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些理念是課改的進步,可是由于理解的偏失,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閱讀“過分自主”,缺少教師有效引導的現(xiàn)象,導致了學生的閱讀感悟十分膚淺。膚淺的閱讀,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影響閱讀教學質量。
閱讀教學需要深度閱讀。深度閱讀,是指個體在閱讀文本中,能夠潛心會文,對閱讀材料有更深層次意義的理解,即能對文本加以個性化的、合理的感受、理解。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能夠走出文本,深悟深思出文本背后所隱藏的意義世界,進而更加有效地閱讀感知。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文本,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感悟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下面以《哪吒鬧?!芬徽n的教學為例,嘗試闡述這一問題。
問題案例
(課文第二節(jié):夜叉從水底鉆出來,只見一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便砍。小哪吒可機靈啦,身子一閃,躲過了這一斧頭。隨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別小看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還重,一下就把夜叉給打死了。)
師: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描寫打夜叉的內容,你讀出了什么?
生:從“小哪吒可機靈啦,身子一閃,躲過了這一斧頭”可以看出哪吒很機靈。
生:我覺得哪吒敢和夜叉打斗,很勇敢。
生:哪吒的乾坤圈比一座大山還重,“一下就把夜叉給打死了”,哪吒力大無窮,武藝高強。
……
師:的確,哪吒很機靈很勇敢,而且力大無窮,武藝高強。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哪吒的形象來。
(生讀,較有感情)
師:請大家再閱讀大戰(zhàn)三太子的一段,談談你的理解。
(第三節(jié):三太子跳出水面,氣沖沖地對哪吒說:“你打死我家夜叉,該當何罪?”說著,舉槍便刺。哪吒一縱身,趁勢抖出渾天綾。那渾天綾立刻噴出一團團火焰,把三太子緊緊裹住。三太子只好現(xiàn)出了原形。)
生:從“哪吒一縱身,趁勢抖出渾天綾”可以看出哪吒很機靈。
生:“那渾天綾立刻噴出一團團火焰,把三太子緊緊裹住”表現(xiàn)了哪吒勇敢、武藝高強。
師:同學們體會得很好。你能把這個機靈、勇敢、武藝高強的小哪吒讀出來嗎?
(生讀,較好)
案例剖析:
案例中,教師能夠尊重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讀感悟的空間,尊重學生閱讀的感受理解。他們通過自主閱讀,初步感受到了文本的意義。初看,似乎符合課改理念。然而,這種“自讀感悟”缺少了教師的深度引導,沒有對課文關鍵詞的咀嚼品味,沒有對語言文字的涵詠賞析,沒有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的閱讀感悟相當膚淺,閱讀感悟水平只停留在—個淺層次上,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文本中蘊含的思想內容也沒有充分發(fā)掘。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得不到充分體現(xiàn),閱讀教學效果不佳。
改進案例
深度閱讀“大戰(zhàn)夜叉”
(師引導閱讀第二節(jié))
生:哪吒很機靈、勇敢……
生:哪吒力大無窮、武藝高強……
師:的確,哪吒很機靈,很勇敢,而且力大無窮、武藝高強。請大家再來仔細閱讀第一句話,想一想,當夜叉從水底鉆出來,看見一個娃娃在洗澡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他會想,我以為是誰掀起的滔天巨浪呢!原來還是一個小娃娃呀!
生:夜叉想,這個小娃娃有啥了不起的,我一斧頭就能把他砍死……
生:夜叉想,別跟他廢話,趁他不注意,干脆我一斧頭把他砍死,回去向龍王爺請賞。
師:你覺得夜叉怎么樣?
生:夜叉太自負了,他看哪吒是個娃娃,就認為哪吒本領小,其實他失算了。
生:夜叉趁人不防備,便下毒手,真卑鄙!
師:是啊,看到這一幕,我們真為哪吒捏一把汗,可是小哪吒是怎么對付夜叉的“黑手”的?請大家再讀讀第二句,你讀出了什么?
