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絡技術開展自主性閱讀
在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發(fā)生了變化。
教師成為資源的整理者,建立與主題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源。 教師成為協(xié)作學習的組織者,設計有價值的學習主題,根據互補原則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教師成為學生情感體驗的支持者,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支持:當學生碰到難題時,教師可作適當的點撥;當學生遇到障礙時,教師同他們一起掃除障礙:當學生失去信心時,教師及時激勵,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教師及時地給予表揚。 教師成為學習過程的參與者,與學生共同參與主題閱讀學習,一同成為信息海洋中的探求者。
學生成了信息的擁有者、信息的選擇者和信息的加工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協(xié)同發(fā)展。不僅如此,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網絡為依托,帶著具體的目標,主動參與,自主設計學習步驟、自行選擇學習資源,自我激勵、自我評價,同時,將自己的特長和風格融入自己的學習過程中。
運用搜索引擎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網絡就像無邊無際的大海,內容包羅萬象。要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閱讀內容,只有運用搜索的方法。
教師除了教會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網上現(xiàn)有的搜索引擎之外,還可以采取一些相應的辦法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
?、僭O計學生的課外閱讀專題,為學生搜集整理相關資源,便于學生快速瀏覽、閱讀。
?、陬A先在電腦上安裝適當的網絡閱讀軟件,使學生借助網絡閱讀軟件,對閱讀的文章進行管理、加注等。
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探究式閱讀
網絡環(huán)境下探究式閱讀教學是對圍繞某篇課文展開的網絡閱讀教學的拓展,它不再局限于教材中某篇課文的學習,不受教材的束縛,以學習者的興趣與需要為基軸確定專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整體得到了發(fā)展,獲得了參與探究的體驗,培養(yǎng)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梢姡W絡環(huán)境下探究式閱讀教學是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核心子模塊,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綜合運用多項閱讀技能,更能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網絡環(huán)境以其獨有的方式為探究式閱讀教學提供支持,如:一些網絡資源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之更有目的地確定探究專題;在線系統(tǒng)能夠同時呈現(xiàn)探究的大主題和小專題,并能統(tǒng)計每個小專題的探究人數和姓名,為其他學生確立專題提供參考;交互平臺能夠記錄學生確立專題的過程,使教師便于篩選小專題,進行個別輔導和集體指導。
利用網絡技術進行閱讀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的過程是發(fā)布探究成果、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不斷碰撞的過程。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應該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敢于和善于思辨。由于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閱讀和成果的交流是并行的,極大地促進了生生之間的交互。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網絡優(yōu)勢,成果的交流不必拘泥于作文,如:主題網頁、多媒體文稿、創(chuàng)意圖畫、激情演講、統(tǒng)計圖表等。根據成果交流的需要,既可以是同步的,成果隨時發(fā)布在網上;還可以是異步的,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成果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