調高昂的《反扒志愿者之歌》。
其中,他們在“行為規(guī)范守則”中有這樣的規(guī)定:“反扒志愿者屬于自發(fā)性的群眾組織,不具執(zhí)法權,所有行動均應在公安機關指導下進行。”“隊員違規(guī)使用防衛(wèi)器械傷及嫌疑人者,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反扒隊員的主要職能,是協(xié)助警方在車上、站點及公共場所進行反扒、反搶。如在平常遇到其它違法犯罪行為時,應積極充當警方信息員角色,在警方和大隊長知情并同意之前,不準私自組織隊員采取行動?!?/p>
這支隊伍發(fā)揮的作用為警方看重。比如在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的現(xiàn)場,沿途圍觀群眾多達30多萬人。吳東亮說,類似這樣的重大活動,他們都會協(xié)助警方提早布點,尤其在主會場、終點站、每5公里站點,這些人多之地,散場時,正是扒手的活躍之地,反扒者隱蔽其中,即有防范的作用。此外,廈門投資貿易洽談會、世界合唱節(jié)、臺交會等等,他們同樣參與防扒反扒的工作。
但吳東亮同時坦承,至今,盡管他的隊員在反扒過程并未傷及扒手,但他仍然擔心,生怕隊員被傷或對扒手有過激的行為。類似的狀況,在其他城市時有發(fā)生,也正因如此,社會對民間反扒的認識,有不同的看法。
輔警的作用
來到廈門市思明區(qū)典寶路75號,沿著彎曲小巷,走到盡頭,便有一座3層舊樓,并不起眼的大門,左右兩邊掛著“廈門市公安局輪渡派出所”和“廈門水陸交通公安分局反扒大隊”兩面醒目的牌子,這樓的第三層,就是廈門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辦公室,用吳東亮的話說,那里是他們的“家”。
之所以有“家”的感覺,是因為廈門警方真心實意地把他們當成“自家人”,關心、扶持、鼓勵這些熱心公民的反扒之舉,保護他們對于社會所體現(xiàn)的責任感和正義感。
至今,廈門市公安局已出臺了兩份“關于全力支持反扒志愿者開展反扒工作”的紅頭文件,明確指出,“全市各警種都要熱心支持義務反扒的工作。當反扒志愿者抓獲犯罪嫌疑人后向指揮中心報警求助的,指揮中心要即刻向報警人就近的派出所、巡警大隊下達指令,相關民警必須馬上出警趕赴現(xiàn)場,并用警車護送義務反扒志愿者到案件管轄所在地派出所,做好案件移交工作。若發(fā)現(xiàn)拒絕協(xié)助的行為,當事警員將被接受調查。”
不僅如此,廈門警方的措施還規(guī)定,反扒隊員因緊急情況使用交通工具進行跟蹤扒竊者而違章的,路面執(zhí)勤民警經(jīng)核實之后,按特殊情況處理;積極與公交部門商討,分期分批為反扒志愿者辦理公交、中
巴“一卡通”,解決他們上車反扒免費乘車問題;在條件成熟時,安排警方專用車輛接送反扒志愿者開展反扒工作。并為他們購置必要的防護器材;一旦發(fā)生侵害反扒志愿者的案件,案發(fā)公安機關要優(yōu)先處置,切實加大查處和打擊的力度。
去年8月的一個晚上,反扒志愿者李文來在廈門環(huán)島路的椰風寨進行反扒跟蹤時,事先埋伏此地伺機報復的幾名扒手向他沖來,用敲碎的啤酒瓶砸打李文來。接到報警,警員迅速趕到。傷者11點半送進廈門中山醫(yī)院,半小時后,市公安局長邵華趕至探望,返回局里,連夜成立專案組,聯(lián)動布控,次日,案犯一一就擒。
邵華的關心讓反扒隊員感到溫暖。據(jù)吳東亮介紹,年終的時候,邵局長還安排專門的時間宴請隊員,新年致他們公開信,并有信息問候。局里舉辦警民聯(lián)歡會,他特地交代,讓反扒志愿者前排就坐。
去年,廈門市公安局還為這支義務反扒隊伍撥出數(shù)十萬專項經(jīng)費,用于培訓和配備防護器材等等。同時他們與《廈門晚報》合作,收集反扒志愿者事跡,編篡出書,并請市委政法委書記陳炳發(fā)作序。又與廈門市集郵票品局合作,制作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成立紀念封和明信片,分寄社會各階層,為義務反扒造勢宣傳。