生:小哪吒只“一閃”,便躲過了斧子,真機靈。
師:“一閃”是什么意思?
生:“一閃”是指身體向旁邊躲避。
生:雖然哪吒正在洗澡,沒提防夜叉向他下黑手,可是哪吒反應極快,一下子就閃開了。
師:這“一閃”把哪吒的機靈勁刻畫得栩栩如生!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想一想,哪吒僅僅是“閃”嗎?他還做了什么?
生:哪吒“隨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師:“隨即”是什么意思?
生:“隨即”就是馬上、立即……
師:這里說哪吒“隨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用的是“隨即”,能不能用“然后”、“接著”呢?(出示換詞后的句子與原句比較)請大家比較閱讀體會。
生:用“隨即”顯得哪吒速度更快。
生:用“隨即”感覺哪吒“閃”的同時,便取下乾坤圈,這兩個動作幾乎同時進行;而用“接著”、“然后”,感覺哪吒在“閃”過以后才取下乾坤圈,動作較慢。
生:“隨即”說明哪吒反應極快,非常機靈,夜叉根本沒有反應便被打中了……
師:這里“閃”和“隨即”兩個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哪吒的機靈、果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用詞準確生動。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將小哪吒的形象讀出來。
(生讀,有聲有色)
?。墼u析:學生初讀文字,感受到了哪吒的個性特點,但這時的感受是膚淺的。于是教師引導學生深度感悟課文:首先仔細閱讀描寫夜叉的語句,想象夜叉看到哪吒洗澡時的想法,學生想象豐富合理,讀出了多元感受,認識到夜叉“突放冷箭”的丑惡嘴臉;然后,重點閱讀描寫哪吒機靈、勇敢的第二句話。一是讓學生品讀“一閃”。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閱讀,進行了一番咬文嚼字,體會到“一閃”生動傳神地刻畫出哪吒的機靈。二是用換詞法品讀“隨即”的內涵。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更為深刻地感悟到哪吒反應極快.極為敏捷的個性特點。也領會了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有效地進行了語言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深度閱讀“大戰(zhàn)三太子”
(學生閱讀描寫大戰(zhàn)三太子的一段后)
生:哪吒機靈、勇敢、武藝高強……
師:體會得很好!請大家再讀讀第一句,你覺得三太子怎樣?
生:從“三太子氣沖沖地”可以看出他很霸道。
生:三太子平時一定很傲慢,聽說哪吒竟然打死他家夜叉,當然惱羞成怒了。
師:你體會得很準確!
生:三太子也是一個突放冷箭的小人,他說著話,舉槍便刺,也想乘哪吒不備,就下黑手。
師:是的,我們再來看看面對三太子的“突然襲擊”,神奇的哪吒是怎樣應對的吧!請大家再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體會。
生:哪吒一縱身,就輕易地避開了這一槍,真機靈。
師:“一縱身”是什么意思?
生:“一縱身”就是身體向上一跳。
生:雖然三太子突然向哪吒刺槍,可哪吒反應極快,一縱身就躲開了老遠,三太子根本傷不著哪吒半根毫毛。
生:從“趁勢抖出渾天綾”可以看出,哪吒不是完全躲避,而是同時抖出了渾天綾,一下子就制服了三太子……哪吒真是機智勇敢。
師:說得好!請同學們對比閱讀描寫哪吒打夜叉和大戰(zhàn)三太子的句子,思考:三太子和夜叉對哪吒的進攻有什么相同之處?哪吒分別是怎樣對付的?
(生比較閱讀)
生:三太子和夜叉都對哪吒發(fā)動了突然襲擊:夜叉見到哪吒,二話沒說,“舉起斧頭便砍”;三太子“說著舉槍便刺”。
生:他倆的做法都非常卑鄙。
師:不錯。哪吒分別是怎樣對付的呢?說明什么?
