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 新 點
◆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利用多媒體、圖片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和模擬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增強所學知識的真實性和運用知識的實效性。
◆ 運用活動教學法,利用歌曲、游戲、小組合作等,讓每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 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一定的任務,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選自深港版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第十二冊。主要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知識詢問和回答關于過去某一時間發(fā)生的事情,本節(jié)課拓展內(nèi)容較多。
學習者特征分析:六年級學生有較強的認知能力,具有初步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大部分學生喜歡讀英語和說英語。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 復習并熟練掌握過去進行時的表達法。
● 能用所學知識詢問過去的某個時間正在做某事的問題,并能較正確地回答。主要句型是What was/were…doing…when…?…was/were+doing
● 根據(jù)教師所提供的情景,能夠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表達。
● 了解2008奧運會的知識,學生通過在其他學科和網(wǎng)絡上收集的資料,主動進行表達,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 引領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創(chuàng)造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 鼓勵學生積極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和策略,自主獲取信息,主動交際,分享交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享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資源及環(huán)境
教學資源: PPT、課件及課本。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見下表)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藝術,在教授這一節(jié)后,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合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可使課堂更加生動自然,學生學得更加有趣,教師也教得更加輕松。
2.課前在組織學生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缺少對資料內(nèi)容的具體要求,導致學生尋找的資料太多太雜,給篩選資料工作增加了難度。在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教學實際,精選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要真正發(fā)揮其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為教學服務。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較短,小組討論的層次不深,導致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夠全面。教師要盡可能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語言實踐,體現(xiàn)課堂的高效率。
4.在學生展示答案之后,讓其他學生對其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改正,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最后答案給出意見。這樣
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及糾正錯誤的能力,同時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
附件:
學生自編自導的英語短劇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