在對志愿者的行為予以保護和鼓勵的同時,廈門警方與這支義務反扒隊伍亦有非常順暢并行之有效的“聯(lián)席互動制度”。他們約定,反扒大隊掛靠廈門輪渡派出所,業(yè)務和品行方面完全接受警方的培訓和指導,派出所指定專人聯(lián)絡(全國僅有的),定期召集會議,通報相關信息,監(jiān)督和帶領反扒志愿者開展反扒工作,同時敦促隊員既要有正義感責任感,又要知法守法,確保反扒過程合理合法。
事實上,廈門警方對于民間義務反扒的態(tài)度,始終保持著熱情與理性兼顧。該市水陸交通公安分局分局長紀邊強為此撰寫的一篇調研報告,就指出了這個城市民間反扒的社會意義、面對的問題及其理性的思考。也正因如此,當許多地方對民間反扒說法不一的時候,廈門卻是“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在相當程度上,這種社會力量彌補了警力不足的問題。
高湖南警官告知記者,“廈門市現(xiàn)有2600多部公交車,180條線路,800多個站點,每日載客150萬人次。如今廈門是個公交發(fā)達的城市,約70%市民乘坐公交。公交線上扒手活躍,而全市的專業(yè)反扒警察只有29人,協(xié)警23人,跟車率不足1%。警力不足,使他們對反扒防扒有些力不從心。現(xiàn)在,義務反扒的出現(xiàn),明顯起到了輔警的作用?!?/p>
“不僅如此,一些老扒手與我們‘交手之后,早已‘臉熟,而志愿者卻是生面孔,往往這個時候,義務反扒隊員就成了我們的秘密武器?!?/p>
政府的作為
對于民間反扒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除了警方的熱心扶持之外,廈門市政府的相關部門同樣有積極作為。
為了最大限度避免義務反扒隊員可能陷入的生命危險和司法困境,經(jīng)市政府出面協(xié)調,廈門市中山醫(yī)院為他們開辟救護綠色通道,享受警員的同等待遇。廈門市金海灣律師事務所擔當他們的法律顧問,義務提供法律援助。市里還安排專項經(jīng)費,為志愿者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更加激勵志愿者的是,在反扒大隊的成立儀式上,市委副書記到場講話,熱情洋溢地稱贊他們是“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義勇之師”,市政協(xié)副主任陳耀中向他們授旗。會上,包括市委宣傳部、團市委、綜治辦以及交通、民政、運管、公交等部門亦當場表態(tài),盡力支持義務反扒的工作。
一周年之后,市委政法委為他們舉行表彰會,在反扒志愿者中評選一批先進個人,授予他們“英勇無畏青年”和“反扒能手”的稱號。其間,政法委書記陳炳發(fā)言,指稱“廈門反扒志愿者大隊所取得的成績,與這支隊伍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推得好是分不開的?!彼瑫r倡議,全社會都要弘揚反扒志愿者不計得失、嫉惡如仇、主動配合、自強不息的“反扒精神”。
面對新生的社會組織,廈門市的政府部門為何如此重視扶持和培植這種民間力量?高湖南警官以他的理解回答了記者的疑問,他說:“政府的積極作為,既鼓勵了民間的正義之舉,又減少了廈門的偷竊案件,可謂是明智的選擇,體現(xiàn)出執(zhí)政智慧,凝聚民心。”
當一些城市的民間反扒組織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時候,廈門市的反扒志愿者卻贏得政府的幫助和信任,并使自己的正義感和責任感,為政府認可,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