生:對夜叉的襲擊,哪吒“一閃,躲過了這一斧頭,隨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把夜叉打死了;對三太子的進攻,哪吒“一縱身,順勢抖出渾天綾”,使三太子現(xiàn)出了原形。
生:哪吒對于他們的襲擊,表現(xiàn)得非常機敏勇敢,令人佩服。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請大家有感情朗讀這段話,深入體會哪吒機智勇敢的個性特點。
(生讀,聲情并茂)
?。墼u析:“大戰(zhàn)三太子”與“大戰(zhàn)夜叉”兩段文字的寫作方法非常相似。因此,案例中遷移運用品讀“大戰(zhàn)夜叉”的方法閱讀文本。先是引導閱讀描寫三太子的句子,學生見解獨特,感悟到三太子的霸道、卑鄙。其次,引導品讀描寫哪吒應對的句子。由于學生已經(jīng)從品讀“大戰(zhàn)夜叉”領悟到了閱讀方法,所以他們能夠主動地抓住“一縱身”、“趁勢抖出”這些關鍵詞語去讀、去品,從而再次深度感悟到哪吒的機智勇敢的個性特征。最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兩段文字比較閱讀思考:“三太子和夜叉的進攻有什么相同之處?哪吒分別是如何應對的?”這一具有歸納概括性的問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他們深入閱讀,比較概括,領悟到哪吒兩次面對突然襲擊,表現(xiàn)出一種超乎常人的機智和果敢,一個栩栩如生的小英雄形象便躍然紙上。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經(jīng)歷了由片面到整體,由具體到概括,由膚淺到深入的過程,閱讀更有深度。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則得到一次歷練和提升,這樣的閱讀課更富有語文味,這樣的閱讀教學更富有“含金量”。]
反思
上述兩則案例相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深度閱讀是高質量的閱讀教學。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文本,上述的成功案例至少給予我們以下啟示:
一、深度閱讀需要教師深度引導
學生是不成熟的閱讀者,由于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及閱讀能力有限,自主閱讀時,對文本的感悟相對較為膚淺,這就需要教師的深度引導。通過引導將學生膚淺的閱讀引向深入。一如案例中,當學生初步感悟到哪吒的機智勇敢時,教師則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感悟:緊扣描寫夜叉、三太子的句子感悟其“突放冷箭”的卑鄙;抓住“一閃”、“隨即”、“一縱身”、“趁勢”等詞品讀感悟小哪吒的機智勇敢;引導學生比較閱讀兩段文字,進一步深化閱讀體驗……在教師的逐層引導下,學生的閱讀不斷深入,對文本的解讀更為深刻,小哪吒的形象在學生心中越發(fā)鮮活豐滿起來。
可見,深度閱讀需要教師的深度引導。新課程觀認為,教學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則是平等中的“首席”。這并沒有削弱教師在對話中的主導地位。相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只能降低對話的質量。平等對話不僅要給予學生對話的平等權利,更要確立教師作為“首席”的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領學生展開高質量的對話。深度引導正是體現(xiàn)了教師的“首席”地位。
二、深度閱讀需要深度品讀語言
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的符號,是思想的載體。閱讀就是解讀“文字密碼”,獲得內在意義。閱讀教學則是在引導學生“破譯密碼”(理解文字)的同時,學習作者“編制密碼的方法”,(表達方法)從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受到思想教育。選人教材的課文皆是文質兼?zhèn)涞拿牢?,它們貼近兒童實際,適合兒童閱讀。從思想內容上看,文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意義;從語言上看,文字優(yōu)美生動,蘊含著高超的寫作技巧或者描摹細致,或者遣詞造句準確生動,或者言簡意賅……”然而,無論是學文,還是明理,最關鍵的都要通過品讀語言才能實現(xiàn)。膚淺地品讀語言,只能獲得淺層的收獲,深度品讀語言,才能有豐富的收獲。正如上述成功案例,學生深度品讀感悟語言文字,領悟了文本的內涵,學到了表達方法,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
(責任編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