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 新 點
◆ 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2006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感動印象和頒獎辭皆系名家手筆,是語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是運用語言的典范。網(wǎng)絡使它成為觸手可及的資源。將其引入語文課堂,開闊學生視野,涵養(yǎng)人格精神,感受語言魅力。
◆ 教是為了不教。電子白板作為新興的教育信息化產(chǎn)品,它集合了黑板和投影系統(tǒng)兩者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在白板顯示的電腦資源上隨意批注。學生學會批注,并養(yǎng)成習慣,將無形中提升他的語文素養(yǎng)。這節(jié)課通過對批注意義的強調(diào)及過程方法的具體指導,力求體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理念。
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自編教材,2006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黃舸、王百姓的感動印象和頒獎辭,語言凝練而優(yōu)美,充分展現(xiàn)了漢語的魅力,是運用語言的典范。
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了解2006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事跡。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在文中作簡單的批注,掌握了一些批注符號。能上網(wǎng)搜集資料,寫電子文稿,能運用博客交流。
教學目標
利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朗讀感悟黃舸、王百姓的頒獎辭,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運用白板的批注功能賞析頒獎辭,讓學生初步學會批注,提高語言的自悟能力。
教學資源
電子白板課件、專題博客。
教學環(huán)境
配備電子白板和實物投影的教室。
教學策略
充分發(fā)揮白板創(chuàng)設情境與評注,以及實物投影及時反饋的功能,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確保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1.品味文字,學習批注
?。ㄊ崂硎论E。觀看黃舸父子感恩之旅視頻片斷,了解其中的艱辛)
師:2006感動中國,講述了一個個真實而動人的故事,其間所包含的精神,讓整個中國為之感動。讓我們重溫其中感人的一幕。(播放錄像)
?。▽W生談論從視頻中了解的黃舸父子感恩之旅的艱辛)
師:你還了解他哪些感人的事?
?。▽W生敘述黃舸的感恩之旅和他的病情)
生:2003年,15歲的黃舸和父親用一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感恩之旅”,開始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面的恩人。如今,父子倆已經(jīng)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萬多千米,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寄過錢的恩人當面道了謝。
?。◣熤v述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病程,幫助學生更深地了解黃舸及其精神)
師: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是不斷擴展并加重的。我們都知道,肌肉的收縮是運動的動力。起先,腿部肌肉萎縮,導致走路延遲,搖搖晃晃。接著骨盆肌受累,容易跌倒,跌倒后不易爬起,并逐步向上身擴散,導致肩部肌肉萎縮,兩手不能高舉,最終喪失四肢行動能力。醫(yī)學上至今沒有治愈的辦法。病人最終將因心臟完全喪失運動機能而停止跳動(圖1)。
【設計意圖】批注要有感而發(fā),增強感性認識,是非常必要的。
2.激情朗讀
?。ㄓ^看白巖松頒獎視頻片斷)
(多種形式朗讀并指導)
師: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這一場面,一個四肢無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跋山涉水,萬里迢迢。他就像一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亮他,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藏起眼淚,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
【設計意圖】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朗讀文本,豐富情感積淀。其中的配樂朗讀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
3.學習批注
師:讀著讀著,我們對黃舸了解更深了,你能抓住其中的詞來說說感受嗎(圖2)?
生1:他四肢無力,還跋山涉水、當面致謝,感恩之旅艱辛無比。
生2:感恩之心源于愛心。
生3:上帝在給人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他打開一扇窗。
師:頒給黃舸的這個獎其實就是頒給那些熱于助人、心懷感恩的人,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教師做批注)
師:我們要透過語言文字去了解主要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第一步,弄明白它寫了什么。學語文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要知道它是怎么寫的,為什么寫得如此精彩。我們來看看這感動印象哪里寫得特好(圖3)。
生1:從第二小節(jié)中體會到比喻的貼切形象,“點亮、燃燒、藏起、還給”四個動詞中生動地再現(xiàn)了黃舸的心路歷程。
生2:四肢無力反襯出跋山涉水、萬里迢迢的不易,從而明了黃舸感恩之心的堅定。
師:感動印象夠精煉了吧,可還有比它更精煉的。
【設計意圖】運用白板的評注功能,師生互動,直觀形象地將批注的過程與方法一一展現(xiàn)。
4.小結(jié)
師:同學們讀讀說說,不知不覺白板上就留下了這么多符號和文字,這就是批注。同學們上課時也經(jīng)常在做批注。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希望同學們重視批注,把它變成自覺的閱讀習慣。老師寫了一句話:批注其實很簡單,讀中理解,讀后思考,圈點寫劃記下來(圖4)。(師生齊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出批注角度的多樣性。
5.個性解讀,嘗試批注
師:10年時間,15000多枚炸彈,專門與危險打交道,誰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彈,就已經(jīng)驚心動魄了。而他和我們一樣,有家有妻有娃,只不過頭頂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國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擔憂、戰(zhàn)友的期盼,一肩擔起。請同學們自讀排雷專家王百姓的事跡,自行批注(圖5)。
6.匯報交流,點撥激勵
其他學生的批注:10年時間,15000多枚炸彈,用數(shù)字突出王百姓工作的危險,一次次與死神交臂。
師:王百姓時時命懸一線,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利用名字采用對聯(lián)形式深刻寫出了王百姓工作的意義。
【設計意圖】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學好語文,掌握方法。訓練后的講評至關重要,要有的放矢。
7.總結(jié)拓展:讓批注成為閱讀習慣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批注,學習批注有什么好處呢(圖6)?
【設計意圖】再次強調(diào)批注的意義,促使學生養(yǎng)成批注的習慣。
師:批注,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的交流,也是閱讀者之間一種無聲的交流。讓我們把它延伸到網(wǎng)絡,延伸到課外。請同學們課后讀一讀其他的文章,并作批注。
【設計意圖】博客交流能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學生批注后可輸入密碼查看教師對全篇的批注,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更高一層次的批注。
教學反思
第一,這節(jié)課,教師能自編教材,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體現(xiàn)了語文教師的專業(yè)性。
第二,教學中應用了白板、實物投影、博客平臺,創(chuàng)建了一個立體的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加強了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學生能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效果較好。個人覺得如果白板能有電視畫中畫的功能,能隨時增加畫面,并能在上面批注,具有板書提要這樣的功能,就更好了。
第三,精彩源于學生,廣東一學生對黃舸的解讀時用了一句名言:“上帝在給人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他打開一扇窗”,充滿哲理。如何有效拓寬學生的閱讀面,這也是我以后在教學中需關注的問題。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仍需不斷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