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羅馬時期,普羅塔克就曾說:“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也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痹娫~語言精煉,深受學生喜愛,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能巧用詩詞會使歷史課變活動,打動學生的心,會使歷史課更有生氣,并能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歷史熱情因此被點燃起來。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新教材的特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突出探究學習。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時,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完成歷史教學任務(wù)的關(guān)鍵。我經(jīng)常用一些詩詞導(dǎo)入新課、突破重點、難點、總結(jié)課堂。結(jié)果,絕大部分的學生,馬上就能完成學習狀態(tài)的轉(zhuǎn)換,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用詩詞導(dǎo)入新課,使歷史課堂熠熠生輝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币惶煤谜n,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自然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們的授課過程中。所以,要提高歷史課教學的實效,導(dǎo)入的設(shè)計是相當重要的。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我經(jīng)常有一些詩詞導(dǎo)入新課,從而使整堂課有一個良好的序幕。比如在講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主題《秦朝的統(tǒng)一》這一課時,我就借用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的下闕詩詞導(dǎo)入新課,歌詞出現(xiàn)采取了配樂朗讀的方式,在學生聽全詞的時候,我就把下闕給學生寫在黑板上:“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借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學生聽完全詞后,我就用彩色粉筆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劃出來并分別給學生作解釋。在毛澤東筆下的幾位古代帝王,秦始皇是首位,那么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看看秦始皇有哪些功績值得放在首位呢?從而帶學生一同走進了《秦朝的統(tǒng)一》這一課。
二、用詩詞突破重點、難點,使歷史課堂詩意盎然
詩詞往往是歷史的縮影,應(yīng)用詩詞,重溫歷史,可以有效地點燃學生的激情。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突破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在講“五四運動”時,我用了《共青團之歌》,“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青春點燃未來”。一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共鳴,激起了學生久違的青春自豪感。在熟悉的樂曲當中我們開始追述青年節(jié)的由來,由此導(dǎo)入新課,學生從一開始就興奮起來。
還有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狈从沉巳龂鴥蓵x南北朝時佛教盛行的情況。統(tǒng)治階級為鞏固統(tǒng)治,利用佛教欺騙和麻痹廣大人民,當時許多皇帝、王公、貴族和大臣都大力推崇佛教,因此出現(xiàn)了佛寺遍布各地,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倉廩縣豐實?!眲t以典型的視角描繪了開元盛世的景象。“暖風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狈从沉四纤谓y(tǒng)治者不思進取,茍安江南的情況?!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笔菍椨鸬脑u價,李清照用項羽至死不肯過江東、有英雄的骨氣來諷刺南宋統(tǒng)治階級茍且偷安江南一隅、醉生夢死、歌舞不休、不思進取的行徑,但她沒有看到項羽敗亡的必然性。
可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詩詞,不但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歷史感,而且還可培養(yǎng)學生歷史領(lǐng)悟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寓學于樂,輕松學習歷史的效果。
三、用詩詞作總結(jié),使歷史課堂詩興悠遠
新課上完后,我常用一些詩詞作總結(jié)。比如在學完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上冊的《左宗棠收復(fù)新疆和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我就用“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guān)?!眮砜偨Y(jié)左宗棠收復(fù)新疆,贊美左宗棠在新疆創(chuàng)造的偉大功績?!恶R關(guān)條約》的簽訂,臺灣的割讓,中華民族在流淚、流血。我就用了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眾所周知,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在講完《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后,我就用“竹槍一枝,打得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天;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到天”,來形象說明鴉片輸入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我用“人間黑霧沉于海,天上紅霞化作堤”,來小結(jié)“虎門銷煙”。表達了對禁煙運動的贊美之詞和廣大人民的喜悅之情。用“茍利國家生死以,凱因禍福避趨之?!辟澝懒謩t徐強烈的愛國情懷,成為許多人的座右銘,激勵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2003年3月,溫家寶當選為共和國第6任總理后,在記者招待會上就用了這首詩的后兩句,表達了他為國操勞的決心。
總之,在歷史課堂上穿插講解這些詩詞,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詩詞不但有助于理解歷史知識,更能提高文學修養(yǎng),有“一箭雙雕”的功效。
(責任編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