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鴻雁
在當代社會里,“現(xiàn)代化”與“多元文化”的矛盾仍然存在。對一個民族來說,無形文化遺產(chǎn)是本民族基本的識別標志,是維系民族存在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如果沒有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的存在和堅持,它就會不可避免地消亡。為此,關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民間文學藝術,運用法律手段保護民間文化傳承人的權利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傳承人保護的相關概念
在民間文學藝術流傳過程中繼承其精華并加以傳播的人為民間文學傳承人。研究民間文學傳承人的保護問題,必須首先了解民間文學和民間文學傳承人的相關概念。
(一)民間文學。民間文學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民間文學與傳統(tǒng)文化相比,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體系非常龐雜,而民間文學的內容體系則相對單純。從各類國際性文件所列舉的示例看,民間文學的個體表現(xiàn)形式與著作權客體基本相似,如民間故事、民歌、民間舞蹈、民間工藝品等。
(二)傳承人。民間文學傳承人既可以是公民又可以是單位。從主體的類型來看,民間文學傳承人有五種類型:一是以個人為原始材料提供者的講述人、演唱人、制作人、表演人都應當是民間文學藝術的傳承人。 二是以家庭為傳統(tǒng)技藝知識為主要特征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從技藝知識歸屬的角度來講,家庭祖?zhèn)鹘^藝的傳承人應是該家庭或某個家庭成員。三是以群體為承襲同一文化傳統(tǒng)的人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區(qū),即通常所說的當?shù)刈迦骸⒈镜鼗虍數(shù)厝?、民族、部落、原生地居民等(與行政區(qū)域所劃分的民族區(qū)域概念不同)。四是以社會組織依法發(fā)掘研究并持有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該社會組織是傳承人。五是以國家進入公有領域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其傳承人和作者的權利都應該由國家來行使。國家也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主動收集本國瀕臨失傳的有價值的民間文學藝術材料,使自己成為傳承人。出于保護國家重大利益的需要,國家還可以依法公開宣稱自己是某項民間文學藝術的傳承人,比如景泰藍的制作和景德鎮(zhèn)的某些國寶級的瓷器等。
(三)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的認定,應當體現(xiàn)出自治和國家相結合的特征。但是作為法律意義上的傳承人必須在身份上加以認證,否則其權利義務難以界定,也不利于對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所以,在確定傳承人的時候,國家可以通過鼓勵申請的方式來進行,但是要對申請實施必要的審核,同時,國家也可以依職權主動確認具體的傳承人。
傳承人的權利
為了保護、開發(fā)以及發(fā)展民間文學藝術,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的權利應該由法律界定。對于這種無形財產(chǎn)的傳承人來說,其權利應當包括六項:
一是復制權、公開表演及發(fā)表權。傳承人有權決定自己所掌握的作品或者信息是否公開表演或發(fā)表。
二是署名權。國際上制定的《保護民間文學藝術表達,防止不正當利用及其他損害行為示范法條》規(guī)定:“在一切向公眾傳播的印刷出版物中,均需以適當?shù)姆绞阶⒚饕磺衼碓疵鞔_的民間文學表達形式的出處。”這一條款可看作對署名權的規(guī)定。
三是修改權。民間文學藝術本身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古老的民間文學藝術只有推陳出新、銳意改革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作為民間文學藝術的傳承人,在不違背民間文學的基本思想和內容前提下具有修改權。
四是獲得報酬權?!笆痉斗l”規(guī)定了出版、復制等以其他傳統(tǒng)方式向公眾傳播民間文學藝術表達方式的財產(chǎn)權利。
五是國家資助權。國家有義務扶助民間文學藝術發(fā)展和利用,而作為在國家有關機關登記備案的傳承人來說,他們有權從政府那里獲得相應的物質補助。
六是傳授權。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有權利和義務決定將自身掌握的技藝知識向誰傳授、通過什么方式傳授,但是這項權利不能與國家有關的強制性法規(guī)相沖突。
傳承人權利的法律保護
在現(xiàn)代社會里,由于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后繼乏人,民間文學藝術面臨著消亡的危險,為此,必須加強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的法律保護。
一是在許可他人發(fā)表或使用自己所掌握的民間文學藝術的時候,傳承人應當與被許可人簽訂書面協(xié)議。書面合同既是當事人各方履行各自權利義務的明確依據(jù),同時在解決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糾紛中也有利于雙方的舉證。
二是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可以利用已有的各項知識產(chǎn)權制度,在現(xiàn)有的知識產(chǎn)權框架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主要是通過技術秘密的保護制度,保護自己不愿為人所知的屬于民間文學藝術范疇的技術和技巧;傳承人可以使自己的權利轉換為著作權的權利,率先發(fā)表自己的作品,使得自身的權利得到保障;傳承人也可以通過表演、錄音、錄像、廣播等方式依法取得鄰接權;傳承人還可以通過專利和注冊商標的方式保障自己的權利。
三是國家有關職能部門設立相應的登記制度,編制出目錄來確定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的合法地位和相應的權利。對于那些意義重大、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chǎn),應當主動收集整理,通過組織有關專家著書、錄像、錄音等方式使之成為傳承人,從而對它們進行更有成效的保護。
民間文學藝術不同于一般的財產(chǎn)權客體,它既包含有形資產(chǎn),又包括無形資產(chǎn),它既可能是個人的財產(chǎn)和財富,也牽涉到民族和國家的利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需要全社會關注和法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