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我參加了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辦的教育部-微軟(中國)“攜手助學”師資培訓項目第三期中級研修班。此次培訓為期十天,培訓內容主要涉及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使用與管理、在線社區(qū)管理和使用、網絡管理、Office教學應用與創(chuàng)新、即時通訊工具教學應用、Office與教學應用案例展示及經驗交流、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應用討論等。
同行的還有新疆師范大學的三位同事,他們都是從事計算機及教育技術教學多年的教師。我本人自大學畢業(yè)以后一直從事信息技術專任教師的教學和培訓工作,老實說,類似的培訓也參加了很多,以上培訓內容我也相當熟悉,一開始我還真沒怎么重視。
隨著培訓的逐漸開展,我的興趣也逐漸地被調動起來。十天的集中研修給我的思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和震撼。研討內容之豐富、教師知識之淵博、教學方法之精彩讓七省的老師為之感嘆。這是微軟(中國)公司三年來推進新戰(zhàn)略和新管理發(fā)展探索的延續(xù),是樹標桿、找差距、求發(fā)展的關鍵點。正因為此次培訓意義重大,所以其知識與教法的完美結合,讓我們新疆老師在其結束多日后,猶如聽了一闋宏大的交響曲,仍覺余音裊裊,回響不絕。
此次培訓進一步細化了未來培訓的模式和管理,對“分組討論”、“互動學習”、“思維導圖”等教學方法的引入使我們的學習覺得意猶未盡,有內容可學,有知識要講。原來感覺用得比較熟練的Office,已經足以應付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但是這次培訓讓我們覺得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其實還是大有潛力可挖。
兩位資深講師馬力老師和余勇老師讓我們覺得知道不算什么,會做也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要能描述出來、要能通過案例展現出來。更絕的是兩位老師各有其寶,例如余老師讓我們做三件事:模擬錯誤現象、回答解決錯誤的思路、解決錯誤的方案并實現。余老師通過各種看似分散的案例,不知不覺間逐步實現了以點到面,為學員編織了操作系統(tǒng)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的羅網。這種立體教學方法,讓同學們在短時期內獲得了大量的信息,使得我們回首往事若有所思,展望未來備感壓力,還需拿出將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氣概繼續(xù)將來的行程。
馬老師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將“頭腦風暴法”、“尋根問底”展示得淋漓盡致,以至于同學們連連叫好,更為可貴的是馬老師將職場經驗、教育理念乃至生活哲理也通過課程內容珠聯璧合地描繪出來。教育部和微軟(中國)“攜手助學”理念通過兩位老師的經典演繹,必將使我們的學習和教學終身受益,也必將為新疆普及和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開辟廣闊的空間。